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隆昌县云顶镇板栗村的一名普通群众员葛友菊孝老爱老的美德事迹 双肩撑起“半边天” 1984年12月,葛友菊与陈帮全之子陈君伟结婚,结婚后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并且都与公公陈帮全一起生活。原本一家人能够和气生活,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可是好景不长,2005年丈夫陈君伟患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痛失了顶梁柱的一家人生活很是困难…… 此时的葛友菊想着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硬是用双肩撑起了家中的担子,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一方面葛友菊忙着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到附近的工厂打工挣钱,两个孩子高昂的学费以及日常的生活开支十分困难,然而,葛友菊再苦再累也不放下肩上承重的担子,靠自己的双手努力维持着家庭的生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毫无怨言,在葛友菊的精心照顾下,家庭得以逐渐走向正轨。 带着“公公”一起出嫁 看着儿子女儿逐渐长大成人,葛友菊肩上的负担也轻松了许多,经人介绍,葛友菊认识了同村的郭绍武,2008年,她与郭绍武结为夫妻,但同时,她想到前岳父已经年迈90,身体不好,她很不放心只身一人生活的陈帮全,于是她要求带着“公公”一起出嫁,把公公接来一起生活,方便照顾。她的提议得到了郭绍武的赞成,于是夫妻二人把陈帮全接到现在的家里一同居住。 把公公接到家里后,葛友菊便尽心尽力照顾91岁高龄的公公,不仅在生活上尽量满足老人家的要求,而且对待老人从没有怨言,让老人把现在这个家当成自己的家,不要有任何的负担,现在97岁的陈帮全在葛友菊的悉心照顾下,身体倍儿好,是全村最高寿的老人,他逢人便夸自己有个好儿媳,自己才能过的这么好。 孝老爱亲美德传 葛友菊将老人接过来一起居住,并细心照料很快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扬,每逢有人碰到葛友菊就会竖起大拇指夸她孝顺能干,群众也把他的美德事迹作为榜样,其孝亲爱老的美德在云顶镇传播开来,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正能量。 葛友菊一个瘦弱的农村女子,以亲身行动孝敬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不仅如此,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一儿一女。葛友菊的儿女把母亲照顾爷爷的行为看在眼里,深受感动,而母亲也经常教育他们不仅要做个有用的人,还要尊老爱幼,做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人。一双儿女在她的教育下,都考上了重点大学,儿子毕业后在清华设计院工作,女儿也在长沙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儿女独立后也不忘家里的亲人,在经济上帮助已经年迈的母亲,关心爷爷和父亲的生活,一家人过得和睦温馨。 这正是:双手支撑半边天,孝亲爱老美名传,人人都做好儿女,老人温馨享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