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人们已摆脱了夏日的酷暑,迎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是比较舒服的季节。但连日来,各地或干燥少雨,或阴雨连绵,气温变化无常,漂浮在空气中的细菌、病毒非常容易传播,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这种细菌和病毒的密度会更大。专家提醒:这一时期,凉燥感冒的发病率会大大升高。
按照中医来说,燥是秋天的主气,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初秋、暑热时为温燥,一般人们的感觉是口、鼻、舌干燥,但这时候人体阳气抗细菌病毒能力也强,因此,发病并不太明显;深秋,天气转凉时为凉燥,寒气大,人体阳气随气温下降而抗病毒能力也下降,人们会出现感冒的症状:恶寒发热、头疼、鼻子堵、鼻干、嗓子干等。
防治凉燥感冒有三法:一润燥。多喝水,在房间里使用加湿器,使空气湿度保持在60%左右。
二保暖。衣服增减要谨慎,尤其是在气温变化大的时候。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