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之龙门石窟(下) 在龙门石窟成千上万的造像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要数奉先寺主尊卢舍那大佛了。 奉先寺位于龙门西山南部的山腰上,是一个南北宽近四十米的露天大龛,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那时正是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这与她长期在洛阳有关。另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中共有九躯大像,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这尊佛像雕刻得慈祥和善,“方额宽颐”, 丰满富态,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传说一千三百多年前负责建造奉先寺的唐朝石雕匠师,在构思如何雕凿卢舍那佛容颜时,曾经大伤脑筋,后来灵光一闪,偷偷地以武则天做为模特儿,所以现在大家所看到卢舍那佛含蓄优雅的笑容,正是武则天的微笑。当地人亦称卢舍那佛像为“武则天像”。倘若你仔细看,倒还真有点像呢…… 在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神态优雅。
再向右手方向看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边上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看他的眼神,像是在怒视着偷盗他的贼人!听导游介绍,这尊力士像是被盗凿而来不及运走,遗留下来的,这尊力士像现在可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 这里还有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还有一部分在古阳洞内,另一些在慈香窑内。 沿着伊水向前,两旁还有造型独特的莲花宝座,这里还特地雕塑了唐玄奘取经回来宣扬大藏经时的坐佛像,还有奇异的石头——牡丹佛手,那石头就像佛祖的一只大手,似乎能看到孙悟空在佛祖掌心里翻腾的得意模样…… 从石窟返回,你还能看到不少碑刻,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石刻上的书法都是那样精湛秀美,可惜时间实在太少了,等不及我拍照,就匆匆离开了龙门,准备第二天前往龙潭大峡谷的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