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走近北川 [复制链接]

2008-12-20 19:12

浏览:15375 回复:96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2 00:45


春风依旧

发表于 2008-12-22 00:55

QUOTE:
以下是引用牛四在2008-12-21 5:18:00的发言:

走近北川(二)一场有“预谋”的地震?

     恰恰相反,吃地震饭的连中期预报都没有。那样说等于抬举他们了。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2 12:38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江海在2008-12-22 10:02:00的发言:
楼主,没看明白你的话,有种沧桑感。第一幅是蜀都大厦吧。

不怪你,是我说不明白

巴山秋色

发表于 2008-12-22 14:44

很不错的图片!光影好!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2 15:36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3 03:10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3 10:01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3 14:07


hudehui

发表于 2008-12-23 15:46

[em05]

江上飞

发表于 2008-12-23 15:37

机密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3 18:55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4 01:12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4 12:59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4 17:23


满目疮痍的北川县城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4 17:21

(三)天灾人祸

北川距绵阳市区60余公里,1953年从现在的禹里镇迁县城至此。北川四面环山,山体高大松软,塌方、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灾害随时威胁着县城居民的安全。当初迁县城于此便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北川早迟将被“包饺子”,即被四周的山体坍塌所掩埋,这是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

北川地处512大地震中心地带,在遭受地震的城市中灾情最重,伤亡人数最多。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山崩地裂,楼房成片坍塌,发自地层深处的巨大的超低频率的轰鸣声,和难民的嘶吼惊叫混杂一起,滚滚浓烟泛起,遮天蔽日,能见度不足5米。幸存者惊魂未定便本能地投入废墟救人。当日晚,空旷地带便露天摆满了从废墟中救出的危重伤员。

噩耗传到绵阳,人们自发驱车赶往灾区,力争在第一时间救出遇难者。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火速赶到北川县城外时,被不知何处冒出的执勤人员拦截禁止进入,救人心切的自愿者们心急如焚,悲痛欲绝。

被人为强行与外界隔绝的北川县城真正地成了一座孤城死城。没有外界的任何救援,没有医生,没有药物,没有食品饮水,没有御寒衣被,当日晚,就有上千被救出的伤者躺在露天无助地死去。

第二天,灾民们终于看到了军人的身影。部队来了!灾民心里升起一丝希望。可让灾民百思不解的是,军人的脚步径直踏过北川废墟,毫无停留之意。绝望之极,幸存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纷纷跪下双膝,哀求军人帮助救人。军人接受的命令是赶赴汶川,军令不可违。望着军人远去的背影,灾民的心灵再一次遭受毁灭性打击。

外省某市的特警来了,车上打出了充满豪气的横幅标语“××市特警来了”,却被无情地拦在了县城之外不许进入。本是危难之处显身手,却不想是这般境遇。满腔的火热斗志招来迎面冷水,交涉无果,特警车辆灰溜溜掉头开往绵阳。

天灾不可违,人祸更要命。北川县城罹难人口超过80%,房屋受损100%,倒塌超过90%。此次512大地震如果以城市命名,叫“北川地震”再合适不过。而命名为“汶川地震”,则不知何故。

小月亮

发表于 2008-12-24 19:54

漂亮。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5 02:04


巨大的山体顷刻坍塌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5 13:49


在山脚被泥石流掩埋和摧毁的民房中,有512地震后新建的板房。逃过了512,却没逃过如此一劫,为什么板房要建在这样的地方?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6 13:03


泥石流顺着进入县城的公路奔涌而入,所到之处夷为平地,所有建筑房屋荡然无存

牛四

发表于 2008-12-26 21:15


被整体掩埋的老城区,已经被人踩出了新路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