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见绿、百米见园、千米见水的城市景观,步移景异、四季有花、四季常绿”——昔日纸上的美好愿景如今立体呈现。大街小巷整洁通畅、房前屋后绿树成荫……从仁寿城区到乡镇,一步一景,处处散发着绿色,步步彰显着生机。
“绿海明珠”、“百园之市”、“千湖之城”三大工程,是实施民生工程、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宜居仁寿的基本要素。从“城市绿肺”、“集镇拥翠”、“沿路沿江绿带”、“百村绿色家园”四大工程,到“增水、活水、碧水、见水、甜水”五水工程,再到“百园之市”的建设,仁寿在加快发展生产时,以环境保护为优先。如今,如何加强生态保护,牢筑宜居空间,已成全县造就青山绿水的动力。
8月24日,钟祥镇市民钟培带着妻儿来到了位于该镇青石村和碾米村结合处的蜀色天香生态农场。“去年3月,此处还是一片荒山,如今已是绿水环绕,植被成荫,吸口新鲜空气,既清肺又养神。”
蜀色天香生态农场是以生态林业为主,全市第一个家庭生态农场和家庭林场。站在农场的最高处远眺,绿水环绕着青山蔓延不绝,山间肆意奔跑的鸡、兔也为秀美的乡村增添了几分灵气。当然,蜀色天香生态农场,只是仁寿的一个镜头定格。除此之外,成赤高速、国道213、省道106等路的绿化,高滩湿地公园、天府农耕·响水六坊……都是仁寿坚持绿色发展的见证。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成片造林2.56万亩,“四旁”植树325.9万株,公路绿化345.4公里,88个县级部门到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乡镇开展义务植树工作,巩固完成义务植树基地1500亩,新建“绿色基地”1741亩,如今,仁寿步步见绿、百米见园的城市景观正在形成。
紧跟以绿衬城的脚步,仁寿县引水入城,跨入了现代化宜居城市的步伐。
“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水。”8月25日中午12点,大化镇红塔村村民王华蓉打开自家水龙头,洗菜、做饭。清澈的自来水滴得哗哗作响。随着仁寿全域安全饮水工程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用水难的问题,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仁寿县水资源量非常短缺,只有全国的1/3、全市的1/2,所以蓄水、保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千湖之城”建设对全县“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县大幅增加水利方面投入,结合县情实际,以两个“全域”为抓手,全面加快“千湖之城”建设,上半年累计建设完工项目61个,新开工项目42个,完成投资2.23亿元,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水利工作成效明显。“下一步,我们将以统筹城乡全域安全饮水工程和全域灌溉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甜水、活水、增水、碧水和见水五项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