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水务局关于对“阳光问政”有关事宜的回复
各位网友:
感谢你们对通江水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阳光问政”中有关水务的事宜回复如下:
一、关于县城污水处理厂问题
县城污水处理厂系通过公开招商采用BOT模式投资建设运营,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吨(一期1.5万吨、二期1.5万吨),一期工程于2012年6月建成投入运行。
1、一期工程截污管覆盖范围。县城南岸的红霞国际—跨河至县城北岸的西门桥—东门大桥—原絮棉厂;县城南岸的廊桥—南岸的东门桥;南北截污管在东门大桥南岸汇合后至污水处理厂,全长10.11公里。
2、污水收集及运行情况。截至目前,共收集和处理污水885万吨,处理排放指标为COD=30—40mg/L(国家标准为COD <60mg/L);氨氮为1.2mg/L(国家标准<12mg/L),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污水处理安装了与省、市环保部门污染物在线监控设施,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从目前运行情况看,除停电、设备检修等短时停运外,其余时间均正常运行。
3、污水处理费用收取情况。目前,供排水公司从水费中代收污水处理费共计750余万元并上缴县财政专户储存和支付。
因历史原因,县城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因此易导致局部污水管网收集口堵塞,特别是东门桥菜市、工业局、南门菜市、西门菜市等处,一遇降雨,易出现堵塞或爆管;加之洪水损毁、人为破坏、检修不及时等原因,时有污水收集效果差的现象发生。针对这种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县城的污水收集效率和处理能力,一是对破损的支管我局已协同污水处理厂制定了维修加固方案,并于8月26日启动了整改方案,力争在9月底全部维修加固到位,充分发挥污水管网的作用。二是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建二期截污管网,力争2015年底建成,实现县城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收集率达到90%以上。
广大网民朋友若有线索反映我局与污水处理厂有腐败行为的,欢迎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我局诚恳接受大家监督。
二、关于县城居民饮水问题
县城居民饮水问题,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我局多方筹措资金8000余万元,于2012年启动了县城新水厂迁建工作,今年6月底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日供水能力3万吨。新水厂取水点位于邹家坝沉渡潭,为深井淹没式取水。经县环境监测站对取水点原水常规监测,达到地表水Ⅱ级标准,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经县疾控中心委托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重庆监测站对出厂水106项指标监测,供水水质达标。
“阳光问政”中反映的抽水泵站系三中原自备水源(位于县城新水厂取水点下游约600米)。为加快解决石牛嘴片区居民的饮水问题,今年7月底,县供排水公司已将县城新水厂自来水主管网延伸至石牛嘴片区,使三中、千佛村六社等片区部分居民吃上了新水厂的自来水,目前正在实施千佛三社和S201线沿线居民的管网延伸工程,今年11月底将全部吃上新水厂的自来水。
三、关于大小通江河砂石开采问题
为确保县城饮用水水源安全,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局于今年4月—7月,对小通江河16处砂石开采及加工场全部取缔到位。
大通江河两河口河段5处采砂场及加工场属非法盗采,今年5月以来,我局多次责令停止水事违法行为,但由于执法力量有限,前期主要力量集中在小通江河取缔工作上,导致对两河口非法盗采打击力度不够,违法盗采仍然存在。今年8月4日,县政府已批准了大通江河非法采砂及加工取缔方案,组建了由水务、海事、公安、法院、司法、安监、电力、环保、交通、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取缔专案组,目前已全面开展了前期调查取证工作。两河口河段的5处采砂场及加工场在今年9月底依法依规予以取缔;烟溪水文站至铁溪什字河段的采砂场及加工场在今年12月底前依法依规取缔。
关于网友反映的领导和干部参与砂石开采、入干股、包庇等行为,我局欢迎广大网民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同时,欢迎对上述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通江县水务局办公室
2014年8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