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统计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043|评论: 49

开学时感到南部县教改越改越乱,小升初学生选校拼爹拼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31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事基层教育工作快三十年,离退休也不远了。一直埋头教书,不想议论时事。托儿女的福,能够放假后在城里居住些时日,不过从放暑假开始,耳边陆续充斥吃学酒、小升初、初升高、择校费等话题。最近一个亲戚的小孩小升初分校,大费周折。听多了,忍不住也想说几句自己的看法。
1、就近按志愿招生与随机派位相结合究竟是个什么方法?
看了教育局城区小升初分校的方案,总有不伦不类的感觉。如果要做到城区几所学校生源平衡,那么就应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这个也符合教育部的规定。不知怎么又整出个就近按志愿招生与随机派位相结合的方法。家长学生填志愿都是同时进行的,没有说哪些学生先填就按志愿先后顺序录取,那你又来个随机派位,随机了哪些学生呢?有的小孩住在望江花园,靠一中最近,却分在了三中。有的就住在三中对面,却分到二中。我们且先不论说一中二中三中相互比较怎么样,就南部县目前的学校排位来说,可能大多数家长或者学生在填志愿时都会选择一中二中,随机排位貌似公平,但排到三中的学生真的就是享受了这种公平吗?
2、义务教育阶段一中二中为什么还要收高价费?
近几日,分别在几所学校转了转,看见一中二中里随时都有家长找着熟人进校找领导说情入校的,络绎不绝,而三中却很冷清。眼看开学了,但分到三中的大多数家长都还在苦苦求人准备进一中二中。有关系硬的,就已经如愿报名了。没关系的,还在四处托人说好话。在有的家长那里探听了行情,先要找到关系,然后准备钱,大致核算了一下,如果没被分到一中二中的,关系不硬的据说一般要交五千元上下。但这钱是通过中间环节交给了谁,就不得而知。我亲戚在这两所学校没啥熟人,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总想让我想办法。我虽然教书几十年,但都是在乡镇,城里几乎没啥熟人能说上话。
3、一中二中初中班超大班难道是校长老师学雷锋?
据了解,三中去年分了3百多人,实际后来到校不足50人,今年教育局的宣传单上说分了400人,昨天打听了一下,截至目前为止到校的不足60人。一中二中一个年级二十几个班,反正每个班都是超大班,我想,与其教育局分到三中的学生大多找关系或交钱去了一中二中,不如一中二中每个班多收5个人,将分到三中的400人全都解决了,也懒得教育局天天研究费神,也避免了学生拼爹、家长拼钱的现象。  
说到这里, 一中二中也会委屈地说:我们收的初中生源不止是分到3中的那些,还有乡镇上来的一部分。我就奇了怪了,一中二中校长都是傻子,还是一中二中老师都是活雷锋,非得要收进这些计划外的学生来增加自己的负担?
4、乡镇的学校还要不要办下去?
教育局一方面严格要求各乡镇办好学,想办法稳定或增加生源,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天天搞考调,将稍微优秀点的老师通过所谓的考调入城。导致家长只有将孩子送进城里读书。这一下就连锁反应了,你看小孩一进城,家里得派一个人手专门为这个孩子服务,同时还要在学校周边租房子陪读,恰如古代的“陪太子攻书”。农村修的房子空起没人住了,地没人种了,进城享受高物价高房租。一中北门附近的房子,一套普通的3房,早就一万多的租金了。一方面是城关中学的老师一个班70人左右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是乡镇的学校有的一个老师教几个学生,有的科目一个老师一个月几节课。一方面是师资的严重浪费,一方面是超大班的严重负荷,每年师范院校还在大量招生。这就是中国教改下南部县的现状。
5、群教活动在一中二中没作用?收的那么多钱去哪儿了?
还有,目前全国当然南部县也不例外,天天搞群教活动,说要解决群众最实际的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就没人过问?人大政协天天调研提案,为什么这些没人重视?每年那些乡镇转进一二中、分到三中转一二中的那么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家长交的高价入学费都去哪儿了?纪委为什么没人过问?群教活动真对这些校领导没用吗?
教育的不公导致学生起点不公,何来公平正义?大家可以看一看,南部县干部家庭的子女、有钱人的子女,从小学的一小二小,到初中的一中二中,都历历在册。乡镇学校、三小、四小、三中基本上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你们说这不是在拼爹拼钱,还能有其它什么说法?
所以,教育局的方案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只有各人自己想了。方案制定模糊、再加上执行不力,该方案的作用其实起草方案的人自己最清楚。
政策.jpg
2014年城关小学升初中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今年我县城关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已经启动,城关各小学对在校学生的户籍、学籍、志愿等情况进行了详实的统计。为做好城关小升初工作,县教育局在深入调查研究并征求学校、街道办事处和群众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今年城关小升初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一、小学升初中工作的指导思想:县城地区“小升初”工作既要符合《义务教育法》等法规要求,体现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原则,又要保障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工作、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引导义务教育校点的合理布局、均衡发展,从而做到教育的公平、公正,满足绝大多数群众子女的升学愿望,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二、初一学生分校办法根据我县城关小学客观现况和城区初中校点分布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义务教育相关政策,教育局拟定两种分校办法。方法一:微机随机分组、抽签定校法具体办法:将城关小六毕业学生全部录入微机编组,由招生学校抽签确定分组学生去向即录取名单。优点:目前城关初中校点布局不够合理均衡,办学水平存在差异性,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迫切,普遍有择校倾向,首选南部中学、二中,实行微机分校能体现公平公正性。既然其他分校办法不能满足每位家长的意愿,采取随机分校的办法合情合理,矛盾少,而且多年来家长已经基本认可这种办法,有利于社会稳定;同时,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城关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学校的合理布局,有利于城市人口的合理分布,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不足:这种办法将产生一部分学生家离学校相对距离较远,给学生往返带来不便,同时与教育部今年小升初相关政策有抵触。方法二:就近按志愿招生与随机派位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办法:首先对城关各小学六年级中具有学籍的学生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就读学校。优点:这种办法能最大程度地照顾和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体现《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适龄学生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原则,同时也能保障户籍不在南部县城跟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居住南部并在城关小学六年级毕业的学生就读初中。不足:志愿填报可能出现择校现象,导致城关初中新的不均衡。三、实施程序和方法(一)采取方法一第一,核实确定城关在册在籍小六毕业班学生就读初一的人数和对象。第二,根据学生及家长的意愿,安排在南中、二中、三中三校有用地协议的学生在相应学校就读,由滨江、蜀北两个街道办事处牵头会同相关学校落实。安排招生学校教师子女在本校就读。第三,将其余学生按“微机随机编组、抽签确定学校”的方法分配学校。第四:分校后若学生因就近入学希望换校,经双方学生、家长同意,出据相关手续,由教育局教育股审查,双方签订换校协议后,可换校就读。(二)采取方法二    第一,核实确定城关在册在籍小六毕业班学生就读初一的人数和对象。第二,对具有县城户籍或学籍的学生核实登记、组织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按照志愿直接入学。第三,对报名人数超出招生人数的初中,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分校工作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届时请县领导、四大机构办公室、监察局、街道办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家长代表参加分校现场操作,并请媒体进行采访报到,实行监督、公开、透明,努力做到公正、公平,让领导放心、社会满意。                                     南部县教育局                                                      201458

赞(0)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8-31 14:53
南部县历来如此

发表于 2014-8-31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产生这些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如果流马镇上的中学都有一中二中甚至绵阳南山中学那样的师资和办学条件,估计大家都会往流马镇上钻。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8-31 15:28
现在读书不想说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8-31 15:33
南部教育乱套了。领导肯定有问题

发表于 2014-8-31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南部教育历来如此——玩弄权术、钱数。
发表于 2014-8-31 16:4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原因是南部县政府腐败导致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

发表于 2014-8-3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师资力量方面是最主要的问题.但是也不能否认某些家长存在攀比心理.

发表于 2014-8-3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会好起来

发表于 2014-8-31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继续拉大教育界的“贫富差距”

发表于 2014-8-31 18:5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的权利没有人维护,权利都在当官的手里,真正弱肉强食。算了吧,老先生,他们教的都是高分低能的怪胎,由他们去。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8-31 22:59
现在不是不准乱收费吗?为了钱,有些事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发表于 2014-8-3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产生这些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9-1 10:22
收那么多钱,家长真恼火

发表于 2014-9-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长篇大论,怎么绕来绕去都看不懂楼主到底想说清楚什么?帮你归结一下。
      【一】分配到三中的小升初学生不愿去三中读书,家长们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去二中,一中,外地读书。为什么不去三中呢?常言道:花若盛开,蝴蝶自来。楼主应该直问三中,为什么学生不愿来你校读书呢?
      【二】楼主直指教育领导监管问题,学生择校是表达老百姓的一种诉求,谁能阻止?谁又能压着孩子去他们不愿意去的学校读书呢?尽管教育局主管部门为生源平衡做了很多工作,但择校是老百姓自己的事,谁又能左右呢?
      【三】楼主又直指二中,一中。说明楼主不懂教育,现在是学生在选择学校,而不是学校能选择学生的时代了。
        过去南部县多少优生流失,去了绵阳,成都等外地。现在优生能留在南部一中,二中就读,就是因为一中,二中做到了花若盛开,蝴蝶自来。所以楼主应该做的事是剖析三中的管理与教学质量问题,如果三个学校能做到三足鼎立,那么南部县老百姓的择校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是硬道理啊。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突飞猛进,谁不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一个学习氛围好,管理有序的好学校读书呢?而楼主所谓的生源平衡是要教育吃大锅饭吗?怎样确保生源不流失呢?所以楼主这是三中的问题,而不是二中,一中的问题。
        我的孩子当年就是分到三中,而我们选择了一中,今年我的孩子顺利考入名校,所以深有感触。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9-1 13:11
一中考起完了吗 ?那样的生源 唉!真对不起家长。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9-1 13:11
一中考起完了吗 ?那样的生源 唉!真对不起家长。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9-1 13:11
一中考起完了吗 ?那样的生源 唉!真对不起家长。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9-1 13:11
一中考起完了吗 ?那样的生源 唉!真对不起家长。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9-1 13:12
一中考起完了吗 ?那样的生源 唉!真对不起家长。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