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558|评论: 30

[生活•情感] 蔡正邦:我为何与省社科院谭副所长拍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0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蔡正邦:我为何与省社科院谭副所长拍案?
蔡正邦
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一同志,邀我本月12日上午参加省嫘促会部份领导会;向与会人谈我写的《嫘祖文化经济源流与开发利用》一书提纲。我宣读提纲后,表示:“此书近20万字,不要稿费,让学会去创收,但出书你们去找钱出”。随即“我建议由盐亭嫘研会长王堂甲找县厂家出,不足由王堂甲“回扣”钱中补,免人说王“回扣搞贪污”。
“回扣贪污”四字触动了省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省嫘促会常务副会长谭晓钟(所长段渝退休后很少参与)的神经。突然谭在桌前猛击两巴掌说:“我不管你盐亭贪污的事,你给我滚出去”!我不示弱击案两巴掌。谭晓钟立即说:“你是不是要打”?谭与我间隔四个座位,我86岁,谭56岁,究竟谁打谁?王君平点了一句“蔡老86了”,谭起来走了。这时十多人在场,我只认识王君平、邓琦、王重钢。
我之所以说此话,是因今春省嫘促会出了个文件:“凡为嫘促会组织赞助费者,均实行经济奖励,按赞助费的20%奖励”,实际上是用回扣来搞钱,盐亭又首当其冲。但盐亭是国库出钱,回扣20%是否入国库?或落入私人腰包。盐亭几年出了几十万,省学会没给我盐亭干成一件事。盐亭嫘研会名利心重的副会长王堂甲,掏盐亭国库的钱送省学会,省学会给王这个中低文化副科员、学术职称全无的王堂甲副会长当,王回扣没有?省学会阻挠盐亭在蓉几个副省军级入会,我因是嫘祖、岐伯文化专家,嫘祖故里退休县级干部,县嫘祖文化研究功臣,工程师,有多著作发行,排不开,才任省学会顾问的。
我说“回扣”二字由,盐亭去查。但撬山震虎,触动了谭的神经,这就是谭晓钟对我击掌,令我滚蛋内幕!嫘祖文化起根在盐亭,赶走我,我可与徐世群会长不同,人家出难题,他就甩挑子不干。我受杨超老嘱托,理转文科,为了家乡父老,研究嫘祖、岐伯,赶走我难。谭早对我怀记在心,今春我的著作《嫘祖文化与巴蜀文化源流》出版,我到省社科院历史所赠书,谭在开小会,谭厉声曰:“出去,我命令你出去!”我只讲了一句“你差远也”!没出息,自己写不出来将气发在我身上。省嫘促会成立以来,多是谭晓钟主持会议讲坛,他让王堂甲的“华夏图腾惊现盐亭”上讲坛,让杨万忠篡改《史记·秦本记》:“秦拔嶓冢西陵远,独有西陵在嶓冢”等,强迫会员承认。让这些人变成“史家”,是因为要利用这些人为他找钱?他们占据论坛、会刊,企图改变嫘祖文化方向。杨万忠充是省委书记杨超的秘书。王堂甲也言:博士、教授、县委陈书记尊称他为“甲哥”。放出这种话,与招摇何异?对嫘祖文化不学无术,挂靠在历史所,挂靠二字已失去意义! 我们党历来是“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用这两句话衡量上述言行,就知道谁错在哪里了?!因为价值观不能与中央讲的背道而驰。
蔡正邦   2014816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蔡正邦:我为何与省社科院谭副所长拍案?
蔡正邦
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一同志,邀我本月12日上午参加省嫘促会部份领导会;向与会人谈我写的《嫘祖文化经济源流与开发利用》一书提纲。我宣读提纲后,表示:“此书近20万字,不要稿费,让学会去创收,但出书你们去找钱出”。随即“我建议由盐亭嫘研会长王堂甲找县厂家出,不足由王堂甲“回扣”钱中补,免人说王“回扣搞贪污”。
“回扣贪污”四字触动了省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省嫘促会常务副会长谭晓钟(所长段渝退休后很少参与)的神经。突然谭在桌前猛击两巴掌说:“我不管你盐亭贪污的事,你给我滚出去”!我不示弱击案两巴掌。谭晓钟立即说:“你是不是要打”?谭与我间隔四个座位,我86岁,谭56岁,究竟谁打谁?王君平点了一句“蔡老86了”,谭起来走了。这时十多人在场,我只认识王君平、邓琦、王重钢。
我之所以说此话,是因今春省嫘促会出了个文件:“凡为嫘促会组织赞助费者,均实行经济奖励,按赞助费的20%奖励”,实际上是用回扣来搞钱,盐亭又首当其冲。但盐亭是国库出钱,回扣20%是否入国库?或落入私人腰包。盐亭几年出了几十万,省学会没给我盐亭干成一件事。盐亭嫘研会名利心重的副会长王堂甲,掏盐亭国库的钱送省学会,省学会给王这个中低文化副科员、学术职称全无的王堂甲副会长当,王回扣没有?省学会阻挠盐亭在蓉几个副省军级入会,我因是嫘祖、岐伯文化专家,嫘祖故里退休县级干部,县嫘祖文化研究功臣,工程师,有多著作发行,排不开,才任省学会顾问的。
我说“回扣”二字,由盐亭去查。但撬山震虎,触动了谭的神经,这就是谭晓钟对我击掌,令我滚蛋内幕!嫘祖文化起根在盐亭,赶走我,我可与徐世群会长不同,人家出难题,他就甩挑子不干。我受杨超老嘱托,理转文科,为了家乡父老,研究嫘祖、岐伯,赶走我难。谭早对我怀记在心,今春我的著作《嫘祖文化与巴蜀文化源流》出版,我到省社科院历史所赠书,谭在开小会,谭厉声曰:“出去,我命令你出去!”我只讲了一句“你差远也”!没出息,自己写不出来将气发在我身上。省嫘促会成立以来,多是谭晓钟主持会议讲坛,他让王堂甲的“华夏图腾惊现盐亭”上讲坛,让杨万忠篡改《史记·秦本记》:“秦拔嶓冢西陵远,独有西陵在嶓冢”等,强迫会员承认。让这些人变成“史家”,是因为要利用这些人为他找钱?他们占据论坛、会刊,企图改变嫘祖文化方向。杨万忠充是省委书记杨超的秘书。王堂甲也言:博士、教授、县委陈书记尊称他为“甲哥”。放出这种话,与招摇何异?对嫘祖文化不学无术,挂靠在历史所,挂靠二字已失去意义! 我们党历来是“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用这两句话衡量上述言行,就知道谁错在哪里了?!因为价值观不能与中央讲的背道而驰。
蔡正邦   2014816

发表于 2014-8-21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些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8-21 07:55
向有关部门反应的好,网上发有何意思。

发表于 2014-8-2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世界上,球筋不懂、不务正业、处处招摇撞骗素质低下的人往往还比较吃得香喔。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8-2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嫘研是这样咋个搞哦?:dizzy:

发表于 2014-8-2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本以为搞历史学术研究的都是心胸开阔之人,因为他们心中不仅装着现在,还着历史,不曾想这些人与凡夫俗子一样的争名夺利、见利忘义。。。。。原来文人扎堆的地方事更多。还是没文化的人好,凡事不会想的那么深沉。;P;P
现在才明白,盐亭嫘祖原来是这样研究出来的。。。。。。。。。。。。。。

发表于 2014-8-2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谭晓钟简介
.

      谭晓钟,男,1957年生,大学本科学历。1984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先后任历史研究所行政秘书、学术秘书;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历史知识》编辑部编辑、编辑部主任;《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编辑、副编审、编辑部主任;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
     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文化史。先后在各类各级公开报刊发表文章1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撰写(合作)学术著作16部;作为主研参加省部级课题7项;作为主研获得四川省政府社科三等奖三项、省部级五个一工程奖一项。
      2003年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聘为专门史专业硕士点教师,2009年被聘为专门史专业硕士点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方向导师。先后开设了《四川通史•民国部分》、《中国文化史•民国部分》、《民族民间文化》等学位课、选修课课程。
     现为四川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理事。

发表于 2014-8-2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研究中心”只是个挂靠机构
   在宣布“破解了杨贵妃墓地所在”时,蔡正邦递给在场媒体的名片上印有一串头衔,排在第一的就是:“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这位被随同人员尊称为教授的蔡正邦先生,真是“川大研究员”吗?搞民间传说“研究”,为何非要挂名“川大学者”?

  □初次调查川大否认“研究中心”
  在四川大学登记备案的科研机构名单中,绝对没有综合科学研究中心
  13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四川大学了解“综合科学研究中心”。该校科技处的张老师说:“在学校登记备案的科研机构名单中,绝对没有这个研究中心———在学术界,怎么会有‘综合科学’这样的说法?”随后,张老师认为也许该中心在别处登记备案,她建议记者到川大社科处查询。
  “我们这里也没有这个中心的任何信息。”社科处一值班工作人员称,“好奇怪,今天好多人在打听这个研究中心的情况。”
  记者又来到四川大学文科楼二楼256号,前日蔡正邦反复强调,“综合科学研究中心”就设在这里。此处铁门紧锁,在门外右上方挂着一块金色招牌: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看来这个研究中心确实是存在的,但为什么在校科技处和社科处都没有登记备案?
  对蔡正邦“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的身份,四川省历史文化学会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研究所巴蜀史专家谭继和也感到惊异:“在学术界的学科分类中,根本没有‘综合科学’一说,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我从来没听说有个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
  □电话求证
  “教授”很不高兴
  我觉得只谈杨贵妃的事情,谈什么研究中心的事情啊
  在那块“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的牌子前,记者拨通蔡正邦的电话,与他有一段通话:
  记者:蔡老师,我们知道您有个学术成果,论证杨贵妃就埋葬在崇州……
  蔡正邦:哎呀,我这人很低调的,我们给他们崇州那边做了这个发展旅游的策划,事情就多起来了。
  记者:我注意到您说这是个“发展旅游的策划”,那会不会影响学术的严谨?
  蔡正邦:不会不会,其实,我们给崇州那边做的东西还多,你们不要急嘛。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名片上的头衔为“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蔡正邦:哎呀!你到川大文科楼256室什么都知道了。
  记者:我就在256室外,可是门关着。我想知道的是:可以向四川大学哪个部门了解到它的相关情况?
  蔡正邦:我说了,你到文科楼256室就知道了,找吴维民。
  记者:好吧———吴维民是谁呢?
  蔡正邦:我们头儿!
  蔡正邦挂断了电话。
  半个小时后,记者的手机响起,是蔡正邦的学术搭档冯裕松打来的,他说,“刚才有个记者打电话询问研究中心的事情。我觉得只谈杨贵妃的事情,谈什么研究中心的事情啊?蔡教授都那么大年龄了,弄得很不高兴。”
  □再次调查
  查无“教授”人事信息
  记者随即到四川大学人事处查询,未查到蔡正邦的人事信息
  冯裕松在电话中明确表示说:“我们这个研究中心在国内是独一无二。你问谁批准的?川大党委办公室发的红头文件,你去看嘛!它是川大专门成立的一个独立的机构,不属于任何一个学院,是川大直属的一个处级机构。”
  为求证冯裕松的说法,记者找到了四川大学校党委办公室负责人。该负责人指着名片说:“我们学校绝对没有发过这样的红头文件。我敢肯定地说,在我们学校的处级机构中,绝对没有这个‘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
  既然学校表示没有这么一个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的“头儿”吴维民又是何许人也?记者随即到四川大学人事处查询。经过微机查询,四川大学退休职工中,有一位吴维民,退休前曾在学校图书馆工作,但未查到蔡正邦的人事信息。
  □最后调查
  “中心”只是挂靠机构
  它只是挂在学校的一个虚拟的科研机构,不是一个实体,它绝对不能在外面从事商业活动,它的人员也绝对不能把自己说成“四川大学学者”
  上面这段话是14日记者再次来到四川大学社科处时,一位叫查庆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的。查说:学校在年初是批准成立了这么个研究中心,但是,这个研究中心“并不是学校正式机构,更不是他们说的什么处级机构。”
  记者联系到蔡正邦口中的“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的头儿”吴维民。吴承认,他是四川大学图书馆的退休工作人员;那个“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挂靠在四川大学图书馆下,与一家叫做瑞云集团的企业联办。
  至于研究中心的成员,吴维民则说为“我们自己聘请的学者”。吴维民透露,蔡正邦是四川盐亭县环保局的一位退休职工,“他老婆对他意见大得很,说他不做正事,净来搞这些名堂。”
  为了证实蔡正邦的学术水平,吴维民拿出一本他称为书的印刷品,题目叫《首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研讨会文选》。这本“文选”并没有刊号,里面选有蔡正邦的文章。吴维民向记者建议:“何必对这个作者了解得那么清楚?一个学术观点出来,肯定要引起争议,你们就在报纸上多讨论讨论这个观点吧。”
  今日上午10时,记者致电盐亭县环保局办公室。“蔡正邦是1985年到环保局的,他以前是中学老师,1990年就退休了。”该县环保局监理站原站长侯有志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蔡正邦平时喜欢写些生态环保的文章,不过还没有听说过他发表什么论文。”
  早报记者罗巨浪胡泽文实习生杨先武摄影向宁
  □散打两句  不要拿学术来忽悠我
  成都人爱摆龙门阵,摆来摆去成就了个李伯清,成就了个“假打”民间艺术。听李老师“假打”,无关真假,无需较真,一笑解百愁,所以成都人活得闲适活得舒畅。
  如果哪天李老师要讲“杨贵妃的故事”,我会屁颠屁颠端了小板凳去听,他就是逗我们高兴呢!可这蔡正邦跟咱讲“杨贵妃的故事”,为何就较真了呢:又是调查他的学者身份,又是拿历史学家来说事?
  别怪我太认真,只怪你拿学术之名忽悠了我,而且你说这学术成果是“花了20年心血研究”的。
  学术是严谨的,新闻是认真的。所以,我们不得不调查,不得不核实。
  其实,人人都有搞学术的权利,人人也有讲述民间故事的自由。但如果你说你在搞学术,请你严肃点,因为我不会轻易相信你。如果你在讲述民间故事,请你申明“本故事系民间传说,无关学术”,我会感谢你,因为你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
  说到这,我倒有个“旅游点子”免费送给三郎镇:把每个导游都培训成“李老师”,左手一把扇,右手惊堂木,每到一景点,惊堂木一拍,“李老师”给游客来段“杨贵妃和三
  郎镇的故事”,最后说上一句“本故事系假打,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样既和贵妃“搭上了亲”,又发扬和传播了“假打”这种民间艺术。何苦拿学者学术来忽悠,害得大家都紧张:学术研究不是闹着玩的。 (邓嗣华)

发表于 2014-8-21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利作祟  人心不古:L

发表于 2014-8-2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大学者”爆料:贵妃墓在崇州
--------------------------------------------------------------------------------

  专家:只是传说毫无学术价值
“经过我20年的考察和论证,我可以确定,杨贵妃就是葬于崇州三郎镇。”9月12日,自称“四川大学学者”的蔡正邦和他的“学术搭档”冯裕松在崇州爆出“猛料”,说他们已经破解了杨贵妃墓地所在之谜———就在成都崇州三郎镇。但是,这一“学术成果”却让学术界吃惊。四川省历史文化学会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巴蜀史专家谭继和在阅读了两人的文章后明确表示:在学术上没有任何价值。
  □戏说贵妃墓·发现
  最新成果:贵妃墓在崇州三郎镇
  “杨贵妃是一位伟大的女人,历史上对于她的评价都是极不正确的。”蔡正邦对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侃侃而谈,“历史上,所有男人的问题最终都抛给了女人,杨贵妃确实是冤枉啊……”
  在对杨贵妃一番正名后,蔡正邦拿出了一份《杨贵妃与三郎镇及龙凤文化旅游区形成》(以下简称蔡文)的材料,将谈话主题转向了他的最新学术成果:杨贵妃的墓葬地在崇州。为了证明杨贵妃葬于崇州,“蔡教授”不时拿出一本黄色封页的书本作为佐证的依据。他解释说,这是日本一位非常有名的小说家井上靖所写的《杨贵妃传》,“书上说,杨贵妃的容颜体态,证明她为南方所生———其对多汁水果和香辣味的嗜好,说明她是蜀中人……”
  在蔡正邦将近两小时的阐述中,多次声称“自己是在做严肃的学问”,引用井上靖的这本小说和民间故事等等作为依据。记者询问其“是否有具体的物证呢?”蔡正邦笑了笑,摇着头摊开双手说:“肯定没得啥子墓碑之类的物证啊,要是有,这早就不是历史疑难问题了!”
  对于蔡正邦的解释,记者感到疑惑:既是严肃的学问,未见物证,仅仅凭小说、民间故事等,便认定杨贵妃就是葬在这里?“我们这些做学问的人,只要对旅游有益,也就满足了。”蔡正邦这样说。
  □正说杨贵妃·辩伪
  专家:说成“学术结论”贻笑大方
  对这篇“从文献、文物、人文地理、传说等方面,考证杨贵妃与三郎镇的关系,来确定杨贵妃葬地”的“考证”文章,其他历史学家是怎么评说呢?昨日,记者请教了国家级文化工程《清史·城市志》项目主持人、著名历史学家、川大城市研究所前所长隗瀛涛教授。
  隗瀛涛教授向记者推荐了四川省历史文化学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巴蜀史专家谭继和。隗瀛涛教授说:“做学术必须严谨,不能乱说,我主要研究近代史,所以对唐代杨贵妃是否葬于四川崇州这一话题,不能发表看法。谭继和是巴蜀史专家,对四川和成都历史研究非常透彻,他更有发言权。”
  “这篇文章,证据非常薄弱,在学术上没有任何价值,完全是附会!”谭继和将蔡文细读3遍后,作出这样的判断。
  在谭继和看来,蔡文“漏洞太多,不严谨,没有说服力”。为了说明这篇文章在学术上没有任何价值,谭继和在“太多问题”中选了几个作说明。
  最后的结论是:“杨贵妃葬在三郎镇”,要是被看成一种民间传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却要把这说成是“学术研究的结论”,实在是贻笑大方。
  观点一小说不能证明历史
  蔡文:悄悄命宦官将贵妃遗体移葬别处
谭继和:该文字出自日本井上靖的小说《杨贵妃传》,小说不是历史文献
  谭先生说,作者在第一段中劈头就说自己这是一篇“考证”文章。考证该是严谨的,引用的材料应该是严肃的史料。可是,在蔡正邦的这篇文章中,在“用文献、文物考证杨贵妃墓”这一节中,他几次用日本小说家井上靖的小说《杨贵妃传》来作为支撑证据,比如“……悄悄命宦官将贵妃遗体移葬别处”,这反映了作者做学问时极不严谨,因为井上靖的《杨贵妃传》本身是一部糅合传说、掌故,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文学作品,是一部小说,而不是一本严肃的历史研究文献,也不是一本严谨的历史资料汇编。“小说是不能用来作为学术证据的,尤其是现代人写的关于古代的小说。”
  观点二传说不能代替典籍
  蔡文:传玄宗于此(三郎镇)做过水陆法事谭继和:民间传说,不足为信“翠围山兽医马少君言,他家世代相传,‘贵妃墓就在翠围山中’”,“蜀中传说,妃幼时常随父辈游宴于……三郎镇一带……”“……传玄宗于此(三郎镇)做过水陆法事……”面对蔡文中的种种传说,谭继和说:严谨的历史典籍比如《旧唐书》、《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都没有关于杨贵妃埋葬于崇州的记载,“但在蔡正邦的文章中,所有用来做证据的,往往都是民间传说,不足为信。”在历史典籍《新唐书·后妃》中倒有这样的记载:“……缢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瘗道侧,年三十八。”
  观点三历史考证尤重实物
  蔡文:崇州市收藏家陈忠仁先生言:翠围附近曾有人向他出售后妃黄袍
  谭继和:作者是听说,并没有真的见过;在蔡文中,没见他举出任何一例实物
  在蔡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崇州市收藏家陈忠仁先生言:翠围(文中所说杨贵妃的埋葬地)附近曾有人向他出售褪色五爪金龙后妃黄袍,二马裾大红牡丹后妃装及内衣5件,陈忌死人装,未购”。这一段是蔡文中惟一涉及实物的文字,可是,根据作者原文来看,他只是听“收藏家陈忠仁”讲述,作者自己并没有真的见过“后妃黄袍”之类的“死人装”,也没有在文章中提及作者验证过那位收藏家的所言。
  对此,谭继和先生感到疑问:这难道是严谨的治学吗?作者在文章说“据文献文物”,难道作者没见过的传说中的“死人装”就算是文物了吗?
  观点四引经据典要有来源
  蔡文:镇东有东汉明帝时迎佛经西来所建之天国寺
  谭继和:天国寺到唐朝时才成为佛教寺院;蔡使用的很多证据没有说明来源,真实性可疑在蔡文中,那些“蜀州传说”,是支撑其文章的重要依据。谭继和说:“究竟是谁在传,有什么书籍记载了这些传说?文章没有说明白。我们做学术文章,如果要引用一段资料,一定要附上资料来源———传说本不足为信,即使要用这些传说,也应该说明白,某本书籍记载了这些传说。”蔡文中说“翠围山东有古桥曰凤鸣桥……今三郎镇一带之宾馆,均冠以龙凤、凤栖之名”,对此,谭继和发笑:“凤就专指杨贵妃了?我还说是花蕊夫人呢!”
  谭继和认为蔡的“考证”文章不仅不可信,文章中还有一些“很幼稚的错误”,比如,“镇东有东汉明帝时迎佛经西来所建之天国寺”,谭继和说:“天国寺在汉朝是道教张道陵的教区之一,到唐朝时才成为佛教寺院,何来‘迎佛经西来所建之天国寺’一说?”
  □戏说贵妃墓·幕后
  策划旅游  “戏说杨贵妃”
  崇州方面:“学者”主动找上门来
专家观点:民间传说搞旅游,不要挂名“学术研究”
  崇州市风景旅游管理局科长程志立说,半年前,在一次招商引资会上,蔡正邦找到他们表示,他有一个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杨贵妃葬在崇州”提供给崇州方面。现在,“旅游局正在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论证”。
  在蔡正邦文章的开头有这么一段话,“杨贵妃……以身殉国……以三郎镇的凤(杨贵妃)文化景观,与镇西的九龙沟景区,就可形成龙凤文化旅游区。”文章内容甚至细致到“待建之水库,应更名为贵妃湖”。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我们呼唤九龙沟———三郎镇龙凤文化旅游区的到来!”
  谭继和说:从这些文字判断,作者是在搞“旅游策划”。对此,谭继和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是为了宣传和市场营销,为了增加旅游者的乐趣,引用一些民间传说还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你说的这些只是民间传说而已;如果你用貌似学术考证的虚假东西来哄旅游者,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的!”
  □相关衔接
  历史“考证”笑话一箩篼
  “以学术考证为名,附会名人,”谭继和说,“这样的笑话闹了好多了,闹得最厉害的就是诸葛亮的籍贯。”
  诸葛亮是哪里人?
  打嘴仗:河南南阳vs湖北襄樊
  如果我问你诸葛亮是谁,你一定能滔滔不绝说半天。可如果我问你诸葛亮的老家在哪里,估计你就说不清了。史书上关于诸葛亮老家的记载很少,只凭古文《隆中对》中的那句“躬耕于南阳”实在难下定论。
  关于诸葛亮的老家目前有两大说法,一说在河南南阳,一说在湖北襄樊。襄樊有市长五上北京力促古文复出,南阳有市民万人签名誓保历史真实,再加上各方专家学者纷纷发表高见,这场关于历史知识的大论辩却有了历史以外的味道。
  孙悟空是哪里人?
  大争夺:福建顺昌县vs江苏连云港“我自信孙悟空的原籍就在顺昌。”2004年6月21日,福建南平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王益民率先在《海峡都市报》发布了这个观点。
  “孙悟空老家在福建顺昌”的报道一出现,最不能置身事外的是一直以来都有孙悟空老家称号的江苏连云港市。连云港市地方志主编、市博物馆前馆长、研究《西游记》40年的李洪甫,立即在媒体上声明:孙大圣的老家在连云港。
  梁山伯祝英台是哪里人?
  大扯皮:江苏vs浙江vs山东vs河南新华网江苏频道2004年6月17日报道:今年6月12日,来自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等四省六地的“梁祝申遗”代表在宁波共同签署了《梁祝申遗宁波共识》,共识指出,各梁祝文化遗存地同意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至此,究竟哪里才是梁祝故乡之争暂时停止,各地走向了合作。然而,共识背后的梁祝是哪里人之争,依然硝烟弥漫。

发表于 2014-8-2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介绍
谭继和,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四川省政协常委兼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1965年获得四川大学历史学副博士学位,师从于史学大师徐中舒先生。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进修,先后师从于著名学者夏鼐先生、郭沫若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范文澜先生主持的《中国通史》编写组成员)、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所长,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西南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1989)、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客座研究员(1994)、台湾“中央大学”客座教授(2007)。

在考古方面主要贡献有主持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1980年),“金沙古文化遗址”总顾问(2006年),其研究与著述均享誉国际考古界。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津专家。



学术兼职
兼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巴蜀文化学”重点学科建设首席专家,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院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华口述史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郭沫若研究学会执行会长、四川省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顾问、原副主任、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与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分别任副主任、主任。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市公共环境协会副会长、市佛教协会顾问、市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市重点镇建设顾问、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

曾受聘担任成都天府广场文化景观总顾问、成都府南河(锦江)工程文化顾问,成都“五路一桥”文化工程、成都沙河文化景观工程与中国花博会成都景区工程等课题组组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成都市首届与第三届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



学术背景

个人主要著作有:《巴蜀文化辨思集》、《巴蜀文脉》、《仙源故乡》《郭沫若研究辨思集》等书,主编有《天府神游》、《进策天府优游》、《共和国五十年四川文史书系》、《全景中国·天府之国》(外文版)、《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文化天府十二书系》、《当代四川要事实录》、《成都城市特色塑造研究》、《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夏禹文化研究》、《巴蜀文化图典》等书。

主要研究方向是巴蜀文化研究。任《四川省政府文化旅游发展报告》、《成都市政府城市特色塑造研究》与四川省“十五”规划《四川建设文化强省研究系列》等课题首席专家,任多种建设规划评审,担负公共环境艺术规划研究、道教文化博物馆概念规划、仙源故乡概念规划、十多个公园与公共节点文化主题策划、成都名城古镇规划以及多种园林景观题记与诗词楹联匾对等撰写工作。目前承担《巴蜀文化通史》与《成都通史》的编纂任务,有关巴蜀文化、佛教、道教的各种讲座数十场。

发表于 2014-8-2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所谓的省学会,不过是如此而已。闹翻了。应该坚持百花齐放,不能在大团结大联合大文化的前提下团结一致吗?违背了中华嫘祖的精神实质。可笑。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文明研究上层也有腐败
《南方周末》报道,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实名举报,称国家药典委更名金银花涉嫌腐败:把南方金银花被2005版《中国药典》更名为“山银花”,金银花作为国家食药监总局前局长、现国家药典委常务副主任委员邵明立老家山东“忍冬花”的专用名,导致南方花农巨额损失,给山东金银花的开发商带来巨大利益。人类考古是牵涉有利益的学术,掌权高层也易走偏。程映虹先生1959年生,苏州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曾任教于苏州大学多年。2001年获美国东北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有《二十世纪最后的革命家——菲德尔卡斯特罗》、《西窗东眺》等书出版。他看中国古文明研究,部分上层也腐败。2014年7月30日程映虹在文章《种族观念与中国民族主义》中,评论中国古文明正统基石的“北京猿人打天下说”时指出:
中国人一直把北京猿人看作自己的祖先,这也是一种很种族化的表达,中国人却意识不到。国际人类学界普遍认为,北京猿人很早就灭绝了,近十万年前,从非洲又进来的一批智人是所有人类的祖先。为什么是种族化的呢?因为你认为自己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意义上就与众不同,这是非常种族化的概念,只有对种族概念习以为常的人才会认为它不是种族概念。退一万步说,就算北京猿人确实有后裔,就像今天中国相信智人起源多元论的人的说法,那和今天的政治和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也没有多大关系。今天世界上除了中国,没有一个国家把自己的祖先清清楚楚地追溯到人类起源时期并把它和爱国主义联系起来的。
爪哇人,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东非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境内的古人类,没有那个国家说它们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的。而中国人把猿人时期也算作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我记得过去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陈列中,中国通史是从元谋人开始到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就是有170万年的时间长度,比北京猿人的时间更长,都叫中国历史。学校历史课上也这么教。这是把自然史和社会史混作一团,有意无意地造成中华民族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年的历史的印象。
这是很荒谬的。为了论证今天的民族国家和领土疆域去重新构建历史。在这个意义上,民族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构建出来的。周口店遗址1962年定为全国历史文化遗址,1987年是联合国的文化遗产,但到了1997年却又变成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其实,只要读一读最普通的介绍材料就可以看到,与其说周口店遗址体现了爱国主义,不如说体现了国际主义,有那么多的外国科学家和科学基金会和研究机构为此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中国当时的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裴文中、贾兰坡等等都是国际学术界培养出来的。爱国主义泛滥,国际主义完全缺席,这是和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有关的又一个问题。
对于北京猿人在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公共言论中,也有很强的声音说这个提法不对,从科学角度来讲,它也的确不对,但在通俗文化和官方叙述中,还是肯定了北京猿人作为中国人祖先的说法。北京的中华世纪坛的长明火就是从周口店引来的,那是通过一个国家仪式在千禧年隆重举行的,意思就是说中华文明有几十万年的历史了。中华文明就这样成了一个超越全世界人类历史的绝对存在,圆满自足,人类历史的逻各斯。围绕这个永远不死的文明的是各种各样的神秘主义论证:什么中国人为何这么特别,什么中华文明为何如此经久不衰,还有什么中国古代就有可以替代普世价值的天下主义,等等。
更有意思的是,持不同观点者的争论也很厉害,正方和反方都明确地意识到北京猿人的问题和中国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意识形态有关,不仅仅是人类演化的问题。网上有一个人主张,北京猿人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他有一幅画,画上有两个人的形象,一个形象是北京猿人披着兽皮,坐在地上点火,另一个形象是汉代壁画里那种,头上戴冠,穿长袍的人,手上拿着一个犁在耕地。他说,戴冠、穿长袍的文明人是外面来的,不是中国本土的,而北京猿人是本土的。在画的下面文字说明是驱除智人,恢复猿人。我觉得有些人的脑子会非常走火入魔,但是你要知道了这个背景,又觉得他非常的意识形态化,他居然能够把这个东西拉出来,原来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他说驱除智人,恢复直立人,他的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这个观念已经被意识形态化和爱憎分明到了这个地步,和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也联系起来了。
程映虹先生虽有“近十万年前从非洲来的一批智人,是所有人类的祖先”的上古史大统一,但追溯到人类远古联合国的“盘古-嫘祖的盆塞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似乎是无知的。把裴文中、贾兰坡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引为中华文明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当然是不正确。但不承认远古联合国的“盘古-嫘祖的盆塞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成就了另一段超越全世界人类历史的上古史大统一的存在,而圆满自足,也是不正确。造成这种情况也是一种上层的学术腐败。
当然,这里情况很复杂,也许不全是裴文中、贾兰坡等人的错。对于中国古文明,在追捧北京猿人历史中,可能也有时代的局限而让外国人骗了我们,即有裴文中、贾兰坡等等都是国际学术界培养出来的,虽然后来裴文中、贾兰坡等都讳莫如深。在政治中心的北京地区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让国家级的中国历史学家可偷懒,不想到四川紫阳人发现处等外地考古。有人说发现北京猿人化石的1923年,贾兰坡才15、6岁,是给外国人背行李打小工的;刚解放,我们没有真正得行的历史学家,加之唯物史观要硬上,说外国人发现北京猿人不好听,就把贾兰坡这个苦大仇深给外国人背行李打小工成长的人抬起来,不是说卑贱者最聪明吗?就这样奠定了中国的正统历史,上层的历史学家在北京家门口搞科研,挣钱,这60多年是赢登了。程映虹先生说,1997年把发现北京猿人的周口洞变成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现在北京扩大建设,发现北京猿人的周口洞,已成北京的内城地区。真有意思,全世界少见。是否为了说明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发现的北京猿人,就不顾真实的事实呢?这是否也害了我们中国自己?
事实被说成裴文中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才轰动了国内外。而裴文中(1904 - 1982 ),此时25岁,1927年才毕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9年前后发掘出北京猿人有外国人吗?毋庸讳言,最初北京猿人考古是由外国人德日进、步日耶等法国学者指导的中国。但这些基于西欧石器材料的方法,被贾兰坡,裴文中等人说成在周口店陷入困境,是裴文中进行了几方面的尝试才有的进展。事情的经过是,1928年春,在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1889—1971)的安排下,裴文中赴周口店工作,帮助周口店发掘主持人杨钟健(1897 -1979 )做后勤管理。杨钟健是领导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发掘的。杨钟健1955年被评为院士,但翁文灏作为我方定的国民党战犯,1950年弄回国,并没有被评为院士。从1929年起,杨钟健与法国地质学家德日进是一直合作的。
德日进(18811955),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是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余载的法国人,在中国参与了对史前文明的研究,参与了周口店著名的“北京人”的发掘工作。长时间在中国进行古人类学、地质学考察,他被认为是“北京猿人”的发现者之一。其实早在1921年,由中国北洋政府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首先发现周口店北京猿人和一处含动物化石的裂隙堆积。1921年安特生与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及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等人在当地群众引导下,在龙骨山北坡又找到一处更大、更丰富的含化石地点,即后来闻名于世的北京人遗址——“周口店第 1地点”, 因此他们才是在19211923年,先后发掘出两颗人牙,并定为人属的。由于这一发现,1927年才在周口店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发掘,这是由瑞典古脊椎动物学家B.步林和中国地质学家李捷主持。当年又发现 1颗人的左下恒臼齿。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科主任、加拿大籍解剖学家步达生,对先后发现的 3颗牙齿进行了研究,给这一从未见到过的古人类定了个拉丁语化的学名“北京中国猿人”。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18701946)则给了它一个俗名:“北京人”。现在已把他的“属”、“种”和爪哇人合并,另建立了一个“亚种”,改称为“北京直立人”。
但现在只提1929年裴文中因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后,让“周口店”便名扬中外,轰动了世界。在《贾兰坡谈北京猿人》中,贾兰坡(1908-2001),更是后来红极了的人,头衔是: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贾兰坡1929年于北京汇文中学高中毕业,未上过大学。1930年代协助裴文中参与周口店古人类遗址的发掘工作,发现“北京人”头盖骨。1931年,23岁他,由于偶然的机会,考入中国地质调查所当练习生,当年被派往周口店跟随裴文中搞发掘。1935年,裴文中到法国留学,贾兰坡挑起了主持周口店发掘的工作。19361115日至26日,贾兰坡在11天之内发现了三颗“北京人”头盖骨,又说被再次震惊世界学术界。(史迪)

发表于 2014-8-22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姓争地盘,文人争论坛。

发表于 2014-8-23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乌烟瘴气,一地鸡毛!

发表于 2014-8-24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因是嫘祖、岐伯文化专家,嫘祖故里退休县级干部,县嫘祖文化研究功臣,工程师,有多著作发行,排不开,才任省学会顾问的。"?

发表于 2014-8-2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time::dizzy::sleepy::hug::victory::handshake======

发表于 2014-9-8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这样吗?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9-8 19:51
盐亭嫘研会名利心重的副会长王堂甲?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