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们刚出生时都是热情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改变呢?这与启蒙开导、教育理念、家庭环境、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现在小孩冷漠的态度确实让我惊讶,没有了天真、没有了疑问更没有那些温暖的话语;经过了解知道了一些就读一幼朋友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状况,有个小孩就读大四班,用小孩的话说就是老师很陌生,在幼儿园很难过!听到这些话从一个6岁多的小孩子嘴里说出来,我都心冷了!一个集体要有一个活泼和谐的环境,哪怕是玩也要创造一个让小孩“玩得开心”的环境,这样才能谈得上从玩中学、从学中实践的幼教理念。老师们都冷眼相对这些可爱的孩子,怎么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心理环境如容纳如此大的现实世界?久而久之孩子变得不愿意谈及幼儿园的事情,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认为幼儿园的生活留给他们的是没有亮点的生活,必然会影响小孩以后的发展。
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不管处在哪种环境都是开心的,开心是别人营造的而悲伤时自己给的!那全是些6岁多的小孩怎么区别开心与悲伤?这就需要老师的付出,而并不是一天按部就班的吃饭睡觉,还要叫小朋友打扫卫生!快乐的劳动可以锻炼小朋友的行为,而强迫的劳动是什么?老师们你们认为呢?
何县长、教育局长、幼儿园长深思一下吧!幼儿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教师的热情哪里去了?“师之道、贵以专”,老师都不专心教学,小孩怎么能成为祖国的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