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浏览百度搜得红蜻蜓一幅,感而戏作,诚请网友赐教:
玲珑剔透一只红
曾伴蛾眉入汉宫
应是杨妃头上物
马嵬坡下落花丛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恩 不错有点意思。提!
谢谢朋友的“意思”。
先生毫不吝惜赞美之词,惭愧,谢谢。
谢谢朋友坐在板凳给我的鼓励。
谢谢赏玩,要多提意见哦!
谢谢露伊清赏。
我也觉得这蜻蜓漂亮,难怪古人也要用“蜻蜓飞上玉搔头”的诗句加以赞美了。
只是我的诗写得不好,愧对这只美丽的红蜻蜓。
谢谢先生顶帖子。
谢谢先生读这个不像样子的帖子,我也初学,一个“拜”字让我好脸红哦!
白居易写《长恨歌》,开篇就是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他是为了避讳。我们不必避讳了,但为了平仄,还是借这个典,写成“入汉宫”,虽然杨妃不是汉朝的人。
我觉得“应”意即“本来就该是”,比用“或”那个“有可能是”语义重一些,更能突显对红蜻蜓的赞美之意。
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谢谢赏评,谢谢。
欣赏了!好一个七绝啊!其中好像是两个重要人物?学习了。
[em02][em02][em02]
谢谢多巴哥清赏。要说用典中的重要人物,“蛾眉”只是泛指美人,而“杨妃”才真的实有所指。“蜻蜓飞上玉搔头”,古人早就对蜻蜓有赞颂了,“云鬓花颜金步摇”,杨妃作为绝代美人,名贵首饰自然不会少,肯定是会吸引“蜻蜓飞上玉搔头”的。只是后来马嵬惊变,这“蜻蜓”连同名贵首饰也和不幸的美人一起葬身杂乱的花草丛中了。蜻蜓是有鲜活生命的,美人虽去,这只曾经飞上过杨妃头的美丽虫虫,却至今还能自由自在地到处飞翔。
注册后积极发帖的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