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易学联合会负责人10月13日向媒体透露,10月22日,中国·阆中2014第二届天宫易学风水文化国际论坛暨天文与易学风水座谈会将在四川阆中古城召开,截止日前,组委会已经向国内外大批知名的易学研究大师及中国古天文科学家发出了邀请函。
截至日前,组委会已经陆续收到很多报名要求参加这次论坛的申请及论文初稿。组委会按照科学求实的严谨态度,已经从中初步遴选了50名顶级的科学家和易学大师出席会议。届时,国际易学联合会首席顾问龚心瀚、全球华人联合会会长陈炳楠、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孙晶、瑞士风水家卡门欧卡贝、法国知名风水学 家瀚子、台湾知名风水学者黄科迪、印尼风水学家苏扬、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孙小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勇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将聚首阆中古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古天文与易学文化将在伟大的古天文科学家落下闳的家乡—四川阆中古城上演一出现代版的“古城会”。
据悉,本次鼎级盛会将由旅游卫视、中国古天文研究中心、国际易学联合会培训中心联袂主办,阆中市风水研究会承办。时间为10月22日至24日,主题是“古天文与易学”,研讨方法及内容是用“科学的方法阐释易学”。举办这样高规格的论坛,目的是挖掘阆中丰富的古天文和易学文化资源,借举办高端论坛为旅游造势升温,拓展国外更多的高端客源。为使本次论坛落地开花,论坛议程还增加了研讨风水文化旅游概念设计、产品规划、市场前景预测。为首批风水文化国际宣传大使分享宣传阆中文化的成效,为新宣传大使颁证等内容。
据了解,这样高规格的论坛之所以在阆中古城举办,是因为阆中古城是世界古代伟大天文学家落下闳的故乡。在英国人李约翰编的《世界古代科学史》中,被列为世界古代最伟大的十名科学家第七位。落下闳[Hóng](前156年—前87年),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中国古代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太初历》的主要创立者。汉武帝时任待诏太史,浑天说创始人之一。曾制造观测星象的浑天仪,创制《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在天文学上有较大的影响。其在家乡阆中蟠龙山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民间观星台,改制了观测仪器浑仪,近代天文学史家朱文鑫说:“自汉落下闳作浑天仪,始立仪象之权舆”,后来的天文历法家如贾违、张衡、祖冲之等人,则是在落下闳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发展的。落下闳完善了古代天文学说浑天说,奠定了我国古代先进的宇宙结构理论基础。他在天将一年一度春节定格在一岁之末、一元之始的节点上,沿用到至今,所以,人们把落下闳的故乡阆中誉为“春节之源”。《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其中的“二十四节气”,至今仍然指导着亚州农事的春耕秋收,在历史上彰显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落下闳在天文学、数学、农学上的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也已经被学术界公认,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天文史上最灿烂的星座。”2004年9月16日,经国家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已将其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从此,落下闳真正成为一颗璀璨星座永恒的闪耀在星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