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成都市高新区中和镇
体验:
1、早高峰、晚高峰时段挤乘公交车;非高峰时段乘坐公交车
2、早高峰、晚高峰时段乘坐三轮、电摩及野的
3、早高峰、晚高峰,非高峰时段乘坐的士
交流人群:的士司机、三轮车夫、电摩驾驶员、野的驾驶员、乘坐人员、上班族、个体户、普通市民。
结语:
1、镇内印象:
三日的体验,从中和镇的三利宅院到大市再场到老车站再到绕城桥下;从五岔子大桥沿熊家桥路再沿府滨中路到步行街;从中和中学沿派出所到龙祥佳苑,笔者步行体验了中和镇的大大小小街道和小巷,除了远望高楼能看到成都省会城市的影子外,平视给人的感觉其实与川内市州非常普通的乡村小镇没有什么两样,貌似找不到成都主城区的感觉,整个城镇除了脏、乱、差外,还给人的第一直观就是载客三轮车占据了这个城镇的大街小巷,他们形态各异,有的改装得像模像样,有的只是拿一块布帘子遮遮风雨即可,这些载客三轮飞奔在城镇内的街道上,有逆行的,有按住喇叭满街飞串的,有轰足油门疾跑的,还有就是没有喇叭靠人吼的......;三轮车上的乘坐人员表情各异,有的死抓蓬杆叮嘱司机慢点,有的悠闲在轰鸣声中玩手机......。夜晚的成都高新区中和镇,除了满街飞串的三轮外,在举个小型广场上,尽管气温高、天气闷热,临近市场一个微型的广场上还是挤了几个大妈舞队,超大的声音完全分不清楚哪个音乐是哪队的舞曲。
2、见证乘车:
(1)公交:公交车可刷卡的线路有188路、185路、68路、139路、124路,其余的都是双流、华阳等地路经中和镇的郊区线路车。188是从火车南站综合交通枢纽站往返中和新民市场,185路是中和新民市场到大源村,这两条线路车是高峰时段在中和镇这个路段最拥挤的线路,这也是三轮车、电摩和野的最多的路段,乘车的人们不是有不有力气挤车的问题,而是再大的力气也没有车挤的问题,这两路公交在早高峰时都是到地铁一号线这个路段的站点最拥挤,如化龙社区站、三利宅院站、天府软件园东侧站;晚高峰还是地铁到中和镇内最拥挤,如是天华路站、天府软件园站这些乘客到晚上8点还不一定能挤上公交。
(2)三轮、电摩:这是中和镇的特色交通工具,是中和镇最“便民”的交通工具,可以抬手就来,随便哪里都有,随喊随到,价钱在5元—20元之间,用一个比喻:中和镇的老鼠有好多,三轮就好多:lol,虽然形容不恰当,但只想告诉你一个多字,这些三轮无疑是所有中和人出行时没有选择的选择。
(3)野的:这不算中和镇的特色,这算是地铁世纪城站的一大亮点。多如中和镇的三轮,镇里面的情形与其他周边小镇类似,因为这也是中和人出行的选择之一。
(4)正规的士:中和镇属于成都市高新区,但是出租车经营区域属于成都市双流县,这就出现了一个怪象,双流县的出租可以说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因为在这个镇里很少甚至没有双流的出租车留守载客,而本该主城区的士进来载客的出租车又不敢进来,因为这里区域不是他们该服务的区域,偶尔有进来的出租车,那价钱都得单讲,不得打表,人家说了,这是双流县,不是他们跑的范围,遭逮住了要遭敲诈。
3、三轮事故现场:
8月6号晚上9点,三利宅院门口红绿灯转盘中间,两车对撞,一个是长安面包,一个是汽油火三轮,三轮车内乘客及司机重伤,长安车前面挡风玻璃全碎,三路车前面全部变型,一女乘客满脸是血坐地等待抢救,现场的面包女司机,三轮司机均带伤。
尽管这样,庞大的三轮车队还是在看热闹的人群中穿梭,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中和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