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江苏警察500人、江苏医务工作者200多人、江苏援建指挥部205人、江苏教师58人、江苏志愿者……地震灾区绵竹,目前有1000多江苏人常驻。随着援建工程纷纷开工和江苏企业去绵竹投资,那里的江苏人很快将有上万人。
在灾区的江苏人,他们在那里过得怎么样?11月中旬,记者在绵竹采访了数十位江苏人,感受他们离家2000公里的酸甜苦辣。
最难克服的困难:
想孩子
“最大的困难是想孩子!”王德亮带着南京腔说,女儿今年3岁,是他一手带大的,每天晚上电话一打就是40多分钟。
在绵竹援建的医生、警察、教师,在绵竹援建最少也要3个月才轮换,最多要在那里工作3年。长时间离别,对亲人的思念,成为对他们最大的折磨。来自金陵中学的王怀庆说,在四川真正体会到了“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诗里的乡情。
虽然现在绵竹到成都的道路已经完全畅通,从绵竹回江苏并不难,但因为援建工作任务繁重,回一趟家,并不容易。金艳是张家港中医院的护士,让她非常内疚的是,10月19日奶奶去世,她只能在绵竹朝着家乡跪下磕头,不能赶回去给奶奶送终。
江苏援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姚晨,在去绵竹前已经在澳门工作了五年。但他却说在指挥部里这不算啥,很多人都是从援疆、援藏的岗位上直接就到了绵竹。不管有什么困难,他们都抛下了。指挥部205人,接到通知后,最长不超过3天,全部赶到绵竹报到。总指挥梁学忠,接到通知后12小时,就到了绵竹援建指挥部。
在绵竹采访,记者随便拉住一个江苏人聊几句,都能挖到一大堆情感故事:有把计划中的“蜜月之旅”改成赴川之行的,有因为援建而推迟婚期的,也有家里老人、孩子无人照顾的……这些江苏人在为灾区援建做贡献时,他们的家人也在做着默默的奉献。
最想告诉家乡父老:
我们在这里很快乐
天气太潮湿,饮食太麻辣,工作太忙碌……援建的江苏人到四川不到一个星期,近三分之二的人血压升高。
虽然生活条件比较差,但从援建者身上,感受到更多的是乐观向上的情绪。板房隔音效果差,南京的警察却从里面发现了新的乐趣:“我们这里鼾声大小不是用分贝来计算的,而是用能穿透几间板房来计算的。最高的鼾声能穿透5间板房!”
在绵竹南轩中学,7位江苏老师活动板房宿舍的旁边,有一块空地,长着嫩绿可爱的青菜。这是老师们客串菜农,自己开垦的菜地。南京市二十九中的王志全老师说,下了课拔几根青菜就能烧个汤了,比家乡的菜还好吃。
南京六合区沿江教师进修学校的黄斌老师,叮嘱记者一定不要多说他们在绵竹的苦,而要告诉家乡人,他们在那里很快乐。江苏志愿者刘立为也让记者写上,“我们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工作得也好。”
最担心的事:
不知道怎样说再见
孔祥清是省人民医院的心血管专家。5月13日,他和江苏的医护人员一起到达四川。到目前,其他人早就轮换过了,他却舍不得走。他见证了灾区从最初十万火急的抢救,到现在医疗体系基本恢复的全过程。他说,灾区重生的许多成果,在他眼里,就像是他自己的孩子,一下子真的离不开。
今年国庆节,几位在南轩中学支教的老师利用假期回南京探亲。临行前夜,学生们涌到老师的宿舍,很多学生掉了眼泪。这些淳朴的孩子不停地问:“老师,国庆节后你们会再回来吗?”南京50中的齐永峻老师跟记者说出他埋在心里的担心:真不知道半年支教期满后,怎样跟这些可爱的孩子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