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网上目睹了德昌论坛qq群群友倾力寻找小希希的整个过程中,深受广大陌生网友的无私情怀和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所触动,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深有所悟,遂连夜用手机拼凑出此文与群友分享我的感悟。
许久没有感动过了。记不清是从家境贫寒先后与令人羡慕的中专、大学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的学生年代开始, 抑或是陷入勾心斗角、尓嬴我诈的机关生活起,还是那年春节持证在“军优”窗口买票遭人鄙夷谩骂后,原本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内心像滋生了癌细胞一样,慢慢变得悲观阴暗,原本纯朴向善的童真也被麻木、冷漠和自私所取代,进而尝不到被感动的滋味,也因此渐渐失去了感动别人的原动力。
不能感动别人,也不会被感动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般冰冷、空洞、麻木得没有道德情操可言。因为麻木,可以对老人孕妇还有其他更需要座位的人视若无睹,稳坐“钓鱼台”;因为冷漠,可以拒绝别人的乞讨、陌生人的求助,任凭他们的眼神是那么的期盼和急切,也会“铁石心肠”;因为自私,凡事都要算尽机关,盘算着是否有好处、能得多少好处,哪怕是自己的亲人朋友,也能“心安里得”…… 在伦理道德上我曾一度迷失了方向,甚至还为畸变的心理感到过窃喜:因为这样既不会让我受到伤害,也不会损害到我的利益,所以“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成了我的行为准则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人的行为终于让我阴霾的内心受到了阳光的洗礼。那天我抱着儿子上了公交车,发现座位早已坐满,我只得一手紧抓扶拦,一手搂着儿子。就在车刚行驶没几步的时候,突然有人从背后轻拽我的衣服,与此同时一个苍老而和蔼的声音传来:“小伙子,来,你坐这儿!”我回头一看,竟然是一位头发花白、年近60的阿姨站了起来给我让座。我再三推辞,老人却一再坚持并告诉我她在下一站下车。推脱不掉,最终我还是抱着儿子坐到了老人让出的位子上。
年迈的老人给我这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让座,着实让人意外和吃惊。不知什么原因,坐在老人的位子上,以前装睡不让座的情景不断在我脑里闪现。虽然没有照镜子,但我却能肯定脸红了。因为体内那压抑已久的热血终于冲破冷漠的禁锢向全身奔涌, 一股暖流慢慢从心窝里扩散开来,我感觉到了浑身在发烫,尤其是脸部就像被火炙烤一样,火辣辣的。
毫无疑问,老人感化了我那已经麻木、冷漠和自私的心。打开心门,解开心结,我豁然发现身边的一切事与物原来是那么的美好,人与人之间处处都有爱的踪迹。只要用爱去参与,用情去对待,用心去品味,就会发现原来感动常在感动常有。
10月9日,是我收获感动最多的一天。这一天,我有幸加入了德昌论坛qq群,当作完自我介绍后,管理员“麦田里的戈多”一句“感谢你们用青春和热血换国泰民安”的话,虽然是句逗乐子的玩笑,但却充满真情实感,触动了我这名大头兵内心的软肋,我当时告诉她:“听得我好感动好温暖,都想哭了。”不是我装可怜,也不是我太多情,而是因为如今军人的地位很尴尬,没有几个人真正看得起当兵的,更不用说把当兵的当回事了。看着戈多发过来的话,再联想到自己亲身遭遇的白眼、嘲笑、甚至是别人对我的嫌弃,想要不被感动都很难。
这一天收获的第二次感动是,下午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群里咨询身体症状,没想到得到了“乖乖”和“道恋宫主”的慷慨解囊、热忱相助,她们既耐心分析我可能存在的病症又热心提出诊查建议。在当今充满虚假、陷阱、骗局的网络虚拟世界里,我与群友们素不相识却能得到真心帮助,不能不被感动。在此,向你们道声谢谢!
第三次感动就是下午寻找小希希的行动。从下午5:39分群友“二锅头”发出找“蛾子”的信息开始,寻找小希希的行动在线上线下、网里网外迅速展开,群主“蛾子”统筹协调、四处奔波动用各种关系冲在第一线;管理员“麦田里的戈多”虽不在德昌,却坚守荧屏寸步不离,第一时间联系其他渠道帮忙转发扩散寻人信息,多次流泪不断更新发布找寻进展,充当信息中转大使的角色;群友“香水有毒”闻讯后更是将家中的大事搁置一旁,几进几出火车站搞协调询进展……还有“乖乖”、“坦然”等等众多群友在获悉后出力的出力、想办法的想办法,既出不了力想不了办法的也在默默祈福……出力不在大小尽力就好,办事不在多少用心最好。我相信这次行动不但感动了我,感动了“二锅头”一家,也感动了所有参与和关注这件事的人!
没有强制没有逼迫,陌生的群友们自发的加入,使得寻找的队伍和力量得到无限放大,对顺利找到小希希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尽管任何人都不希望小希希事情的发生,但我们要正视事实,向小希希说声谢谢!谢谢小希希考验了我们这个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检验了我们的人性和道德,谢谢小希希给了我们播撒爱心、释放正能量的机会!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坚信胸有大爱常怀感恩之人,必会发现感动、常被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