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住建局党委成员、园林处处长管小红介绍,本次暴雨天气雨量大而集中、持续时间长,城区累计降水量超过160毫米,19日晚23时20分,城区21座闸门全部开闸泄洪,23时45分,城区阳光新城片区,剑门路西段,开元中学,涪江二桥下穿通道,绵阳师范学院游仙校区通道,治平路口相继出现内涝积水。降雨一直持续,20日凌晨,三里桥下穿通道、金柱园片区、沈家坝富乐小学外、石塘路、代家湾御西街等多条街道被淹,部分道路交通中断。20日晨1时57分,先农坛、代家湾雨水提升站,绵兴泵站、饮马桥临时泵站,因雷电袭击造成泵站供电系统发生故障,经过供电部门及时抢修,2小时后候恢复了供电。我市高度重视此次强降雨天气应对工作,19日接到暴雨预警后,我市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市住建系统加大对桥梁、防洪堤及重点内涝区域的巡视巡查力度,对重点区域昼夜值守。19日晚22时,包括450余名抢险人员,50余辆抢险车,两台吸水车,两台疏通车在内的所有市政抢险人员,在城区低洼易内涝积水地段的汉龙桥下穿通道、涪江二桥下穿通道、长虹大道交警队路段、南山路口等20余处重要险段蹲点驻守,分别在磨贾提升站、三里桥下穿通道、省建六公司宿舍等处安置了移动抽水泵。强降雨期间,为确保收水口畅通,抢险人员迅速开启易涝路段雨水箅、收水口盖,及时清除雨水箅上的垃圾,城区所有提升泵站满负荷抽排积水,并及时开启了南河闸坝、二桥涪翁堰闸门泄洪。同时,公安交警部门加派警力,全力组织城区交通,并在内涝点设置警示线。城管系统环卫清扫、路灯照明、城管执法应急队伍共3200余人分别按照任务分工开展淤泥垃圾清除等排涝应急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确保交通畅通。截至昨日上午7时,城区主要内涝地段积水基本得到缓解,交通恢复通畅。据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防汛排涝工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完善相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群众关心、社会关注度搞的市政工程得以改造,一些往年想改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实施的重点难点工程,得以推进;对于城区防汛排涝治理,我市还专门完善了系统规划。但由于我市防汛排涝欠账多,受地形影响较大,加之城市防汛排涝改造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交通出行、拆迁等等因素,因此,防汛排涝改造工程,只能按照轻重缓急,分阶段分步骤统筹考虑、分步实施。 (记者 刘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