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36|评论: 8

[他山之石] 【梨园大家】《真相》粉墨人生 1: 王金璐 (中央电视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5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梨园大家】
             《真相》粉墨人生 1:  王金璐

                                                                               (中央电视台)



                  http://tv.cntv.cn/video/VSET100173562802/f6f8f825831e4e95a88b215cbf21cde2



相关链接

          王金璐,著名京剧演员。1919年11月22日生于北京原名王庆禄,曾用艺名王金禄。1931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排在“和”字班,工武生。他先后从陈少武、曹心泉、文亮臣等老师学习老生、老旦。1947年参与组织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友剧团。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建国后,任华东京剧实验剧团、上海京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学院教师。
11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为第三科(金字科)学生。初从陈少五、王荣山蔡荣贵鲍吉祥等学老生,并从曹心泉昆曲。14岁拜马连良为师。15岁后专工武生,先后师从曹玺彦、迟月亭诸连顺等,从李洪春红生戏。毕业后向丁永利求教,

        短打戏均有较高造诣,为杨派传人之一。在武生行当里,堪称全材,凡长靠短打武生戏,能演200余出。1937年北京《立言报》举办童伶竞选,获生部冠军。1940年后曾搭李玉茹“如意社”及宋德珠“颖光社”。此后分别与金少山侯喜瑞尚和玉马德成筱翠花言慧珠、李洪春、奚啸伯等合作演出。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参加焦菊隐组织的戏曲学校校友剧团,1951年参加上海华东实验京剧团,与金素芹、沈金波等合作演出。1979年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三十年代,舞台上关老爷戏颇吃香,王金璐央求丁师教授关羽戏,这又引起了丁师盟弟、以关戏享誉梨园的李洪春的注意。王金璐得马连良先生亲授,更有丁、李两位宗师的合力栽培,艺技步步登高,拾级而上。一九三七年,在《立言报》举办的童伶选举中荣登生行榜首。
       出科后他与宋德珠、李玉茹等合作演出,常演《长坂坡》、《挑滑车》、《林冲夜奔》、《恶虎村》、《华容道》、《汉津口》等剧。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焦菊隐、翁偶虹等组织的戏曲学校“校友剧团”,在《百战兴唐》一剧中扮演南霁云、郭子仪两个角色,演于北京、上海,轰动一时。一九四八年,王金璐随李洪春组“共和班”,到天津“天华景”演出,他们天天戏码翻新,创下日夜两场由初秋到初冬整整三个月持续满堂的记录。他在近百天内贴戏七十余出。这是京剧史上一段罕见的佳话。一九五零年他参加华东京剧实验剧团,与金素琴、沈金波等合作创演《皇帝与妓女》,饰抗金英雄吴革一角,三个月连演连满;《劈山救母》创演沉香一角,卖座比《皇帝与妓女》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九五八年,他调陕西省京剧团,因腰部受伤,不得不黯然身退,回到北京休养。病中闲居十八年,王金璐在伤痛中仍然未忘练功、默戏,韬晦磨砺。一九七七年,他受聘为北京京剧团《逼上梁山》一剧的艺术顾问,他每作示范,必技惊四座。

        一九七八年,六十花甲,王金璐以《挑滑车》拉开帏幕,重又开始了他一个新的鼎盛期。高宠的“起霸”,先是三个高抬过额、不借扔劲、不借冲劲的慢踢腿,支柱腿有如铜浇铁铸纹丝不动,而“月亮门”的腿功,舒展缓慢,台下观众顿时像炸窝似的轰动起来。戏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在三场“边”中,随着〔上小楼〕“气得俺”开始,转身、踢腿、嗟步、月亮门、鹞子翻身……冲、率、脆、美,一气呵成。他鹞子翻身的迅速,快得“大靠”在空中撑得浑圆,如一轮疾转如飞的风轮;轧然亮住,又稳如泰山纤毫不动;一时间台下掌声震耳欲聋。末场“挑车”全剧推向高潮,他蹦起来的“劈岔”高过桌子,两腿前后撕成一字,马跌人惊的效果叫人拍案叫绝;“喘丫、软岔”的动作,靠旗点地,腰里弹性十足,年富力壮者尚且难能,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种绝佳的腰腿竟是出自这位六十岁老伤病员身上。接着,《长坂坡·汉津口》、《巴蜡庙》、《战宛城》、《连环套》、《翠屏山》、《走麦城》、《古城会》……王金璐再铸辉煌。一九八三年,他与夫人李墨缨又整理修改并演出了《潞安州》,从此使此剧由冷变热,身价徒增。
        王金璐现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授,他的弟子有王元信、郭仲春、杨少春、叶金援、王平、李端、徐小健、张家旺、秦占宝、周龙、赵永伟、董玉杰、常东、张绍成、余汉东、杜鹏等。
        王金璐博采众长,戏路宽广。擅演剧目有长靠戏《挑滑车》《长坂坡》《潞安州》,短打戏《林冲夜奔》《战宛城》《骆马湖》《安天会》《八蜡庙》《洗浮山》《百凉楼》《铜网阵》《恶虎村》等,红生戏《古城会》《走麦城》《汉津口》等。
        王金璐青年时期嗓音高亢洪亮,武功功底坚实,特别是腿功尤为突出,表演重视深刻细腻的内心,务求神似,是公认的文武老生。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既吸收了“麒派”贴近生活的演技以刻画人物,又从“马派”表演中摄取营养,使台风和身段大方飘逸,寓文于武,别具一格。至今九旬开外,依然坚持练功教徒,可谓艺术领域的常青树!
        轶事
  忘词的教训

       进戏校学戏一年,他们就登台演出,戏迷们还挺爱看娃娃戏的。头一回演《虹霓关》(头二本),学老生的小金璐演秦琼。攻城时,滚木雷石打下来,秦琼有白:“哎呀!且住。适才攻城,那厮滚木雷石打下来……”赶到上场,文武场特精神,锣鼓又响又急直赶人,“哐哐一得哐!”小金璐没见过这阵势,分神了。秦叔宝一声:“哎呀!且住……”忘词儿了。台下人乐了,小金璐慌了,又是“哎呀!且住……”台帘边上站的沈三玉老师一声“滚下来!”小金璐赶忙进了台帘儿。
        在宽容的笑声中,看娃娃戏的观众们不知道的是:小金璐才进后台,沈老师抬腿一脚,金璐顺势一跃,被踢了个滚儿。金璐先生丝毫不记恨老师,如今讲起这事,他笑着说:“沈老师把隋唐第七条好汉一脚踢了个滚儿。”这经历,却使他记住了上台要集中精神,处变不惊。
        28年后,1959年,作为陕西省京剧团顶梁柱的王金璐到西北、中原、华北巡演带机关布景的《七侠五义》。在邢台演冲霄楼,白玉堂登上高梯,口念:“印信在此!”锣鼓场“吧嗒仓”落在“仓”上时,后台应按下电钮,白玉堂跳入铜网。可是那天替工的师傅后台按早了,金璐先生从几米高处生生摔下,又有一根木棍击来,把嘴打得肿起老高。重伤后的他,却忍痛到后台勾脸接演欧阳春去了。


        养生之道

        今80多岁的王老每日仍在练功。谈到养生,王老说,时下,淡泊养生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然而有的老年人对此却存在一些误解,他们以为淡泊就是不要干事,也不要多想问题,对读书看报不感兴趣,老年集体活动不想参加,逛公园也觉得没有意思。他们一天的生活不是闲游就是睡觉,或者打打扑克、搓搓麻将。实际上,他们把淡泊养生变成了淡泊生活。
        一个人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也就失去了生命的动力,生命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看到,有的老年人退休后衰老得更快了,原因就在于他们不去优化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我以为:淡泊名利、优化生活、淡而不闲、忙而得乐,有滋有味地度过幸福的晚年才好。
        王老相信民间流行的养生保健谚语,如“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人怕不动,脑怕不用”、“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饭后散步,不进药铺”、“不抽烟不喝酒,病魔绕着走”、“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他说,这些谚语传授的经验道出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不衰,用则不退”的真理,它告诉人们:勤劳动、多运动,是健康长寿之道。


本帖最后由 abcdefg杨荥 于 2014-10-5 19:28 编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0-5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4-10-5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10-6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4-10-6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他为素材的电视剧《武生泰斗》在90年代初我看过。他的表演中央戏曲频道也有献播。

发表于 2014-10-6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4-10-6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10-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谢上传,
发表于 2014-10-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