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花溪公园。
花溪原名“花仡佬”,与仡佬族曾在此居住有关。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徐霞客由贵阳前往长顺,在《黔游日记》中,对花溪流经的地方有五次记载,可惜失之太略。据传到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地柏杨寨塾师周奎家,六十五年中,接连有五人科举高中。周家喜地方灵秀,于是先后在麟山建楼,龟山筑阁,蛇山种柏,缀以双亭,并在河中叠石为坝,潴水为潭,疏浅渚为洲,修隙地为屿。周奎长子周石藩还修一庭完,名“借花草堂”。从此,花溪山水初露光彩。1938年至1939年,贵筑县长刘剑魂将放鹤洲一段辟为风景区,并改“花仡佬”之名为“花溪”。1940年,贵州省政府又在此基础上建“中正公园”,即花溪公园。 春季的花溪是旅游者观光游览的好地方,每天都有大批的游客涌入花溪去饱览那优美的田园风光,观赏桃花盛开的美景。到了夏季,那里又成了游泳的胜地。
这次去刚好遇到洪水,秀美的花溪也变成了咆哮、浑浊的大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