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146|评论: 1

[转帖]独特的丹巴婚庆礼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4 11:12 | |阅读模式
  
 

独特的丹巴婚庆礼仪    

□陈康清

顶毪衫、爬墙子、抢头帕(手帕)是丹巴传呈已久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间婚恋习俗,它为多情的美人谷情郎和贤妹携手走进婚姻殿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丹巴是个藏族、羌族、回族、彝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之地,这里的人们饮食有礼仪、走路有礼仪、农耕有礼仪、婚庆也有礼仪。婚庆礼仪尤为讲究,是多年来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婚典之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民族渊源。如果不懂礼数,在庆典时就会出丑闹笑话。丹巴三岔沟地区的婚庆更具特色,颇为隆重。若小伙子与姑娘在“取完八字”(取八字把双方生辰日期一同拿到八字先生那里去,让先生合,如果不相客)后,就由先生定好接亲、送亲队人数,并仆卦择其良日举行婚庆典礼。男、女双方在举行婚礼时,礼数较多。一是请支客。第一天,由男、女双方或舅辈中最小的一人任总管,召集四门尊亲和支客师共同商量婚典情况,分配说套园,打抹杯筷,烟酒茶师的任务。第二天是正酒,即男女双方以“九大碗”招待各方宾朋的哪天。这天,新姑娘(新娘)一整天不能出闺房,且不能笑。是日,男方的接亲队便一早出发,在十点钟前必须赶到女方家,要为女方的娘亲又舅,爷亲又叔,叔爷老辈,姑娘姊妹,团房四邻,八方贵客送上喜礼。有喜炮、喜烛、喜香、喜酒、喜烟等(包括新娘从头到脚所要的胭脂、头饰、手饰、服饰等),之前都得加上“喜”字。当接亲队来到女方家门口时要放迎亲炮,如果女放家门口摆了一张桌子,上面放有龙凤酒壶和酒杯,站有四人迎接,这就叫“一门杯”,那就要进行投贴,说套园(礼数答辩),要求做到三揖九扣(做歪勾子揖),即进三步,量三贴(贴就是事先用红纸做的形如信封大小的写有贴字),做三揖,退三步,量三贴,做三揖,说套园词,一般由男方亲队先说“走到龙门抬头看,笙箫鼓锣闹喧天,有的手内拿红谏,有的手内端杯盘,小第接亲到龙门,言语不周礼仪不全,望请诸家贵亲包方又海涵”,对方还礼道“走上前来龙门见,尊生先生听我言,诸家没有好茶饭,还望远亲多简慢”,若一折(男女各一)说完了,女方还在举贴,说明还要套。到了男方正酒哪天也一样,举行同样的礼节,投完贴以后,支客师就喊请了,请了。男女各放一封鞭炮就请到客房入座,十分钟左右,便吃下马饭(古时三岔沟地区接新娘必修有马接新娘从耳得名),男方亲队在女方家的一整天,言行举止都得有规有矩,反之女方家到了男方家,做任何事情都会得到同意。

11点钟进行“摆礼”,让女方的尊亲贵友点阅贺礼,并有一位要“压礼”(男方一个小伙子两个女的把所有礼物从对着女方神台方向的正面一一摆好,并用两根红线分左右从上压下来在由压礼先生逐一点念,女方派一个新娘的妹妹或姐姐为代表一一答点),摆完后双方各站一方,互让站左边,并互相行三礼,以示尊敬。礼毕,压礼开始“喜烛光辉喜炮连声,喜香三柱喜酒饮杯,喜金银耳环成双(女)有,……”念完后将说,“喜礼完毕,礼书呈函”送到女方手中。此时无论男方还是女方的总管站出行三礼后说“诸家送来金银簪,花费爹娘银子钱,上坡踢坏了你们的靴尖,下坡扫坏了你们的龙袍,款待不周礼仪不全,还望多多简慢”,随后行三礼答谢。

1点钟是正宴,有敬酒说酒套园,由新娘的弟妹与支客师向接亲队和众亲敬薄酒双杯。支客师道“酒海浪滔滔,杜康万万年年,尔家结亲情谊高,诸家到此迎亲来,淡菜素酒不成敬,略备薄酒敬贵亲,一杯喝个洪福亮,二杯喝个喜满堂,三杯喝个情满缸,四杯喝个季季旺……敬一杯,敬一杯”此时,喝一杯后,男方的会及时站起一位答谢“多谢多谢,诸家的海深我愚下的量浅,请转敬请转敬”并送上酒封封。

酒过三巡,菜上齐了便敬菜开始,由一位小哥端着茶盘,里面放上三盘菜,并插上红纸做的柳条似的插条,说菜套园,“贵客到贵客到,厨官老师菜上到,香料不全请见谅,盐味不到多包函,酸辣苦甜不到味,手艺不精别见笑,请菜,请菜”。这时一位长者回站起来答谢“厨官老师,熬更守夜,磨刀碎切,油脚油手,请转敬请转敬”便掏出红布或红纸事先包好的钱放到茶盘上,作为封封(谢礼)并由来者送到厨房后,贡在灶上不动,直到喜事办完。

吃饱、喝足,折桌了(下桌散席)便放炮,在女方将继续上桌吃宴,若在男方贵亲贵客将站在道路两旁,恭送送亲队,并在亲队最后由两人用一丈二尺长的红布拦住去路,摆上龙凤酒杯这叫“拦红”送亲队要喝下两杯喜酒才能离去,之后还由男方一个小男孩背上路酒和几样礼品随同送亲队回去,这叫“回脚”。

在女方,正酒哪天,晚上10点将举行“花夜”,就是新娘由哥哥从屋里背出,坐在神台前与所有的好友姑娘见面和联欢,姑娘们会送上自己的礼物给新娘,再举行赛歌会和婚庆锅庄舞,这也很讲究,首先是接亲队里的红爷大人与女方的女的跳,之后是红爷娘子与女方家的男的跳,再者便是自由舞蹈,狂欢到天明了。

男方就不一样了,在女方花夜时,男方将举行“赞郎”,让新郎穿上民族长衫,不系腰带当地叫“超腰干”,再戴上薄士帽,上面插上用金色的纸做的金花两束,身系用红绸做的大红花两朵,且花朵必须在肩上,跪在点着香和蜡烛的神龛前红色的毛毡上,放上鞭炮赞郎开始。先由支客师引赞道“三根红香绕天堂,一对红蜡照华堂,今晚吉星祥云照,诸家请我引赞郎,赞郎赞郎天地朗朗前景无量。”

赞郎分长辈、平辈、晚辈。长辈多余奉承,平辈多余开怀,晚辈多余恭贺。赞郎须准备金花一对,红布六尺,火炮一封。父母为大排在第一“一对金花九枝丫,新郎找个内当家,堂前孝顺二爹妈,一赞新郎头,儿孙做王侯,二赞新郎肩,儿孙做高官,三赞新郎腰,儿孙挂金刀,四赞新郎脚,儿孙满堂贺;一根红儿丈二长,今晚拿来缠新郎,左一缠金满贯,右一缠银满山。”平辈的“一对金花角对角,新郎好比大角角,顶着大角满山转,顶到贤妹不放脱;一根红儿丈二三,今晚拿来把郎栓,把你栓在床角边,等到半夜来开你,你和贤妹在一边”。

所有的长辈、平辈、晚辈都有不同赞词汇成千万句吉祥的祝福,凝聚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十分深刻的哲理,十分浓厚的情趣,赞完郎,将是通宵达旦的锅庄舞。

要说新娘要进新郎家,还得费一翻周折,完成一些礼数了。新郎正酒那天,新娘要从娘家盖上盖头,穿上红袄用人背出这叫做出门。一路上新娘的脚都不能沾上土,红爷娘子就辛苦了,每次休息时都要用红毡铺地让新娘坐或站,相传这一天,新娘的脚沾土了,以后小两口的生活就会很苦,生的儿孙将没有出息。在途中经过人户是为了喜庆,有人将一桶水放在路上,并搭上柏枝哈达,接亲队将会在上面放上事先准备的十几元,几十元不等的“封封”以示答谢。

送亲队到了家门口,不能进门,要“回车马”(就是准备一斗五谷杂粮和红公鸡一只),俗称五色粮食,并把粮食撒过新娘的头,当场宰杀公鸡丢过新娘边,俗称退杀。随后经过说套园,“一门杯”,可在此男方说的非常的客套“帖子揣在我的怀,诸家请我接客来,我一步登出龙门外,贵亲贵客到此来,我们没来得急三十里铺毡,四十里迎风接驾,望请贵亲贵客包方又海涵”,之后便是过门,走到院坝,不能进里屋,男方在院坝中放上一木桶水,上面搭上柏枝,搭上哈达,旁边放上用红布裹着的白粉这叫“定”。此时,女方中的舅辈会走出一位,向四周的亲朋好友行三礼,左手拿起柏枝沾水挥向四周,右手拿红定,并用白粉绘出一个八宝吉祥图,口里念念有词,喻是和谐祥瑞。画中必须有太阳、月亮、星星和象征性的人畜、草木。此图意为正通人和。说辞多有“今天的天气格外好,大地也很好,星星也特别亮,人好山好此地好,八方友朋来朝贺,四门尊亲来庆喜,……。”喻为人吉地灵,四海升平,五洲同庆,女方亲朋捷足先登之意。此礼完后请进里屋时有两个12岁的男童用红布拦住,此时女方就要拿出“封封”给予2人,才能进屋,若新娘的新房在楼上得多一道礼数就是要上楼“封封”。进了堂屋,中央摆着一张红色的地毯。这时便要“周堂”;由一个叫礼先生喊,新郎、新娘在男童和女童的牵引下按叫礼先生喊的做的过程。叫词有“东方一朵祥云来,西方一朵紫云开,两朵祥云来相会,洞房请出新郎来,男排左,女排右;一步一莲花,二步二莲花,三步莲花贤,四步莲花踩中堂;拜天恩,拜地恩,又拜夫妻结发恩,夫妻对拜,反手揭盖,童子捧蜡送入洞房”,到此更讲究了,男女双方要抢先入洞房,谁先进谁当家,谁的童子蜡烛熄了,喻为谁的寿缘就短,这多是相传。随后便是下马饭、正宴、敬酒、敬菜、拦红送送亲队,宴毕就是狂欢之夜,有对歌,用啦啦调对唱,直到对方没词了,锅庄舞开始,踏着欢快的舞步,合着轻快的韵律,一直歌舞到天明。

三是谢支客。第二天,新郎家会准备好许多礼品,来感谢三朋四友,左邻右舍。先是谢红爷,新郎、新娘和家父将事先准备的猪头和全套衣服送给红爷和红娘手中,且猪头上必须横撇一根猪尾巴,喻为做事有头有尾,并要给红爷和红娘磕三个响头,鸣红炮,随后是谢支客、烟师、酒师、茶师、厨师、白案师和打抹杯筷的朋友们,到此婚庆礼仪将结束。

真可谓是一山有景,一方有一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2-26 11:04 |
路过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