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88|评论: 1

[新闻.热评] 4G:携号转网后的又一个骗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9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照中国移动的目标,年底4G用户要突破3000万。从表面来看,这一目标非常乐观。其实不然,既便中国移动4G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与中国移动7.7亿总用户规模相比,渗透率不到4%,远低于3G网络20%左右的渗透率。

其实,4G网络渗透率低并非中国移动一家的尴尬,全球4G网络用户的渗透率也不乐观。工信部副部长刘利华在GTI亚洲大会上表示,全球4G用户数突破2.5亿户,在移动用户中渗透率已接近4%。

透过国内4G网络渗透率,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用户对4G网络需求疲软的真实现状。追根溯源,用户不热衷4G网络,原因有三:

一是4G应用匮乏。就现有的4G网络应用数量来看,与3G没有任何区别。尽管视频业务在宣传中被说成杀手级应用,在流量资费居高不下的现状下,视频业务成为一个被众多用户雪藏的应用。

用户不热衷4G网络的另一个原因,是网络覆盖仍不完善。以网络覆盖最强大的中国移动来说,300多个城市,33万个4G基站仍难以实现不间断上网的体验覆盖。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经济发达城市,移动4G网络仅实现了主干道的覆盖,写字楼和小区的信号还未覆盖。尽管中国移动在4G网络建设上挥金如土,但4G网络优化这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还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用户对4G不感冒的第三个原因,就是资费。按照现有的资费标准,1G流量的购买成本大约在30元左右。与2G时代5元1MB的资费相比,4G时代资费已经大幅下调,但现有的4G资费仍旧非常昂贵,用户根本无法尽情享受高速网络带来的便捷。

在三个影响用户升级4G网络的原因中,网络覆盖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此前,3G网络自建设到成熟运营,大约经历了3年的时间,4G同样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优化和更全面的覆盖。所以,现阶段4G网络这个时髦的新生事物对用户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既然这样,三大运营商为何争先恐后布局4G呢?

在三大运营商2014年的资本开支计划中,用于4G网络建设的开支为3990亿元。这近4000亿元的投资,被华为和中兴等通讯设备制造商分食。数据显示,华为赢得了其中31%的份额,中兴(ZTE)赢得了34%,总体上国内设备制造商共得了其中87%的市场份额。

将时间的指针拉回2年前,中兴、大唐等通讯设备制造商业绩大幅下滑。援引媒体报道,2012年中兴的营收比2011年下跌55%左右。毫无疑问,4G牌照发放,华为、中兴等通讯设备制造商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

眼下,三大运营商投入千亿元巨资,换来的是不足4%的用户渗透率。如此低的渗透率,意味着三大运营商短时间内很难收回成本。另据业内人士透露,三大运营商3G网络成本还未回收,此时仓促建设4G网络,三大运营商未来多年的利润被严重透支。从这一点来看,4G网络更像是通讯设备制造商为运营商精心编织的一个骗局。

客观地说,4G网络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对用户又没有带来颠覆性的体验。试问,4G网络不是一个骗局,又是什么?此前高调出台的携号转网,在重重障碍的阻挡下,换来了0.27%的成功转网率,这显然是一个打着便民旗号的骗局。更滑稽的是,4G网络刚开始建设,5G网络的呼声再次响起,这或许会让4G网络成为华为、中兴们编织的又一个骗局。

http://www.big-bit.com/uploadfile/mag/2006/201322711578506.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0-1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用得起,用得顺才是王道;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