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六月廿九)
温馨提示:豆浆不含胆固醇,能防止动脉硬化延缓衰老。
★本期导读★
★老人坐过站下车后死亡
★八个最常犯的防晒误区
★床头不宜放的五样东西
★三种最适合暑天的运动
★七类人是胃病高发人群
★"空腹服药"的具体概念
★按摩穴位解决眼部问题
★孕期饮食:不用太忌口
★夏天手脚心热是啥原因
=================================
【生活大爆炸】
老人坐过站下车后死亡,律师:承运方应担责
----------
7月20日,资阳雁江区石岭镇两义村8组的78岁老人叶梓明在乘坐客车返回老家时,坐过了站点。客车返回时,售票员要求老人买票,老人不愿买票便下了车,随后失踪。7月22日下午,老人的家人经过苦苦寻找,终于在数公里外的资中县骝马派出所得知了老人的下落,但老人已不幸死亡,身上并无伤痕,可能是热死的。
家人认为,老人坐过站,客车方有责任,并称老人在返回时因不愿买票而被客车方喊下车。对此,客车司机予以否认,称老人是不愿买票,自己下了车。
>>律师观点
客车方按照规定要求乘客付钱买票,并将其运送到某一地点,老人如果因自己的原因坐过了站,要坐回去应该再付钱,这是常识和规定,但在此事件中,乘客买了票,就与客车方形成了合约关系,该车如没有语音报站功能,售票员有义务提醒老人到站下车。如坐过站未下车,客车方也有义务将老人送回目的地。就该事件而言,客车方存在未提醒的过失,这和老人死亡无直接因果关系,但有间接影响,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个责任多大,需要法院去裁决。子女对年迈父母有赡养义务,也有监护的义务。如果存在监护不到位的情况,子女要承担相应责任。
对于此事,你觉得谁应该承担责任,欢迎发送短信至10658678913分享您的看法!
=================================
【生活百科】
八个最常犯的防晒误区
----------
不论春夏秋冬,如果防晒方法不对,即使抹再多的防晒霜也无济于事。英国《每日邮报》邀请伦敦国王学院圣托马斯医院皮肤病学研究所光生物学研究室主任约翰-霍克总结了8个人们最常犯的防晒误区。
误区一:阳光不强的月份不用防晒。晒伤与室外气温高低没有关联,伤害皮肤的罪魁祸首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尤其是在6月份,紫外线最强。
误区二:只出门一会儿,不用防晒。清早及下午6点后紫外线弱,这时只在户外逗留一小会儿,可以不涂防晒霜。但是上午11点至下午3点出门就必须涂抹防晒霜,这个时段即使在户外待2分钟,皮肤也会受到损伤。
误区三:皮肤白,不涂防晒霜也没什么。涂防晒霜可以显著降低皮肤癌风险。但是如果你不涂抹防晒霜,在户外活动30分钟,就相当于抽一根烟给皮肤带来的癌症危险。
误区四:阴雨天不用防晒。云层和雨水无法很好地吸收紫外线,即使云层很低,紫外线被削弱了,也仍旧会灼伤皮肤。
误区五:涂防晒霜妨碍身体合成维生素D。研究发现,涂防晒霜后,皮肤仍可以接受阳光照射,不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
误区六:防晒霜涂一点就够用。成年人每只胳膊平均涂抹3毫升,面部和颈部也需要3毫升,每条腿、前胸或后背各需要抹6毫升。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应每隔2-3小时重抹一次。
误区七:去年的防晒霜今年就不能再用了。防晒霜通常可保质两年。如果防晒霜出现过多水分或者结块,说明已变质。
误区八:不出门就不用防晒。玻璃能挡住紫外线B(UVB),却挡不住紫外线A(UVA)。因此,只要阳光透过玻璃照在皮肤上超过10分钟,也会灼伤皮肤。另外,紫外线可通过空气折射,从不同角度对皮肤构成伤害,因此,应该注意全方位防晒。
=================================
【健康生活】
床头不宜放的五样东西
----------
柔软的靠垫、清新的绿植、叫早的闹钟,这些几乎每个家庭都必备的小东西,很有可能一直影响着你的健康。
靠枕:有人喜欢把靠枕放在床头,睡觉时堆在一旁,这样对颈椎及睡眠都有影响。首先,最适宜的枕头高度是10-12厘米,而靠枕、枕头堆在一起会增加其高度;其次,靠枕会藏匿一些病原微生物、螨虫、灰尘,被吸入口鼻容易诱发支气管问题;最后,杂物繁多的床还会给人心理造成压力,同时占用空间,让人睡得不自在。
闹钟:经常被床头闹钟惊醒会导致慢性压力,使人出现血压高、睡眠质量下降和压抑等问题。闹钟最好与床保持1.8米或放在更远的地方。
绿植: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增加含氧量,舒缓紧张情绪,但夜间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容易使人长时间处于缺氧环境中,难以进入深度睡眠,造成持续性疲劳。此外,土壤中可能隐藏着大量霉菌,放在床头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过敏或哮喘等。如果需要绿植装点,可摆放少量富贵竹等水培植物或仙人掌科植物。
收音机等小电器:任何电器都应该远离床铺,有些电器虽然体积小,但是辐射量却不可小视,比如收音机、手机充电器、小型灭蚊灯等。如果确实需要,最好将其放在远离床铺的墙角。插线板至少要离床头2米远,否则通电时辐射会变大,影响健康。
毛绒玩具:毛绒玩具表面极易隐藏灰尘、细菌和甲醛,还有一些“三无”毛绒玩具是用有害化学纤维填充的,容易使人流泪、起红斑,甚至引起呼吸道和皮肤感染。卧室里不要摆放任何毛绒玩具,尤其是不能让孩子抱着睡觉。
=================================
【养生保健】
三种最适合暑天的运动
----------
夏天运动强度大爱出汗,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容易“气随汗脱”,不利健康;如果怕热、怕流汗而不运动,又不利于体内气血循环,同样不利。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倪正为大家推荐了3种适合夏天的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不易出现不适感。
游泳:迅速散热。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例如100千卡热量在12℃的空气中要用l小时才能发散,而在同样温度的水中只要4分钟就足够了。因此游泳时人体产生的大量热量能够迅速地散去,从而保持体温的恒定,不易出现中暑等现象。
钓鱼:养心除燥。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烦闷、焦躁和“上火”,我国古代养生家认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垂钓需要用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而成,对提高人的视觉和反应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并且湖滨、溪畔、河旁空气中含有较多负氧离子,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太极拳:降压提神。炎热的气候使人体新陈代谢格外旺盛,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血压容易升高。太极拳强调气沉丹田,达到平静心态、降低血压的效果。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使人倦怠乏力、胸闷失眠、食欲不振等。打太极拳既能扩大肺活量,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之间的运动,有助于振奋精神。
需要提醒的是,夏季人体本来能量消耗就大,锻炼时更要量力而行,尤其是跑步、打球、爬山等运动量较大的运动。运动到一定程度,人就会达到一个兴奋点,如果继续练下去,就会出现疲劳的感觉,进而体力透支。因此,当运动到最高兴、最舒服的时候,就不要再增加运动量了,而是需要慢慢减少或者停止运动。运动时还要注意随时补充水分,外出锻炼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以备不时之需。
=================================
【家庭医生】
七类人是胃病高发人群
----------
没时间吃早餐、晚上加班吃饱就睡、小病忍着不去看……这些坏习惯让我们的胃不堪重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的发病率高达80%,且日渐年轻化。如果你符合下面的“标准”,那么当心胃病找上门。
1、加班熬夜族: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经常加班熬夜,很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胃部不适。加班族一定要保证睡眠,舒缓精神压力。可以在手边准备一些零食,如面包、饼干等,及时补充。
2、不吃早餐族:对于从来不吃早餐或不习惯吃早餐的人,胃分泌的胃酸没有食物可消化,会损伤食管、胃肠黏膜,长此以往不仅容易导致溃疡,还可能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沉积,诱发胆结石。早餐不但要吃,还尽量要吃易消化、防刺激、多营养的食物。
3、餐后运动族:为了加强锻炼,有的人吃完饭就赶着去健身、跑步等,如此“虐待”胃,可能导致内脏供血不足,影响消化功能。建议饭后最好休息半小时以上再活动。
(未完,接下帧)
=================================
(接上帧)
4、吃饱就睡族:不少人晚上加班或上夜班后,习惯在路上吃宵夜、喝啤酒,吃完回到家倒头就睡。然而,食物从胃彻底排空到进入小肠大约需要4小时,睡前饱餐,胃内食物没来得及消化,很容易出现消化功能异常。
5、天天吃撑族:饮食没节制,天天吃得“肚儿圆”,不仅会加重胃的负担,还会增加胰、胆等消化器官的压力,打乱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引发一系列问题。此外,饮食过量还可能导致超重,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因此,“吃啥啥香”的人要有意识地控制食量,增加运动量。
6、小病隐忍族:许多人对胃部隐痛、腹胀等症状很不重视,能忍就忍、能拖就拖,实在不行吃片止痛药救急,更不愿去医院。事实上,任何不适都可能是身体在报警,一定要及时就诊,避免把小病耽误成大病。
7、无辣不欢族:有的人即使胃部不适也离不了辣,结果导致胃遭罪。其实,适量吃辣椒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但如果本身有胃肠疾病又食辣过多,则会刺激胃肠黏膜,加重其充血、水肿,建议这部分人先让胃充分康复,再享受美食。
=================================
【用药宝典】
“空腹服药”的具体概念
----------
医生开处方时,可能告诉您某些药需要“空腹服用”。这多半是为了帮助药物吸收和发挥作用。
腹中没有食物,处于空的状态即为空腹,如早上起床时和睡前。具体来说,饭前1-2小时以前和饭后2-3小时都属于空腹。
空腹服药最直接的好处是避免食物影响药效,利于药物被吸收和发挥作用。以下药物通常需要空腹服。
泻药:西药硫酸镁用于导泻,空腹服用时,它能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更利于起效。中医强调“药灌满肠”,胃及十二指肠内没有食物时,用于泻下的中药可以避免与食物混合,迅速进入肠中,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更好地发挥药效。
补益类中药:如冬季的各类滋补膏方,十全大补膏、四物汤、四君子汤、生脉饮等,宜在早饭前30-60分钟和临睡前30分钟左右各服一次,这样能够让它们更好地发挥补益气血、调理阴阳的作用。
某些抗生素:头孢氨苄、诺氟沙星等抗生素容易受食物影响,吸收速率减慢,因此应空腹服用。
=================================
【美丽心经】
按摩穴位解决眼部问题
----------
每个不同穴位都可以帮你解决不同的肌肤问题,你可以在涂抹眼部产品时,或者利用餐前餐后、午休、工作间歇等时间来为眼睛做个按摩,让你明亮的眼睛留不下任何岁月的痕迹。
>>按太阳穴-为眼袋“瘦身”
眼袋是在警示你:眼周肌肤松弛,肌肤的代谢出现问题。此时,刺激太阳穴,可以促进肌肤新陈代谢。
正确方法:双目轻闭,双手大拇指按太阳穴,反复10次,每次停留3-5秒钟。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线延长线的上方就可以找到此穴位。
>>按鱼腰穴-消除眼部水肿
当饮水量过多,肾脏代谢增大,或者睡眠质量不好时,眼部浮肿就易出现。此时,需要激活鱼腰穴,加速眼部排毒排水能力,让眼部肌肤尽快消除水肿。
正确方法:鱼腰穴就处在瞳孔直上、眉毛中间的位置,所以用食指在眉毛处以画圈的方式进行轻揉按摩,直至眉毛处感觉到热为止。
>>按承泣穴-为眼周“美白”
电脑、光线的刺激,加上经常熬夜,导致眼周肌肤的黑色素沉淀严重。按摩承泣穴可以活血化淤,促进黑色素分子之间的相互撞击,并迅速代谢出体外。
正确方法:食指用按揉的方式按摩下眼睑,因为在瞳孔的正下方,眼球与眼眶下缘之间是承泣穴的位置,按摩此处30次。
>>按瞳子-驱除眼尾纹
干燥的季节,眼周肌肤缺少水营养的滋润,再加上眼周长期处在疲劳状态,让眼尾细纹不断出现。此时,需要点按瞳子穴增强眼周肌肤的锁水能力,尽早抚平眼尾小细纹。
正确方法:瞳子穴在眼角外侧约一指腹的凹陷处,用食指在眼尾处以轻揉提拉的方式按摩15次,就可以有效预防细纹生成。
>>按睛明穴-消除眼疲劳
如果你总是感觉眼部干涩、有异物,眼球出现肿胀感,视力也会逐年降低,按摩晴明穴可以帮助你。
正确方法: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每隔两个小时用大拇指和食指以画圈的方式按压此穴位,可令疲劳的双眼立刻得到放松。
=================================
【祝你好孕】
孕期饮食:不用太忌口
----------
很多老人都会对孕妇讲,热的不能吃、凉的不能吃……吃蔬菜,烫一下就好;鱼肉,清蒸吧;调料,能不放就不放;水果,温热了再吃!于是,本来就胃口不好的准妈妈们在餐桌前就更加“寡欲”了。
对此,广州市中医医院妇科主任钟居孟认为大可不必。怀孕期本身就需要均衡的营养,再过多忌口,孕妇很容易患上厌食症,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在这期间,孕妇的食物在营养搭配的同时,更应可口美味,偶尔小炒一下,或者吃两根油条,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些孕妇本身体质好,适当吃一些所谓凉的食物也不会导致‘滑胎’,有些孕妇若是本身就体质虚弱,就要适当注意。”钟居孟称,“由于地域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孕妇的饮食也不应千篇一律,比如有些地方的人喜辣,即使怀孕了继续吃也无所谓;有些地区盛产海产,即使吃了海鲜也不会产生我们通常所说的‘毒’。这也是跟人的体质有关的。”
怀孕了,在秉承规律、营养的基础上、饮食习惯上与平常相比不应有太大的改变。钟居孟特别提醒,如果平时没有吃过的食物,孕期和哺乳期就不建议吃了,因为你不清楚这种食物对你是否存在过敏风险,因此不能轻易尝鲜,这是孕期饮食上的唯一禁忌。
=================================
【专家点津】
夏天手脚心热啥原因
----------
135****6532:我今年32岁。一到夏天手心、脚心就滚烫。天气越热,感受越明显,并且感觉体内有火气,心情也随之变得焦躁,可冬天没有这种感觉。请问是咋回事?
专家回复:根据主诉可判断患者属于阴虚体质。人的身体部位是分阴阳的,一般来说腹部为阴,背部为阳;手脚心是阴,手脚背为阳。中医把手脚心看作是阴经的一个小窗口,机体阴精的盛衰都可以在这里表现出来。阴虚患者有个典型的症状,那就是“五心烦热”,而且天气越热,表现越明显。这是因为,夏天是一个开泄的季节,也就是说夏天万事万物都要往外放,像树木一样,把冬天储备的养分都提取、展现出来。天气最热的时候是阴精储备最少的时候,没有了阴精的制约,阳热相对偏亢,轻微时只是四肢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到躯体内部,感觉体内有火气,心情也烦躁。等到了冬天,万物封藏,自然就把火气压下去,症状就没了。所以,《黄帝内经》说:“阳盛则身热……能冬不能夏。”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应当滋阴。地黄、麦冬、玄参等都是滋阴的药物,也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由于不知道您是否还有一些夹杂的病机,所以不建议您自行服药,找中医师就诊比较稳妥。
=================================
责编:元弘 编辑:张关林
温馨提示:健康生活报,生活更健康!感谢您订阅《四川手机报-健康生活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您可将这种先进快捷的阅读方式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四川移动用户发短信“JK”或“913”到10658678即可订阅,每月仅5元钱。3条/周,逢周一、周三、周五发送,您也可以通过转发本条彩信与亲朋共享。
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如接收不正常,可拨打10086进行人工咨询。如果您使用的是iphone手机,您可以点击屏幕最上方的“时间显示条”,即可从第一页开始阅读。
对本报的建议和批评,可发短信到10658678913告诉我们。您也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电话15114068607咨询更多阅读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