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网络加快了我们对事发消息的了解,但是报道的不全面会误导很多网民的盲目跟从。一些新闻往往在信息不断揭露之后,才能真相大白。
先有媒体爆料,安徽驻台州商会投资约2000万元想在浙江温岭市成立一家校车公司,却称当地政府不批准,致使52辆新校车撂荒农村近1年沦为公厕。大家便指责当地政府不负责,造成浪费。之后,当地政府回应称,温岭市校车市场已近饱和,没必要成立校车公司。据@温岭发布最新消息称,市教育局已经明确拒绝了该公司申请,该公司在未取得许可证的情况下,购买了52辆“校车”,这家公司的车根本不能称作是“校车”。
在“校车撂荒变公厕”一事中,值得警惕的是:网络舆论动辄举起道德审判的大棒。似乎企业愿意以“公益”身份提供校车服务,便天然占据了道德优势;而政府以“市场饱和”为由拒绝申请,便被视为同道德对立、与法理不容。对校车变公厕一事,我们为何不能等一等真相呢?现在,已经有公司表示愿意接受这批车,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