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51|评论: 35

[草根播报] 【[最美平昌人】梁斌:致富不忘家乡 矢志挖断“穷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3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致富不忘家乡 矢志挖断“穷根”
                                                                                      --记镇龙镇元顶村支部书记梁斌
     本在大都市承包工程当“老板”,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他毅然回到大山里当起了“村官”;十年如一日,他领着村民架线接电、劈山开路、筑渠引水、发展产业……先富起来的镇龙镇元顶村支部书记梁斌,矢志挖断村里“穷根”致富村民。
     回报桑梓 “老板”回家当“村官”
     1993年踏进北京闯荡,梁斌组建起四、五十人的装修工程队,挂靠香港兴威装饰有限公司,常年在京城做装修。经过十来年的打拼,到2004年时,个人年收入超50万,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老板”了。
    早在1996年,梁斌就在县城繁华地段买房安家了,但父母还住在农村,每年春节,他都要回元顶村看望父母。有名无实的电、没法过车的毛坯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每回去一次,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都令他心头沉甸甸的。
    村民们渴盼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期盼梁斌回来承这个头。在村委换届时,几位村民一合计,给梁斌打电话说了一声,就替他报名参选村主任的职位,不想竟以高票当选为了村主任。
    听到梁斌当选为了村主任,妻子顿时火冒三丈:“你是不是搭错神经了,守着金碗不端,偏要去端讨口碗,就想不通一个‘破村主任’有啥当头?”
    生意上的伙伴们也劝梁斌:“你现在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不要回去当啥‘村官’。”
      回与不回,梁斌一时也很纠结。回吧?自己好不容易打拼起来的事业肯定会严重受损;不回吧?可又辜负了父老乡亲的信任……想想曾为给父亲装修房子,从民兴场镇买材料,人工运回来,运费远比材料费贵的苦痛;想想家乡的落后面貌和乡亲们期盼的眼光,梁斌毅然从大都市回到小山村,不当“老板”当起了“村官”。
      架线开路 奠定发展坚实基础
       梁斌走马上任了“村官”,做的第一件实事就是实施农网改造工程。
       梁斌带领导村委一班人,在高山乱石堆里、在荆棘丛生的山林中踏现场、探路线;为赶工程,让村民们在春节时用上电,梁斌亲自抬电杆、立电杆、爬电杆、架电线。时值寒冬腊月,山里寒风凛烈,梁斌脚打起泡、手冻起裂,晚上回到家,妻子端来热水,嗔怪他:“不听劝,亏一半。这就是你当破主任给你的犒赏!”
     梁斌知道妻子心头的结还没有解开,只大度地拍了拍她的肩,笑笑,洗罢手脚又出了家门,找村委一班人研究工程上的事去了。历经两个月,赶在春节前,终于将电线架上了山,牵入300余户村民家中,从此村民们的春节不再黑暗,看上了春节联欢晚会;从此,村里的电有名更有实,点亮了小山村人的希望。
      制约山村经济发展的是道路不通。“不论有多难,这村道路非修好不可!”当选村支书的梁斌在群众大会上坚定地承诺。
      梁斌与交通部门测绘人员翻山越岭在悬崖陡壁上测绘;悬崖上打眼放炮,梁斌亲自上阵,在腰间拴上绳索吊在悬崖上,一锤一钎地打,手磨起了泡,时间一长,手上长满了老茧,与人握手时,手上老茧和裂口刺得人手痛……苦,是很苦;难,也是很难。但在修路过程中,这都只能算“小菜一碟”,最令梁斌头痛的是缺钱。修路之初,梁斌召开了数十次大小会议,最终筹集66万余元修路款,可这点钱对11.8公里的环村公路来说,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梁斌常常是“无米下锅”,只得拿出自家的钱垫进去,一次、两次,妻子的话还好说;三次、四次,妻子就有了怨言;再多次,妻子就不愿意了。一次,村民们打好炮眼,等药放炮,可账上早就没什么钱了,梁斌故技重施,又想偷偷拿出家里的存折取些钱垫进去,可上当多次的妻子有了防备,揣上存折躲到娘家去了。万般无奈,梁斌只得坐上摩托,到县城找熟人借了8000元钱才买回了急需的炸药,解了急……那次,梁斌与妻子“冷战”了两个多月。采访时,梁斌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那段时间他与妻子吵的架比其他时间吵的架加起来都要多好多倍,“都差点各走各路了(离婚)!”
       像“愚公”那样挖路不止,经过2个春秋的拼搏,梁斌带领群众修通了11.8公里的环村公路……如今,元顶村社社通了水泥路,畅通无阻。
      这些年,梁斌还带领全村干群在村里开山挖渠,整治山坪塘7口、储水池12口,安装5000米的自来水管,让村里人喝上了卫生的放心水,破解了元顶村多年来人畜饮水困难。
   发展产业 点亮村人富裕的希
    电通路畅水流欢,元顶村村容村貌和产业都有了很大的起色。村子里改造房屋、修建巴山新居的村民多了起来,更多的村民利用便利的交通发展起产业来。
      村民梁志远,原在砂石场背沙干苦力,公路通后,他建起了孵化脱温室,孵化小鸡销往邻近乡镇,年收入有7、8万元,早已脱贫走进了小康。
      村民梁正育,原也在砂石场背沙干苦力,路通后,他在路旁修起了巴山新居,干起了加工开起了榨油房,买来农用车干起了运输,还种起了经济作物。见到他时,他今年种的几亩习惯销售已经接近尾声,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路通了,干啥都方便,干啥都找钱!”
    ……
      村里的产业有了起色,但都是零敲细碎的,这都不是梁斌想要的。梁斌想要的是发展起支柱产业,让全村整体脱贫。这些年,梁斌带着村民试着发展过核桃、土鸡、生猪、肉兔养殖,根据元顶村海拔高、雾大的自然条件,最终确立村里的支柱产业为茶叶、中药材产业,今春已栽茶300亩、种植中药材500亩,办好了今秋1200亩茶药套作地块。3年后1500亩茶药达产,产值可达300万,仅此一项元顶村能人均增收2500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8-1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带领乡亲致富的人,好人!

发表于 2014-8-13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监督人 发表于 2014-8-13 16:30
带领乡亲致富的人,好人!

这样的好村官,向你致敬!顶起!!!

发表于 2014-8-1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领导一个,

发表于 2014-8-13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32个赞!!!!

发表于 2014-8-13 20:1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4-8-15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祝福,感谢你为家乡的贡献。

发表于 2014-8-15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官虽小,责任重大。发展产业,为民解困,义不容辞。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8-15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抱负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发表于 2014-8-15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斌,镇龙片区人民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得哟。他的工作方法和贪腐敛财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绝,他家几兄弟堪称地方一霸,只是元顶村人民敢怒不敢言罢了。

发表于 2014-8-15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知根知底的镇龙人,我默默地笑了,而且是捂着嘴笑了——只能捂着嘴笑,不然,被人听到或看到了,小心挨砣老二。嗨,又废话了,路过,路过而已,我什么也没说……;P

发表于 2014-8-15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8-16 05:13
谁写的?实名一下,上个头条吧!

发表于 2014-8-1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绿水总怀情 发表于 2014-8-15 11:56
梁斌,镇龙片区人民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得哟。他的工作方法和贪腐敛财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绝,他家 ...

哈哈,我早说了,可信度不大,难道言中了?

发表于 2014-8-16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71.90.22.x 发表于 2014-8-16 05:13
谁写的?实名一下,上个头条吧!

作者/来源 李帜

发表于 2014-8-16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MM,我敢写就敢承认。这篇文章我写的哪一点不实,都欢迎举报。

发表于 2014-8-1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吹,继续吹。。。。。。

发表于 2014-8-1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社会,夺取了党的基层政权!

发表于 2014-8-17 08:1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作者看来真的应该再走一趟镇龙,随机再多采访一下当地老百姓,鉴于楼上所说,建议你再去就去暗访,这样说真话的也许会多点,还原一个真实的“最美平昌人”。以正视听!

发表于 2014-8-17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真的  就是好人啊  如果有假就难说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