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44|评论: 4

[文学.历史] 车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1 08:55 | |阅读模式
张老幺和他的鸡公车
    张老幺单身一人,也不知道他上边还有几个哥哥姐姐,反正父母哥姐全死光了只剩下他一个。不知啥时他在外拣了个憨不痴痴的跛脚女人,从此他便有了家。
    不知他与张酱园的主人是哪辈子同门宗族,张家老太爷便把后院那间黑窟窿咚的杂屋赏给他住。他的婆娘除了一颠一颠地在外拾点柴禾,就一声不响地在家做饭。最能干的是接二连三给他生了四个娃儿。
    张老幺原本给人打长年,也就是北方人说的打长工。那时一人吃饱全家都不饿,随便到哪找个长工,短工也容易,反正有的是力气。但自从有了家后,谁又要这拖家带口的帮工呢。
    张老幺唯一的资产就是婆娘娃儿和自己逐渐衰落的力气。总不能把婆娘娃儿卖了呀。再说一个憨不痴痴的叫花婆谁要,口水鼻涕脏不兮兮,整天就只知道围着锅台要吃的娃儿也没人要呀。唯一的活路就是在自已还有点的体力上打主意。
    自从民国以后,交通工具也随着潮流而改变,过去的什么八人呢顶大轿,两人玻窗小轿早已没有了。成都府这些大地方时兴了黄包车,有钱的人家还专门有漂亮的私车。但乡下的土路到处都是沟沟坎坎,黄包车也无用武之地。人们出行只能用手推车了。四川人称手推车为鸡公车,其实不是它样子像鸡公,而且它的轮轴没有轴承,推起走时总发出叽咕叽咕的音响,大家就叫它叽咕车,时间一长了,大家就把叽咕叫成鸡公谐音,成了通用的鸡公车。
    鸡公车在两根推把架子中安了一个铁圈包裹的轮子,在轮子上做了一个拱形的护架,在护架后边安了一靠背。乘客就坐在靠背前面,两腿就放在护架上,两只脚还可舒服地搭在前边横起伸出的搭板上,背就躺在靠背上。客人的行李则放在靠背后的一个竹兜里。推车汉在肩上挎一条用麻绳制作的宽宽搭连,搭连两头均有一个铁勾。推车汉将铁勾勾上车把上的小环,两手握起车把,两肩乘着负荷,两手掌握方向,推着前行。
    张老幺每天早饭后便推着他的那辆鸡公车,到去县城的场口等客。其实像张老幺这样的车夫也有好一些,天天在此地揽客。镇上到县城三十华里,每天跑个来回也有两升多米的收入,免强够婆娘娃儿糊口。
    坐车的一般是一些妇女和老头,有时也有一些到县城进货的小商贩。张老幺从小就是伺候人出身的,很懂得怎么才能讨得主人欢心。遇到有急事的客人,他便跑出一身汗地往前赶。车上坐的是老年人,他尽量僻开石头,减少抖动。边走还边与一些老太婆拉家常,说些井里趣闻。久而久之,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往往得到一些额外的奖赏。有的人还托他推车进城时传书代信,或稍带一些小型货物。张老幺呢办事也顶忠实,总是把事情办的巴巴适适。
    就这样,张老幺用他的小小的鸡公车,艰难地供养着自己的婆娘娃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7-21 11:58 |
好文,学习了。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7-25 23:01 |
这样的贫苦人家,在旧社会太多了,张老幺就是一个典型,一个缩影。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