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50|评论: 15

正本清源:多扶得名的历史由来,村夫野老们请不要再穿凿附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扶得名,和多宝寺、扶君乡有渊源。

QQ图片20140820215438.jpg
扶君乡的历史由来

QQ图片20140820215448.jpg

多扶的历史由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8-20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厉害了!
发表于 2014-8-2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4-8-21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浪子,你好!此前你发的帖子说,“多扶”来源于张献忠在此和肃王作战受伤不轻后,花了很多时间被亲兵搀扶着,想走回凤凰山大营,但最终还是迷了路被杀。故名“多扶”。而你在此贴中,你又说“多扶”来源于“多宝寺”和“扶君场”的合并合称,而且还有实物图片作证,这似乎更加有理有据。


——请问:到底哪种说法,应该更加真实可信啊?





发表于 2014-8-21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涅槃人 发表于 2014-8-21 00:10
浪子,你好!此前你发的帖子说,“多扶”来源于张献忠在此和肃王作战受伤不轻后,花了很多时间被亲兵搀扶着 ...

先生,我保证我从没有发表过你所陈述的言论。
你可以去查看我所有的帖子。

发表于 2014-8-21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多扶镇退休干部任光宇的眼中,这株树见证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当年张献忠受伤后,由随从搀扶来到树下,并取出胸口上的箭,将箭随手搁在树枝上。后来人们管此树为“挂箭树”,将树后的小山包叫“挂箭岭”。

  然而,有关“挂箭岭”还有一说。西充县扶君乡文化站干部朱朝允介绍,扶君乡也有一“挂箭岭”,“它位于扶君乡八九村与多扶镇交界处。”朱朝允说,老人们口口相传,当年张献忠中箭后,由随从们扶着一路朝凤凰山方向逃亡,行走至“挂箭岭”时,随从将张胸上的箭拔出,“挂箭岭”因此得名。他说,“挂箭岭”距凤凰山还有五六公里路程,随从们将其扶至多扶时,张献忠已气若游丝。随行人中有人认为,扶行这段路是多余的,“多扶”由此得名"。
摘自《南充晚报》2014年5月4日 第4版,链接http://news.cnncw.cn/pdf/ncwbnew/html/2014-05/04/node_18.htm

发表于 2014-8-21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关于地名的来历,一般都是代代口口相传,说法众多,且大多无据可查,浪子该帖的说法也是其中的一种.
到底哪种说法是真的,你愿意相信哪个是真的哪个就是真的.:lol

发表于 2014-8-2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晚报记者 李波

  实习生 罗艳 文/图

  

  1646年11月,明朝政权在农民起义军频频起事、清军进占战事不断的双重作用下,走向覆灭之路。就在这一年,自号“八大王”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中箭身亡。

  张献忠的死,预示着一度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起义,从此走向尾声。张献忠带领的农民起义军最终不敌清军强大的军事打击。张献忠死亡13年后,清军攻下渝城,四川从此归清朝统治。

  西充凤凰山,就是当年张献忠中箭身亡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政府萌生想法:利用张献忠死亡地打造旅游业。一晃20多年过去,这里依旧没有成为旅游胜地,但作为张献忠死亡的见证,凤凰山依旧挺立。


  挂箭岭

  黄葛树下遥想当年一幕

  因为张献忠,位于广南高速公路西充多扶段西侧的凤凰山,近代以来一直小有名气。

  到凤凰山的路并不复杂,多扶场中段国道212线,车子朝金山乡方向一拐,顺着山势朝上开,约1公里处有一株巨大的黄葛树。树的左边通向金山乡,右边通往凤凰山。

  黄葛树的树冠很大,将两条公路的上方全部罩住。当地人从粗大的树干估计,此树至少有数百年历史。

  在多扶镇退休干部任光宇的眼中,这株树见证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当年张献忠受伤后,由随从搀扶来到树下,并取出胸口上的箭,将箭随手搁在树枝上。后来人们管此树为“挂箭树”,将树后的小山包叫“挂箭岭”。

  然而,有关“挂箭岭”还有一说。西充县扶君乡文化站干部朱朝允介绍,扶君乡也有一“挂箭岭”,“它位于扶君乡八九村与多扶镇交界处。”朱朝允说,老人们口口相传,当年张献忠中箭后,由随从们扶着一路朝凤凰山方向逃亡,行走至“挂箭岭”时,随从将张胸上的箭拔出,“挂箭岭”因此得名。他说,“挂箭岭”距凤凰山还有五六公里路程,随从们将其扶至多扶时,张献忠已气若游丝。随行人中有人认为,扶行这段路是多余的,“多扶”由此得名。  69岁的任光宇退休前,曾任多扶镇副镇长。用他的话说,当年乡镇干部中能写大块头文章的人不多,而他就是其中之一。他多次被安排查写有关张献忠的资料。他认为扶君乡的得名,与张献忠无关。而是当年崇祯皇帝为治母亲的眼疾,亲临这里寻医,走路累了时,被随从们搀扶休息,“扶君”就此得名。


  太阳溪

  察看地形遭暗箭袭击

  史载,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张献忠率部向四川进发。史称其再进四川。当年八月初九,农民军攻克成都。明藩成都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渌相继自杀,四川巡抚龙文光、巡按御史刘之渤、按察副使张继孟等明朝派驻四川的主要官员因拒不投降,均被农民军处死。

  当年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并封四个养子为王,养子孙可望为平东王,刘文秀为抚南王,李定国为安西王,艾能奇为定北王。

  1645年夏,南明王割据政权灭亡。十一月,清朝用剿抚兼施的策略进剿四川,同时派人下诏诱降张献忠,劝说他归顺清朝。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和农民军,除了与明朝在四川的残余军队对抗外,还要同四川的地主武装作斗争。

  拒不归清的张献忠率领农民军连攻数城,他的手下刘进忠见清军来势汹汹,恐终不能克敌,于是向张献忠建议,少杀人为好,因为战争死的人太多了。张献忠对其不予理睬,反而派其会剿清军。刘进忠心起疑虑,北上途中投降清军。

  1646年初,也即刘进忠投降清军次年,清朝改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吴三桂等统率满汉大军,全力向大西农民军扑来。与张献忠的部队激战于彭山和江口,张献忠大败,退回成都。当年7月,为了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11月,张献忠大军扎营于凤凰山。

  任光宇说,多扶场背后有个英民岭,岭下有条太阳溪。当年张献忠在随从们簇拥下,沿太阳溪察看地形。“出事是一天早上,张献忠穿着便装在河边察看时,被站在英民岭上的清军发现,刘进忠道:穿黄衣服那人就是八大王张献忠。话毕,将一箭射去,箭头正中张献忠的左胸。


  凤凰山

  留下片片历史记忆

  春末的凤凰山就像一道巨型的绿色屏障。“五一”节前两天,太阳高悬,山顶上正在修建禅院。

  据凤凰山不过几公里的金山乡,历史上曾为张献忠所部的安身之地。史载,张献忠再进四川时,曾驻扎金山铺。任光宇坚持认为,这个金山铺就在如今的金山乡境内。

  “金山乡如今有个库楼坝村。”任光宇说,所谓库楼,与张献忠驻军有关。而金山乡六村的打船坝,当年是为张献忠所部打造船只的地方。那个坝旁有条小河。“张献忠当年想开辟水上战线,造船也在情理之中。”

  凤凰山植被很好,除了满目翠绿,很难再看到其他的东西。正在修建的禅院背后,记者没有找到当地百姓所说疑似张献忠的坟包。

  上世纪50年代初,当地农民在开挖土地时,翻挖出不少箭器。文物专家考证认为,这些箭器的年代为明末。结合张献忠当年征战凤凰山一带,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箭器系张献忠所部遗留。如今,这些被发现的遗物,已收藏在西充县文管所。

  张献忠中箭后,被随从们救至凤凰山后,终因箭伤不治身亡,时年仅四十岁。史载,张献忠死后,他的部众“以锦褥裹尸,埋于僻处,而遁”,清军“求得发而斩之,枭其首于成都”。

  什么意思呢?张献忠死后,他被部下就地掩埋。而后来被清军发现,将其头颅割下。但张献忠身后究竟埋在何处,至今无人知晓。

  斯人已去。凤凰山至今留下段段历史记忆:山上150亩的宽阔土地被称之“营房地”,是张献忠扎营的地方。山顶上有一方形巨石,长、宽约2.6米,高4米,名为“将军石”,因张献忠常在此观察地形,研究作战方案而得名。凤凰山东麓的三块大石,每块大约长7米、宽6米、高4米,名叫“三堆石”。相传张献忠曾将战斗中获得的胜利品,如粮食、衣物、金银等分别放在三堆石上,当众发给贫苦农民。

   

转自《南充晚报》2014年5月4日 第4版,链接http://news.cnncw.cn/pdf/ncwbnew/html/2014-05/04/node_18.htm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8-2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都不重要了,因为现在叫多福。

发表于 2014-8-21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就听说,版本很多,这个事是真的,多宣传有利于多扶的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不等于历史事实。以讹传讹的多了。。。。。。

你去问任光宇和朱朝允,问他多扶镇任姓和朱姓氏哪个地方来的,他绝对哑口无言。

我外公80多了,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他口中没有所谓的传说,倒是讲的和我在帖子中的说法基本一样。
我外婆是金山的,从小到听他们喊多扶赶场叫赶多宝寺。。。。。。


发表于 2014-8-22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山浪子 发表于 2014-8-21 19:12
先生,我保证我从没有发表过你所陈述的言论。
你可以去查看我所有的帖子。

浪子,你好!我是真诚与你交流,绝无半点拈过拿错之歪主意哈!:handshake
你是我们西充论坛为数不多的,喜欢挖掘西充历史文化和典故的热心网友,就是说你是个“本土专家”,也不为过。:lol
我也对此很感兴趣,所以经常爱看你这方面的帖子。谢谢你了!:hug:
我上面提到的,确实是你在本论坛此前发过的帖子《西充多扶打造影视城 可与浙江横店“媲美”!!!》,网址链接:http://bbs.mala.cn/thread-10792821-1-2.html。你发的原帖中相关内容现再照录于后——

  相关链接
  名园:法国朋友点赞多扶工业园
  8月13日,太极制药西充基地在多扶食品工业园举办了开工仪式。退城入园,太极制药南充公司要整体搬迁到西充多扶食品工业园,计划投资3亿元,用地90余亩。
  8月14日,由法国香槟-阿登大区农业环境和土地首席顾问、农业事务主席贝特里斯·科莱女士率领的法国代表团来到西充多扶食品工业园考察,参观了西充星河生物科技生产车间、包装车间、产品质控中心。在星河生物科技的金针菇生产基地,法方代表争相品尝了可以生吃的金针菇。贝特里斯·科莱女士对该企业具有的现代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严格的质量监管给予高度肯定。

名事:多扶得名与张献忠有关
  清顺治三年(1646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进入四川,营地驻扎在多扶一带的凤凰山上,谁知被肃王安插的奸细透露了情报,奸细谎报军情引诱张献忠出山,张献忠与肃王的军队拼杀当中,被随后赶来的清军南伊玛喇的一支毒箭射中胸部。张献忠的亲兵扶着张献忠一路来到了现今的多扶这个地方,结果在这里迷了路,不知道如何回凤凰山的营地。在这个地方,张献忠血流尽而去世,世人便说这段路是多扶了,于是便有了“多扶”的名字。
  “以前多扶叫多宝寺,传说这里有很多宝藏,后来又改为了多福镇,一直到如今的多扶镇,民间传说有很多,最重要的就属这个了。”当地老人李贵中说。


其实,这应该是一点也不奇怪!:P
因为我们在论坛中所发的大多数消息和帖子,不过主要也是转载别人的文章和说法而已。我这个老莲池人,不也是不知道“莲池”的真正来历么?;P
我在这里发给你的询问你的跟帖,也主要是想弄清楚:西充现在发展得日新月异的第二大镇——“多扶”,她的来历,到底哪种说法是最靠得住的。
我绝无他,唯此而已!:handshake



发表于 2014-8-22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嘴猫 发表于 2014-8-21 20:00
南充晚报记者 李波

  实习生 罗艳 文/图

谢谢平常很少发帖的猫版,此次却发这么多的帖子,来说明西充名镇——多扶的来历。
尤其是着重解释说,“多扶”来历有多种说法,愿信谁的就信谁。


我也认为,这未必就不是好事!
因为“多扶”来历众说纷纭,至少能够给人们增添了“多扶”的神秘或神奇啊!哈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