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97|评论: 1

[找美食] 舌尖上的茶—饮茶的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9 16:43 | |阅读模式

    茶叶、咖啡、可可为人类的三大饮料。世界上饮茶最为普遍,历史也最悠久。饮茶从无到有,从有到普遍化,再从普遍化到生活必需品,经着了一代一代的普及。

    饮茶,不同时期被视作的作用也不同:1)从神农时期到春秋前,作为祭品;2)从春秋后期到两汉初期,作为菜食;3)从西汉初期到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4)从西汉后期到三国,成为宫廷高贵饮料;5)从西晋到隋朝,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至唐宋遂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了。特别是边区少数民族多食肉类,饮茶更成为生活所必需,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

U$V01CA]MFG@JPAHKMNCQXN.jpg

    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各地烹饮茶的方式也不同。

    春秋时代,茶叶作为蔬菜,无特别烹饮方法和器皿,虽与饭菜调和,降低了苦涩味,但还是有苦味,因此叫苦菜。

    秦汉时期,将茶叶鲜叶做成饼状茶团,泡饮时将茶团捣成碎末,并注入沸水,加葱姜调味,此时已有专门的烹饮方法。其半为药用,半为款待宾客,已有简单的专用器皿了。

    到了初唐,不仅加入葱姜,而且还加入枣子和薄荷调味。这样,盖着青草味,尝不到茶叶的真香。到了采用蒸青制法时,去掉饼茶的草青气味,香味良好,所以逐渐成为普遍饮料,烹饮方法也有很大改变。

    中唐陆羽时期,烹饮方法更为讲究。陆羽曾说:茶叶分粗茶、散茶、末茶、饼茶4种花色。粗茶要先击细,散茶要先干煎,末茶要先炙倍,饼茶要先捣碎,然后入瓶中,加入开水烹煮。听到微微有声,气泡像鱼目,是一沸,加盐调味;烧壶沫,倒入所出水止之,这样就发育茶叶精华;腾沸像波浪做声,是三沸,煮茶三缘边的气泡像连珠涌起,是二沸,出水一瓢,用竹筷环击汤心,稍顷,腾沸溅沸,所有内含物质一齐浸出,许多有毒物质也煮出,所以不好饮;过了三沸,就嫌老了,不能饮用。茶汤要趁热连饮。冷饮,则香味散失。如饮一半,香味更差。其次,关于泡茶用水:山水为上、其次江水,井水最差。汤色嫩绿、香味至美、入口微苦、过喉生津的就是好茶。由此可见,唐时对影响茶汤是否可口的因素已有很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当时生活讲究的家庭还会配备24件精致茶具以供饮茶。

QQ截图20140630165623.jpg

    现代烹饮法之金藏沉香唐式煎茶法也源自唐代精致的烹饮茶法,并加入沉香、枸杞、甘草、雪莲等进行烹饮,复古中国传统茶法的同时,提高其药用价值。

    到了宋代,发明蒸青散茶制法。饮用散茶时,不碾成碎末,全页冲泡;不加盐调味,重视茶叶原有香味。而且当时定有鉴赏茶叶色香味的方法,辨别茶叶品质的好坏,所以斗茶很盛行。

    明清时期,除了边区少数民族采用熬煮的方式,大多采用冲泡的方式进行品饮,或紫砂壶,已倾向于小的器皿。

9)O(0{Q[8I7H)E52VQJOZUL.jpg

   金藏沉香与您一起走进茶的世界,感受舌尖上的茶,感受金藏沉香之唐式煎茶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8-29 17:46 |
茶文化博大精深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