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走访了解,本期确实走了30多位老师,他们基本都是考上了外地或者是本地的编制。但也有友谊高中、广二中、希望小学、南充十中、成都七中等学校的老师不要编制来到学校的。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发生呢?说工资待遇不高?那为什么有不编制跳到学校的呢。说工资待遇高,那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要离开去考编或高就呢。分析一下具体原因,离开者都是近1~2年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工资加完就2千多点,扣除保险、房租、水电一个月就剩1千多一点。若遇寒暑假,就剩一两百元甚至倒负。这和学校当初招聘他们宣称的保底年薪4万出入很大,很失望,于是决定想方设法跳离。你如果现在到校去了解一下新出来老师,他们都在一边教书,一边捧着厚厚的公招复习资料,都在为跳离作准备。不是现在都事业单位与企业并轨了吗?如果他们能拿到比公办学校、企事业单位要高得多的工资待遇,那他们还用得着去考编吗?何况公立学校轻松得多。有人跳编进来,是学校为了生源,将小学和高中一炮打响,特地从希望小学、友谊高中等学校花重金买过来了十余老师(是否真的办了离职,还有待教育局查证),也为后期发展奠基的。
再有就是学校等级划分森严,什么事都要划分一二三等考核,绩效……,连值周那么点钱也不例外,你把事情做得再好,学生成绩考得再好,也不一定能给你一个好。
还有就是学校严重破坏劳动不平性。你如遇有病或事要请假,教务处不会给你安排代课老师,你要自己把请假所缺的课调起上了,不算你课时,还要倒扣你请假的钱,劳动法哪条规定的?
鉴于此情况,笔者认为,学校要想从长远发展着想,想留住老师,稳定所有老师情绪,一要健全制度,取缔不合理条款,二要人性化、科学化管理,三要合理、适当提高老师工资待遇,留住老师才能留住学生,老师心情好,才有心情教。发展才是硬道理,还请学校管理层思量。(后续关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