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北川(四)张书记的故事 人们一定还记得,那位在废墟下向外呼喊“快来救我,我是张书记”的故事。 楼房倒塌瞬间,无论职务高低,通通埋于废墟,无论官员平民,皆有求生本能。灾区故事里闪现出的那些人性的光辉固然可歌可泣,但张书记的临危呼救也在情理之中。 为抢救张书记,军人们也尽力了。轮班替换,全力以赴,双手刨出了血,累了困了眨眨眼睛,饿了渴了喝口矿泉水。可是,面对坍塌的楼房,军人们双手的作用极其有限。 抢救过程中,张书记的夫人一直陪伴在丈夫身边,给他喂食喂水,为他打气鼓劲,给他生的希望和爱的温暖。张书记坚强地挺着,期待着奇迹出现。 灾难总是连着出现。北川上游堰塞湖要炸坝泄洪了,北川以至绵阳市区的人都必须全部撤出。此时,张书记仍然卡在建筑废墟中。万般无奈,张夫人将饼干、矿泉水等放在丈夫身旁,千叮嘱万嘱咐,一定要挺过这一劫,然后挥泪惜别。 废墟中的张书记,望着自己唯一的亲人,多年来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离他而去。当妻子的身影渐渐消失后,他彻底地死心了,拾起身旁的砖头,用尽平生力气,砸向自己的头部……砖头与人头撞击的声音沉闷悠长,在旷无人迹的废墟和山谷间久久回荡。 贵为县政法委书记的张某尚不能得救,最终自绝于世,普通百姓的境遇就更难以想像了。 由于灾情重大,救援力量严重不足,废墟外有亲人守护的遇难者受到了优先救助。而没有亲人在场的却无人问津。 唐家山堰塞湖炸坝后,奔泄而来的洪水淹没了北川废墟下的最后一丝呼吸。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军人们冲锋在前,流血流汗,历尽艰难困苦,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抗震救灾更需要专业的队伍和工具设备。而在震后救援的黄金时间里拒绝国际救援队伍进入,则是一个十足的反道德反人性的决定,必将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