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92|评论: 4

不上网不是好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4 16:41 | |阅读模式

  “网友们都说,领导干部不上网,暴露出官僚傲慢,这是指不上网的官员不是好官员……”

  上周四,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到沪上的东方网,就国际金融危机如何影响上海、大学生创业难、出租车(即德士)司机烦恼、户籍制以及在住所养宠物等民生课题,与广大网民展开近两小时的互动。

  席间,一名也是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网民提出上述问题。她也说,网友们认为,领导通过网络与群众交流,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一种做法:“与父母官沟通交流的渠道能够畅通了,领导者能够充分了解民意了,那么许多矛盾就能够化解在萌芽之中,所以要把提高办事效率为重点、把干部与网民的交流制度化、要取得实际的效果……”

  网民代表既是基层工作人员,自然知道上海官员当中,不习惯甚至不懂得如何使用互联网者大有人在,更别说是应用网络去收集民意了,但她却“敢敢”提出看法,那人们当然也很想知道去年才到沪上去的俞正声如何作答。

  只见上世纪80年代末就上网、在湖北工作期间还通过网络向网民拜年的俞正声处之泰然。他强调“不能说领导干部不上网就不是称职的领导干部”,因为领导干部还是可以通过人民的来信等渠道了解情况,此说法为不上网的领导干部挽回了面子,但他也斩钉截铁地说:“领导干部应该上网。”

  俞正声解释,上网符合现代思维,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干部应学会运用它,并指出:“不会上网是一个缺憾,对个人来说是缺憾,对工作来说可能会带来不足”。

  他的这番话想必令数以亿计的网民乐开怀,要知道,不少人始终认为,中国传统的主流媒体大都报喜不报忧,比较尖锐、具批判性的言辞一般只在网络论坛和博客等新媒体上才能接触到。换言之,领导力挺网络,这或许意味着网民所发出的、与主流媒体不同的声音,领导们其实也听到了。

  更何况,上网和网民聊天的不只俞正声一人。在他之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今年6月份前往人民网,通过视频直播与网友进行22分钟的在线交流。他当时还说,平时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此外,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不但会见网友,还公布QQ(网上即时通信)号;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约见部分网民,并通过网络征集解决有关江西发展全局的民间智慧。那么,互联网已成为了促进下情上达的另一渠道。

  上周,20多万网友在线观看俞正声与网民的交流,东方网也收到近8000个意见和建议,会后还有网民建议俞正声浏览这些意见和建议,因为它们是“在一般的报告里看不到的,但真实反映目前上海存在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和老百姓的希望”。

  由于东方网在近600位报名的网民当中挑选15人到现场参加交流会,活动结束后,自然有人质疑筛选这些人的原因,并指出当中似乎有太多基层领袖和公务员。不过,在“人肉搜索”极其普遍的今天,东方网还是清楚地列出15人的姓名和职业,这至少体现了其诚意。

  再说,网民提出“素质教育喊了800年,可是现在的孩子素质教育越来越差,素质教育该怎么办”,俞正声直言,“这个问题我现在回答不出来”;另一个说:“好好的我在电梯里面,突然跑进来一个像狗熊一样大的狗,谁不害怕?”俞正声坦言:“我也害怕”。要是这些真的是彩排过的桥段,那还是得称赞他演技太好了!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何惜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16:49 |

网络信息平台的特点

  一、与其他公众媒体相比,网络平台信息制作发布的人最多,参与者所属的行业、领域最广;二、所发表的文字因为没有编辑记者的删削、引导、限制,而最能反映写作者的思想动机与目的追求;三、与前两个特点相一致,讨论反映的问题、现象,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各种各样的内容与各种各样的观点。

  这三个特点,构成了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在作用和意义上的区别。由于参与网络媒体信息观念发布的人遍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因而网媒反映出的民声其代表性应该是最广泛的。由于绝大多数网络信息产品提供者是业余写手,作为各行业的人士、作为劳动者、实践者,他们发表的文字与专门从事新闻报道和评论工作的记者编辑的言论是大不相同的,其声音和倾向可以看作是所在行业、所属人群的思想倾向和利益追求的表达。

  一直以来,各级政府经常通过各种途径,花费各种人力物力,了解收集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的意见、主张、要求,现在有了网络这么一个平台,可以如此顺畅、如此无成本的获得相关信息,何乐而不为!高层领导经常通过视察和听取汇报的方式了解社情民意,其中一个最值得担忧的问题是:囿于现行干部评价管理体制,领导们在基层见到的情况,听到的群众意见,是不是真实可信,有没有弄虚作假的成分,这一点没有人敢打包票。

  而网络平台信息发布者往往是各地方群众本身,实际的当事人,或行政权力和政策直接影响其利益的人,他们用自己略显粗糙、很少修饰,甚至非常幼稚、简单、偏激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事实、思想和倾向,往往要比层层过滤的群众意见呼声准确得多、真实得多。这里当然有一个发言者自身利益局限的问题,有一个观察领域片面性的问题,但对媒体的编辑记者而言,这一问题同样存在。重要的是:它是一方百姓或某一行业人士真实想法要求和主张的表现,是原汁原味、很少过滤、且中转层次最少的群众意见,这一点应该没有太大的疑问。

  唯一的担心是,网络言论的发展影响往往难以有效控制,难以准确预见。但是,如果有关部门认真关注网络传媒上的群众反应,仔细分析网民的意见和关注重点,积极参与网络平台的言论互动与引导,利用思想和现实两种力量,有力的影响和改变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这比平时不注意,只在引起大的网络事件后才想到来影响网络、来引导网络言论,要主动得多,有效得多。

  如果我们各级政府在某种观念刚刚引起人们的关注,刚刚形成共识之时,就参与到引起关注、引起群众共鸣的思想讨论与原因分析之中,在听到群众建议与批评之声时,及时纠正明显的政策行为失误、失当,及时采纳合理化的建议,改变我们的政策方针,并将改变完善政策方针的努力目的告诉网民。如此,网民对社会事物的关心关注,就会因为有了建设性的回应而进入健康的轨道。有关部门不懈努力与闻过则改,还能通过网络让一方百姓及时了解。如此,网络便会由一个不易控制的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变成一个可控的其能量通过合理渠道可用来发电的新型能源。

  由此想到,河北某地曾要求主管部门干部化名参与网络讨论和引导,此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行之举。笔者以为是可行的,只要各级政府真正关心网络,真正重视网民的言论,不论是用化名回答网民的疑问,还是直接用真名与网友平等讨论研究问题,所带来的作用肯定都是积极的:不仅有民主作风的名声,还有群众意见上达与官民互动平台的建设等多种作用和意义。

  来源:凯迪网络  作者:段拥军

发表于 2008-11-15 00:03 |

“网络言论的发展影响往往难以有效控制,难以准确预见。但是,如果有关部门认真关注网络传媒上的群众反应,仔细分析网民的意见和关注重点,积极参与网络平台的言论互动与引导,利用思想和现实两种力量,有力的影响和改变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这比平时不注意,只在引起大的网络事件后才想到来影响网络、来引导网络言论,要主动得多,有效得多。”

现在上网的领导肯定是越来越多了,为什么我们的有关部门的有关领导就不使用网名来对当前网友们讨论的热点问题做一些解释、解答和引导呢?

 

[em0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6:29 |

“问政网络”与“民意表达”

  当下,且不说总书记、温总理等中央领导十分重视网络民意,越来越多的地方官员也开始真正走进网络、与网民平等互动,他们隔三岔五地做客聊天室,就热门话题与网友交流,或开通博客,听取意见、体察民情。问政网络,渐成各级政府的执政新风。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政府主要是通过看文件、听汇报以及基层调查等途径和方式来掌握民情的。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正成为一种反映民生、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每当重大事件发生、重大举措出台,网络媒体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全方位报道,而网友们则以满腔热情进行评论。民意诉求通过网络平台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般来说,大多言行都能自由地在互联网中合理存在,它不受地位、知识水平和贫富的制约,由此,一些名不经传的“草根”声音才应运而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甚至左右决策者的思维。比如,在重庆最牛钉子户、山西黑砖窑案、厦门PX项目缓建、华南虎照片风波等一系列事件中,网络舆论对事件走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草根网民聚合而成的强大力量得以体现,亿万网民成功实现了意见表达、政治参与,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征。

  毋庸置疑,网络的发展,在为现代社会生活提供方便、迅及和透明的信息同时,也对官员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挑战。对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党来说,其职能就是要为民众服务,解决公民的生存、发展等民生问题。而为民履职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了解民意、掌握民情。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日前,为了解广大网民对自己所在省份社情民意通道的知晓程度,人民网特别推出调查——您知道您所在省份社情民意的受理方式吗?调查显示,超过95%的网民不知道、查不到所在省份社情民意受理联系方式。这一结果,既让人错愕,也让人悲哀。这意味着,即便有民意诉求需要向上表达,也很有可能连“门”都找不到。因此,也难怪会出现许多极端的、非常态的民意表达方式了。

  然而,事实证明,只要相关部门重视社情民意的受理方式,群众是不会不买账的,还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反映社情民意的热潮中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今年2月16日,《昆明日报》用4个整版公布了从市委书记、市长到5区、1市、8县及市直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结果这一期报纸很快被一抢而空,出现了“昆明纸贵”的情况;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主动通过人民日报驻山西记者站对人民网网民留言给予回复,激发了网民建言献策的热情;江西省长吴新雄、副省长史文清公布手机号码,作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违规举报电话予以公布,结果引得全国各地的人纷纷拨打……。

  中国青年报社的调查显示,公众普遍认为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官方了解民生、体察民意的重要途径”,许多人还指出,网络表达将成中国式民主建设的新通道。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网络已经日趋显现“第一媒体”之势。2007年9月,美国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互联网和电视是人们最为青睐的传媒,但互联网已跃居电视之上。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忽视网络,显然就是忽视大量社情民意。试问,这几年来一些热点事件、引起较大关注的事件,哪一件不是发端于网络,并在网络上全程跟进呢?

  在信息时代,谁第一时间掌握了网络舆情,谁就能及时地了解到基本的民意状况。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这个意义上,当前各级政府“问政网络”的执政新风,实际上就是在对接广大的“民意表达”。它是主动而为的一种社情民意通道,旨在于打通传统的官民之间的藩篱,使执政实践能更好地贴近民情、合乎民意、顺乎民心,真正实现执政为民的根本主张。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功润

发表于 2008-11-17 12:35 |
    不上网不是好官/有点强词夺理/有点强人所难/任何事情都不能一刀切![em03][em03][em03]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