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的第三天,凉风至。 大雨如注,心情也随着窗外的风景由高变低,低进一片空旷的田野中,孩子们的歌声却响了起来······ 算不上整齐也谈不上悠扬的童谣,却让我也不自觉跟着哼唱起来,心底的忧思一扫而空,唱着、笑着、闹着,一群来自繁华都市的孩子们带着他们的快乐和爱意,朝着北川进发,一个被历史记住的地方。 作为远洋地产的员工志愿者,这是我第二次跟随远洋来北川,远洋不愿意忘记这里,我亦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媒体的焦点、公众的视线在中国的大地上转了好多圈,我有时候会想他们是不是忘了这个地方。每思及此恼人不安,便会想起去年在北川认识的一个羌族女孩,她说:北川,比任何地方都要坚强。 诚然,大自然的喜怒无法预测,地震还会席卷别的地区,或许还会摧毁另一座家园,但是北川,要为更多地方带来希望,它必须坚强,这是它的使命,就如同帮助北川重建便是我们的使命一样,我们朝着同一个目的飞奔而去,坚持不懈。 身边的歌声还在继续,北川,越来越近,天,忽然就放晴了。 北川的马路很宽敞,来往的车辆很少,被雨水洗过的天空多了一份清爽,孩子们三三两两的议论着,细细听来,竟是在讨论即将和北川民族中学的孩子们相聚的事情,看那努力思考的神情,竟如大人一般认真。 前往北川中学的途中,路过汶川地震遗址——北川老县城,写着“5.12”的石碑在街道边赫然屹立,石阶上摆满了黄色的小雏菊,这是每一个来北川的人的必经之地,人们在这里默哀,祈祷,祝福,在这里铭记苦难,也在这里学会珍惜和感恩。 不可否认,历史是沉重的,如同数小时前的风雨满山,但此刻北川却被笼罩在柔和的阳光中,阴霾一扫而空,早前还是泥泞的小道如今也是一马平川。这样想来,仿佛是孩子们带来的歌声驱散了前行的风雨。 一年前,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旗下核心项目“小伙伴成长计划”携手北川民族中学成立了“羌族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通过资助“第二课堂”、资助辅导老师、提供展演平台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一技之长,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架起一座沟通外面世界的桥梁,也为羌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插上可持续发展的翅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而今,“手拉手·看世界”北川音乐夏令营正是以此为目的,带着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的师生和志愿者们满满的期待,再次来到这里,希望“用音乐架起爱的桥梁”,通过两地学生的文化交流,促进羌族文化发展,也为兑现基金会在成立之初所做的承诺。 “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会看到希望。” 超女纪敏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在场所有的孩子们,树立起音乐梦想,并一步一步去实现。一曲《翱翔的翅膀》,让小伙伴们张开音乐的翅膀,朝着梦想飞翔。生动而又独特的羌歌、羌舞也深深触动了这位才女的内心。当她宣布将与同行的央视音乐频道《一次旅行一首歌》栏目组共同创作一首独具羌族特色的全新单曲时,我想,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这也是支持我们的力量。 秋来之后,树叶就开始唱歌了,窸窸窣窣,酝酿着一颗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