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捉鱼会
鱼,作为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食物,深受大家喜爱.如今只要一进菜市场,便会看到各式各样的鱼,然而又大又天然的可不常见;不过只要迈开脚步来到红光乡,在团包垭两河相交之处,你可以看到一个深可见底的潭,宽十来米,长二十来米,在潭底,砂石、黑泥沉积了上万年,就在这个潭中,十来斤重的鲤鱼、鲢鱼等不计其数。
关于这个潭还有一段小趣事呢, 1934年,李先念受伤来到南江,几名战士为了给他改善生活,顺着河沟来到当时二战区沙溪场的团包垭处,发现这里河水清凉,鱼游其间,几名战士扑通扑通的跳进潭中捉起鱼来,开始潭水清亮,战士们合围堵漏,使出浑身解数才捉了一条小鱼,无奈的回到部队... ...
傍晚,李先念散步回来,遇见了提着鱼的战士们,问他在哪捉的鱼,是怎么捉鱼的,战士如实回答,李先念大笑着给战士们说:“鲤鱼好捉,鲢鱼难逮啊。要捉鱼,必须浑水捉鱼才行!” 战士们连连点头,对啊, 捉鱼也是有技巧的,李先念接着告诉战士们:“都说鲢鱼头、鲤鱼腰好吃,这可是有缘由的;逮鱼不仅仅要浑水摸鱼,而且必须是捉住鲢鱼头、扣住鲢鱼嘴,不然周身滑溜溜是捉不住的,而鲤鱼就不同了,鲤鱼腰部力量大,只要捉住它的腰就好办了”。
战士们吸取了首长"浑水摸鱼"的经验,一有空闲大伙儿就溜到团包垭潭捉鱼; 来到团包垭潭,一个个小战士迫不及待的冲向潭中,或是一个漂亮的360度翻转潜入水中,或是抬起大腿横七竖八的大步跨入潭内,不到半刻钟时间,大伙儿头上、 脸上、 身上已被自己溅起的"浑水"泥巴包了个透;脸上唯一能看清楚的洁白大牙与不断在手上乱蹦的鲢鱼相呼应,大家乐在其中......玩毕,大家载着满满的收获回到部队,与大家共享成果,整个部队充斥着满足的笑声... ...
李先念为了活跃部队的生活,在他的疗伤几年,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这天都要在团包垭潭中举行捉鱼比赛。1958年红光人民公社为了纪念这个节日还开展了三年的捉鱼比赛,后来因为大生产大跃进,文革其间后这个赛事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