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54|评论: 1

“民间智慧”激活建房灵感———记梓潼县农房重建中的几件新鲜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9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种观点说,“民间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梓潼县在农房重建中,广开言路,开门讷谏,对好的建房方式、策略进行积极引导与推广,在强调尊重农民意愿的同时,又切实保证了建房质量,有力地推动了重建进度。
自制机械实惠又好用
震后农房重建时间紧、任务重,建筑施工机械很抢手。为了加快建房进度,梓潼有过从事建筑“背景”的建房农户充分开动脑筋,自制了大批施工机械,在满足自家建房的同时还帮助乡邻建房。
近日,梓潼县金龙场乡松花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施工现场,建房户王淑红焊制的“吊吊”正在为邻居刘仕茂的二楼封板,只见“吊吊”伸长铁臂,将一张张重达1000多斤的预制板按技术要求准确地放在二楼圈梁上。刘仕茂介绍,当地请人抬板每张工钱18元,通常盖一层板需要一天时间,请建筑公司的机械盖板每张至少要花15元,关键是还要看别人的工期是否有空档,有了乡邻的自制机械帮忙,既划算又不误工时。
框简结构新法建新房
近日,梓潼县石台乡建房户集体到相邻的金龙场乡海棠村四社,现场观摩了建房户罗国良框简结构建房全过程。只见工匠将水泥、沙石倒进搅拌机,搅匀后立即倒进用竹夹板、钢管、竹片等编制的现浇盒。罗国良家三间一楼一底200多平方米的住房全面竣工,总造价不到14万元,相对传统方式,框简结构不仅节约资金,还减轻了建材十分紧缺的压力。
据该县建设部门技术人员介绍,经过多项严格测试,罗国良利用在成都修别墅学会的框简结构建房新技术所建成的房子,在抗震、抗压等质量指标上,完全达到了《规范》的要求。石台乡一集中安置点前不久还邀请罗国良承包修建类似结构的农房。
缓解“紧缺”办法多
杨知龙是梓潼县豢龙乡新胜村“智力型”农民,他是村子里第一个跑运输的生意人,头脑灵活,见过世面。从6月初到现在,他已从重庆、达州、自贡等地为建房户运回200余万匹红砖了。据不完全统计,梓潼县由跑运输暂时改行“做建材”的农民,已有130多名。这支由“清一色”农民组成的“草根”经纪人队伍,被建房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房重建的“粮草官”。在农房重建中,很多时候“远水难解近渴”。为了能就近解决建材难题,梓潼县重灾乡镇建房户纷纷以建厂占地、合同劳务入股等方式与砖厂实行“联产责任制”,保证了厂家优先供砖、优价供砖。
农房重建,泥水匠格外抢手。尽管梓潼县多次对内挖潜,培训数千工匠,仍不能满足建房进度之需。难题逼出民间策略。该县建房户通过本地工匠、亲友、劳务市场等多种渠道,“引进”周边区县或外地建筑工匠2000余名投入梓潼农房重建战斗中。
创编节目传经送宝
“地基圈梁要打牢,构造立柱不可少,选址远离断裂带,安全质量最重要……”近日,在自强镇自强村集中点,来自梓潼县大新乡秋树村五社,年逾六旬的张兴文表演的建房快板戏,吸引了41家建房户前来观看。建房点的工匠点评说,老人的节目“很内行”。
农房重建启动后,如何引导受灾群众建好房,是民间热心人士探讨的问题。张兴文老人通过查资料、走访资深工匠,将建房要点创编成快板,组建了“九龙山文化演唱队”到县内各建房点“巡回演出”,传经送宝,受到建房群众的好评。
年逾八旬的退休教师吴强也是热心人之一。吴强前些年因传唱“新农村”而出名。农房重建中,吴老传经送宝的形式变成了编印、散发小册子,4000多元钱印刷经费全部来自于社会爱心人士。在48页的册子上,既有建设部门设计的27套农房缩样,也有科学选址及规范施工要点,还有几名建筑工匠、个体建筑老板的建房心得。据了解,像张兴文、吴强这样,通过文艺节目、编印小册子等形式,支持、帮助建房农户的热心人士,在梓潼“民间”不下30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12-19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了解,像张兴文、吴强这样,通过文艺节目、编印小册子等形式,支持、帮助建房农户的热心人士,在梓潼“民间”不下30名。    

------------------------

好,不错,大力支持和提倡

[em04]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