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梓州情苑

从‘一个剃头匠的诗歌情怀’看绵阳的文化强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报纸上有段话说得太精彩了。“诗歌在绵阳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市内各种以诗歌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数量众多,诗歌创作精彩纷呈,诗歌文化已浸入这座城市的骨髓,并成为绵阳人生活中的和谐融洽的一部分。群众基础好,正是本届诗歌节选在绵阳举办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发表于 2014-7-2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诗人更接地气,诗歌有生活气息和世俗的油烟味,更能引人入胜,百读不厌。

这样的诗歌大会,要是多办几次多好,有更多的草根诗人涌现,我们绵阳的文化氛围也会更浓,真是好事啊!

最后,为这位西山东路的剃头匠点赞!么么哒!

发表于 2014-7-2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些年来,政府部门注重文化产业发展,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市内各种以诗歌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数量也众多,引导了群众健康生活,享受生活。

发表于 2014-7-2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地气”的诗歌才有生命力,愿多开展啊!~

发表于 2014-7-2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