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经典的完美结合——费德勒正手击球学习
从握拍开始,到随挥结束,费德勒的正手击球技术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与经典的完美结合。
1、握拍方法 许多人认为费德勒采用半西方式正手握拍,就像罗迪克那样。然而事实上,他更接近于桑普拉斯的正手握拍方法。费德勒让手掌的一部小分离开拍柄的最底部,而大部分仍然紧贴于拍柄,直接与拍面结合,使球拍成为手臂的延伸。他略微向下移动食指底部的关节,接近于半西方式握拍(这样做,将球拍横立,拍面垂直于地面,如下图所示,如果你是右手握拍选手,将食指底部关节置于3和4之间,而如果你是左手握拍选手,则将食指底部关节置于6和7之间)。这种改良的东方式正手握拍方法,比起大多数当今顶尖高手来说,有些保守,他们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更接近于西方式的正手握拍,手掌握住球拍的部分也更少一些。费德勒的正手握拍方法,可以帮助站在底线附近的选手在最理想的高度击球,同时可以尽早击球,而这也是费德勒最有效的入侵手段。 罗杰.费德勒的正手动作,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技术。
2、站位和身体旋转 一旦看到费德勒这样握拍,就知道他将用经典站位击球——他采用中间式站位,双脚间连线指向击球方向平行,并不完全靠身体的旋转加速挥拍击球。从前采用传统握拍方法的选手,如罗德.拉沃和肯.罗斯维尔,都不会太多的旋转身体,在击球结束时,他们的双肩几乎平行于底线。费德勒也能这样做,但通常他不会这样做。他会像当今大多采用极端握拍方法的选手那样,用半开放式或开放式站位,完全旋转他的身体,随挥结束时右肩朝向对手。 半开放式和开放式站位,使费德勒的身体不被封闭的前腿束缚,充分完成身体旋转。而他的握拍方法使正手富有变化——可以选择身体转动较少的传统站位进行击球——这是大多采用极端握拍方法的选手所欠缺的。那些西方式握拍的选手,动作特点之一就是用充分的身体旋转使拍头加速击打来球。他们会发现如果采用上步击球(关闭式)会比较别扭,因为他们的前腿将妨碍转身随挥。 费德勒的正手综合了传统和现代技术。他挥拍结束时的身体旋转幅度,与安迪.罗迪克和拉法尔.纳达尔同样充分。而费德勒的握拍方法,帮助自己比他们更加舒适的在底线附近击球,打上升期也更加容易。
3、手臂延伸 许多人都知道到费德勒是如何随挥的——他会在随挥结束时,用击球手臂和球拍缠绕住身体。但通常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在挥拍过程中,身体与球拍究竟有多远的距离,才会导致这样的随挥。当费德勒在击球时,他向击球目标挥送的程度不比任何选手少,实质上甚至都要多于他们,这正是他能够拥有看似轻松,却充满力量的正手球的一大原因。 费德勒向前挥送的过程发生在短短的一瞬间,我们很难用眼睛看清楚。在下面的图片里,费德勒的手位于眼睛的高度,他的手臂和球拍几乎完全伸直,向目标方向延展。 费德勒的手通常位于肩部和眼部之间,手和身体间隔60厘米左右。他在球拍开始向下移动缠绕身体之前,达到最大限度的手臂延伸。许多业余选手会认为他们复制了费德勒缠绕身体的随挥动作,却往往忽略了应该首先让球拍贯穿击球过程这一要素。 费德勒向目标方向延伸他的手臂和球拍。视线在右肩转向对手的过程中,并没有从击球点上离开。
4、雨刷器式随挥 费德勒雨刷器式的随挥动作经常把人们弄糊涂。因为通常都是那些采用极端握拍方法的选手才会有这样的随挥。费德勒在随挥的时候转动手和球拍,球拍缠绕身体的结束动作要好于球拍扛在左肩上的动作。他的手臂差不多完成了180度的旋转。 雨刷器式的随挥与经典的握拍方式相结合,费德勒能够打出很重的球,而过网的轨迹也很低。但同时他又可以制造与任何人同样多的旋转。使用雨刷器式的随挥让费德勒具有一个优势:通过改变他收拍的速度和向前挥送的幅度,他能打出令人费解的角度和旋转,无论是斜线穿越还是上旋挑高球。仰仗于他的握拍方法,即使在上升期也同样能够完成上述击球。现代与经典的结合,让费德勒在当今赛场上,拥有比任何人都多的击球选择。 费德勒的雨刷器式随挥,是由肩、手臂、手、球拍组成的连贯旋转。 费德勒的球拍在随挥结束时缠绕住身体。通过改变他的挥送程度和收拍速度,就能够打出精确的角度和强力上旋。 还有最重要的,是费德勒向我们展示了他在身体旋转时,手和球拍一体化的雨刷器式随挥动作,可以在产生强大旋转的同时,将球打得既深又快。许多业余选手不是在每次击球结束时都使用雨刷器式随挥,但是它能够增加旋转,打出小斜线,并且功能丰富多样。有一个悖论:在职业级别的比赛中,一些选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该运用传统还是现代的技术。但是在业余比赛中,球又慢又低,这种新旧结合的技术是非常理想的选择。费德勒的正手不仅适用于天才,更适用于大多数业余选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