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弄岛口岸 
景洪打洛口岸 
“照顾老乡”的玉镯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然而一趟缅甸之行,却是——
老乡骗老乡 两眼泪汪汪 前年暑假期间,我们到缅甸旅游,旅游车在瑞丽弄岛口岸附近一家珠宝玉器商店门前停下。我们刚走进商店,一男青年就迎了上来,一听我们的四川口音,立即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办公室坐坐。他自称姓黄,与我们是四川老乡,一报籍贯,果然是南充人,而且与我们其中一人是同乡。
黄老板很激动地对我们讲,他父亲于1958年被打成右派后,逃到缅甸当兵,后官至师长。父亲退休后在缅甸办了一家玉器加工厂,他则从缅甸来到中国边境任这家珠宝玉器商店的老板。他说准备回南充考察后投资办厂或开家缅玉专卖店,对黄老板的说法,我们深信不疑。能在边境巧遇这样热心的家乡人,算是缘分。接着他叫人拿来几对玉镯,给我们讲解真假玉器的鉴别方法。然后他说每只玉镯价值1600元,因为是家乡的亲人,只收成本费,每只1200元。对此说我们虽半信半疑,但老乡盛情难却,而且买到真玉也值得。在经过讨价还价后,我们以半价成交,花3600元买了6只玉镯。 回到昆明后,我们请一玉器专卖店的老板看看所购玉镯是否货真价实。他仔细鉴定后说:“玉是真玉,但每只价值绝对不超过300元。”我按黄老板名片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结果怎么也打不通。 无独有偶,去年国庆期间,我们一行从西双版纳出境旅游,在打洛口岸附近的珠宝玉器店又巧遇一中年“老乡”,他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办公室,又是发烟又是倒茶。一经交谈,得知老板不但原籍南充市,而且竟与我同一条街道,这不禁使我大为惊诧!头年夏天在瑞丽弄岛口岸遇“老乡”被狠宰一幕立即浮现在我的脑海。我马上对同伴又使眼色又摆头,未等老板继续说下去,我们就起身告辞。然而老板并不死心,拦在门口,一定要我们给亲朋好友捎点纪念品回去,此时恰好又进来一批游客,我们才得以脱身。
两次在云南边境的珠宝玉器店巧遇“老乡”,真是蹊跷,明知有假,但我们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他们能掐会算,或者能听懂全国各地的方言,而且能熟记全国所有的地名? 缅甸一日游结束后,当导游小姐把身份证还给我们时,我突然茅塞顿开,想起两次出境旅游都是头天就把身份证交给旅行社,以办理出境手续,旅游结束后,导游才把身份证还给本人。导游拿到身份证后,有足够的时间用电话将游客的籍贯、同行人数等有关情况告诉珠宝玉器商店老板。商店老板只要问你籍贯,他马上就可对号入座,当然百发百中。我将此推理告诉同伴——“哦!”,大家恍然大悟。也就是说,旅游品商店的老板每日都可以与参加旅行团的、来自中国任何地方的旅游者成为“老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