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472|评论: 16

[群众呼声] 四川蓬安国家粮库土地陆续被转让 职工称资产被侵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1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省纪委、南充市纪委:“贪官”故里——蓬安出苍蝇了,能不能举起苍蝇拍拍一下,苍蝇围到老百姓转,焦人啊!

http://sc.people.com.cn/n/2014/1021/c345167-22669348-4.html

    人民网南充10月21日电 (记者陈曦 刘浏)近日,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国家粮食储备库(以下称:蓬安粮库)的部分职工向人民网四川频道反映称:12年前属于蓬安粮库的6000余平方米土地,在职工不知情的情况下,陆续被变卖或协议开发,如今粮库只得到800平方米的门面,粮库职工得到的福利极少。而多年来,面对职工提出的蓬安粮库资产被侵吞的质疑,蓬安粮库相关领导一直没有给予回应。
  针对蓬安粮库职工反映的问题,人民网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蓬安国家粮库职工所提及土地上开发的商业小区(刘浏 摄)
  6000余平方米土地陆续被变卖或协议开发
          2002年7月28日,蓬安粮库以没有接待点、职工住宅楼、工会活动场所和内部停车场为由,向蓬安县国土资源局申请购买位于该县县城文君路与琴台路交汇处的一块土地。县国土资源局于当年11月1日(蓬土资发【2002】用字139号)和18日(蓬土资发【2002】用字149号),先后两次批准同意将该处的两块地皮共约9.55亩(约6366平方米,其中街道占地约1433平方米)出让给蓬安粮库,购买总价为210多万元。蓬安粮库职工赵小清(化名)告诉记者,因涉及到职工住宅和工会活动点,这块土地引起了全单位职工的关注。
          “当时得知这个消息我们都很激动。”赵小清说:“最后6000多平方米土地陆续被变卖或协议开发,如今粮库只得到800平方米的门面,接待点、工会活动场都没有了。其余的资产究竟被谁侵吞了?”
  对于以赵小清为代表的部分职工提出的蓬安粮库资产被侵吞的质疑,记者通过职工们的口述和查阅相关资料,注意到了三次交易。 第一次交易 1500余平方米土地被转让 职工称系高买低卖
当地国土资源部门2004年10月同意转让给龚铕民等的文件,转让面积为648平方米。(刘浏 摄)
第一次土地转让协议。如此重要的协议,其第二条转让价款竟然出错:“共计价款114.072万元”,根据协议内容计算(0.97亩*11.76万元/亩=11.4072万元),实际应为“11.4072万元”。(刘浏 摄)
          记者了解到,在2010年以前,蓬安粮库还没有收归国家统一管理,蓬安县粮食局和蓬安粮库是两家不同的单位,但蓬安粮库的主任由当地粮食局的局长兼任。
          赵小清称,2002年,蓬安粮库买地后一直没有开发。他随后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土地转让协议复印件。该复印件显示,2004年9月30日,时任蓬安粮库副主任刘建明(现为遂宁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代为签字,以11.76万元/亩的价格,将0.97亩(约646平方米)土地转让给蓬安县粮食局龚铕民等24位职工修建住宅楼。
          赵小清感到不解,2002年,蓬安粮库以近22万元/亩的价格购入土地,两年之后,在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为何转让价却比购买价便宜了一半?
          针对赵小清等职工的说法,记者从蓬安县国土局一份变更记事资料上查到,2002年,蓬安粮库转让给龚铕民等24户的土地面积为1539.42平方米(约2.31亩)。
          得知当时实际转让的土地面积比转让协议上多了近900平方米,赵小清十分激动地说:“这等于对方花11万元就买了原本价值50多万元的土地。”
  据蓬安粮库职工杨桂春(化名)介绍,当时粮食局职工实际只占用了600多平方米修建宿舍,多余的近900平方米由粮库领导与某建筑商修建商品房进行了私自出售,但经济收入去向不明。
         第二次交易 土地被联合开发 粮库只得800平方米门面
  当地国土部门的资料显示三次变更的时间、面积。其中,第一次变更给龚铕民等24户的时间为2002年,变更面积为1539.42平方米。第二次,2007年8月30日,蓬安粮库将1699.41平方米土地变更给何国平等67户。陈治国剩余使用权面积1833.87平方米。(刘浏 摄)
          职工刘先河(化名)回忆称,2005年6月21日,时任蓬安粮库主任的唐建忠在没有经过职工同意的情况下,与蓬安县安居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称:安居公司)签定了联合开发协议,双方约定蓬安粮库将做好“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的1699.41平方米(约2.55亩)土地交由安居公司开发。(在蓬安县国土资源局的变更记事资料上,记者看到:2007年8月30日,蓬安粮库将1699.41平方米土地变更给何国平等67户。)蓬安粮库得1000平方米门面房,余下的住房和门面归安居公司所有。同时,蓬安粮库职工可以低于当时当地市场价20元/平方米的价格从安居公司购买住房。
          刘先河告诉记者,当时当地的商品房价格为600元/平方米左右,不做银行按揭可以优惠房屋总价的10%,而蓬安粮库职工购买这些房子,是在拿房产证前分三次付清房款,却只得到了每平方米20元的优惠。他说:“这样的优惠,对职工来说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刘先河还说,协议中蓬安粮库所得1000平方米门面最后也缩水了。
          据了解,2007年8月26日,蓬安粮库与安居公司在原定的合同基础上又签定了补充协议,约定蓬安粮库只得800平方米门面,比之前的1000平方米少了200平方米。
          刘先河随后向记者提供的相关材料复印件印证了这一说法。
第三次交易 剩余土地建成商品房 职工称未看到土地转让协议
          蓬安粮库职工魏世明(化名)告诉记者:“2008年,在未告知粮库职工的情况下,粮库又将余下的土地又转让给了蓬安县乾鑫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称:乾鑫公司)。”
  记者经调查得知,2010年1月4日,蓬安县规划和建设局批复了乾鑫公司房产开发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批复该项目总用地面积1833.87平方米。
          蓬安粮库职工们告诉记者,该地块上修建的住宅和车库被作为商品房推向市场销售。
          魏世明说,当时职工们希望看到相关土地转让协议,但蓬安粮库主任谢恒和副主任刘建明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提供。而在此次土地转让过程中,公开的信息显示,蓬安粮库和职工并未从中得到实惠。
  蓬安粮库副主任:这块地的确是粮库购买,属国有资产
          针对蓬安粮库职工们反映的问题,记者试图联系时任蓬安粮库副主任刘建明予以了解,但连续多日拨打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记者通过蓬安县委宣传部联系与此事有关的另两位前蓬安国家粮食储备库负责人唐建忠和谢恒,提出采访需求,但两人均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访。
          在蓬安县委宣传部的帮助下,记者最终采访到了现任蓬安国家粮食储备库副主任郭长春。
          郭长春告诉记者:“这块地的确是粮库购买,属国有资产。2005年因粮库没有资金修建职工宿舍,便和安居公司联合开发,粮库得到了800平方米的门面,同时职工买房也享受了100元左右的购房优惠。至于说2002年底低价转让土地给粮食局、2008年将剩余土地交由乾鑫公司开发等情况,我当时是排在最后一位的副主任,并不了解具体情况。”
  当记者提出希望查看当年针对这块土地的相关会议纪要和文件时,郭长春表示,保管材料的人不在,拿不到。
          此后,记者电话联系了中国粮食储备总公司成都分公司纪检处一位龙姓处长。龙处长称:因为反映的是2010年以前的情况,当时粮库还没有收归国家统一管理,自己不了解当时的情况。
          蓬安粮库的这块土地是否真如其职工所称被人侵吞?本网将继续追踪报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0-21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调查:蓬安粮库一工程为何竣工5年不能验收?新闻来源:四川新闻网南充频道  发布日期:2009-04-15 11:22:42  [文字大小:                                  ] 
  四川新闻网南充4月15日讯(记者付忠军 赵斌)本网1月4日报道了南充市蓬安县国家粮食储备库一工程竣工了5年之久,但由于这其中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却迟迟不能验收。该工程是在2002年7月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粮食局联合批准修建的蓬安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一个护坡工程,造价是167万元,工程在2002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据当时的文件规定,该工程所需资金必须由专人专户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严格控制项目总投资,不得随意增加项目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严格按照确定投资组织施工,不得突破。本网报道此事至今已有三个月之久,该工程验收情况如何?有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专程赶往蓬安对此事做了追踪采访。
  4月初,记者来到了位于蓬安城郊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在该储备库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储备库副主任郭长春和人秘科科长权刚,记者表明来意后,郭副主任对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该工程什么时候验收决算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答,“主要是前面媒体报道了这件事情后,现场监理和一些单位不敢签字,大家都怕事情扩大承担责任,事情就一直拖到现在,不过验收工作目前正在准备当中,至于具体时间,我们也不知道。”167万的工程款是由专人专户管理,既然这样,那么,这个专用帐户上还有多少钱呢?对此问题,郭副主任只说了三个字,“不知道。”
  “请问当初的审计报告现在能不能提供给我们看看呢?”记者问。
  “什么报告?我不知道。”郭副主任说。
  对于后来记者提出的该工程是采用的锚杆成孔机成孔还是其他普通机械成孔?护坡是机械喷射砂浆还是人工摸灰砂浆等问题,郭副主任均表示说,“当初代表业主的具体在现场负责工程的某主任已经退休,只有他才清楚当时的全部情况,我们没有具体负责,不知道。”对记者的不断提问,人秘科科长权刚显得情绪激动,“你们想咋个调查就咋个调查,随便。”郭主任和权科长以他们当时不在施工现场为由,拒绝了记者的一些提问。
  在采访没有丝毫进展的情况下记者只得离开该粮库,几经周折,记者通过蓬安县粮食局一位负责人联系到了当初粮食局负责现场的代表员王华(化名)。起初王华十分谨慎的说不晓得这事情,具体的情况可以去问县粮食局,他声称这件事情已经过了6年,不想再提起。当记者告诉他这是粮食局安排的采访的意见后,他才小心翼翼的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以下是记者根据现场音像资料整理出来的内容。
  记者:你是当时业主派驻的现场人员,这个工程为什么竣工6年之久不能决算,到底要等多久才能决算?
  王华:首先申明,我已经退休了,也不管事,该工程项目负责人是唐局长(时任蓬安县粮食局局长),企业法人代表也是唐局长,招标文书上是他签字盖章,决不决算,什么时候决算要唐局长说了算。
  记者:据知情人反映,当时项目经理梁银权是找的蓬安县一家建筑公司挂靠来承包的工程,他本人是否具有施工该工程的资金实力和机械设备?
  王华:他挂靠蓬安建业总公司承包这个工程是事实,开始我们还不清楚,但施工队伍进场,施工所需一些机械设备根本就没有,由于没有设备施工满足设计上的根本要求时,他就要求我们给设计单位提出更改设计,后来在他和现场监理刘建新多次向业主单位提出修改设计方案,经甲方也多次请示设计单位(北京国贸设计院),但设计院一直不同意修改设计,到我退休时,设计院也没有出正式的图纸变更说明。
  记者:在没有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擅自更改方案修建完该工程,所需资金大概要多少?
  王华:当时的物价大概60万左右。
  记者:那你们拨付了多少钱给施工单位,你们拨付资金的程序是怎样的,现在专用帐户上还有多少资金?
  王华:拨款程序应该是现场监理开据已经完成的工程量,现场管理人员也就是我在监理审核签字后才签字,唐局长再签字,财会上凭这几个人的签字拨款,到今天为止,我只签了55万元的资金拨付,具体帐户上还有多少资金,我不清楚。
  记者:蓬安县建筑质量监督站在施工现场发现不按图施工,有偷工减料的地方后,给施工单位发出的停工整改通知书,你代表业主单位,为什么不执行国家职能部门的通知,这是否是在挑衅国家职能部门的权威?由于你们不执行质检站的通知,导致了后来质检站给该工程出具了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决定,你觉得这是否是自酿苦果呢?
  王华:质监站给施工单位发出的停工整改通知我们根本不知道,施工方一直不通知我们业主,直到完工后梁银权才将停工通知书交给权刚,在那时我们才晓得,如果当时施工方将停工通知给我们,我们不停工,责任在我们业主。
  记者:由于该工程竣工6年不能通过合格验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按照省粮食局对该项目的规定,该项目必须先通过审计单位审计后方能决算,你们单位已经审计了两次,第一次审计不能让相关部门信服,于是就开始了第二次审计,能不能透露下审计的经过和结果?
  王华:两次审计我都不晓得是多少钱,我只晓得审计单位是同一个单位,不是同一批审计人员,因为我已经退休,具体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哈。
  记者:你们现在是按更改设计前决算还是更改后决算?
  王华:决算问题我不清楚,最好你还是问唐局长。
  记者:不好意思,我们还得回到资金问题上来,因为这涉及到你们是在违规拨付一些国债资金,据我们了解,目前为止已经拨付给施工单位不止你所签字的55万元,没有你这个现场人员签字,这些钱又是怎么拨付出去的?
  王华:至于这些资金是怎么拨付出去的,你这样说好象是在责问我的罪一样的,那省粮食局在2003年就冻结了我们专用帐户上的67万元,一样的被拨付出去了,像你这样说还是我的责任?我不是转帐人,不清楚哈。我今天是按组织要求配合你们的采访,你这样问纯粹是套我们的内幕,难道你还要把我往牢房送吗?我再重复一次,我已经退休,具体有啥问题,也是检查机关来追究,而不是你们。
  记者:我们也不是套你的话,新闻媒体只是了解事件的真相,没有刻意的针对某个人,难道你不觉得你当了多年领导,经你过手的“收官之作”没有画上完美的句号,而感到遗憾吗?难道你不清楚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式也很严格的吗?
  王华:就是你们记者烦得很,如果不是你们前几年把事情报道出来,我们的工程早都通过验收合格了,根本不是今天这个烂摊子,你们记者太讨厌,我不接受你们采访了,你们太不像话。。。。。。。。。(他把记者凉在一旁,自己径直的走开了)。
  一位接近梁银权的当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透露:由于梁银权是当时业主单位蓬安县粮食局局长唐建忠的妹弟,梁为节约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护坡工程必须是锚杆成孔机成孔、机械喷射砂浆等等,原本该采用锚杆成孔机成孔的改成了其他机械化成孔,锚杆改成了铆钉,孔径有80毫米改成40毫米,同时铆钉的长度也有原来设计的2.5米变成了1.0~1.2米不等,施工成本只要3块钱一个的锚钉眼子,被梁银权的公司报出了150元的高价,而机械喷射砂浆也改成了人工摸灰砂浆,就这几项就多出了好几十万。由于发现了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并且未按图纸进行施工,蓬安县质检站当即责令其停工,但梁银权的公司对此充耳不闻,工程仍旧进行。因为质量的原因,该工程截止目前也未能通过质检站的验收。
  据了解,蓬安国家粮食储备库护坡工程的资金来源是国债资金,也就是说是中央政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加强宏观调控,拉动经济增长,国家预算扩大安排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这些资金通过发行国债筹措。按规定凡使用国债专项资金的建设项目必须开设国债专项资金专户,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然而,记者在蓬安采访时,核实现在此项目专用账户上还有剩余资金多少时,郭主任和权科长异口同声道:“上面有规定,这是秘密,不能对外公开”。前次记者到省粮食局采访,侯副局长明确表示该项目在结算前必须通过审计单位审计,但这次记者在蓬安采访时,郭主任和权科长直说不会采信前两次的审计报告来结算。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情况,记者来到蓬安县粮食局,副局长沈仲勋接待了记者,他告诉记者,他是2003年到的粮食局任职,没有经手这件事情,具体的问题要采访该局局长谢恒,沈随即联系了谢,谢说自己正在成都开会,要等他回来后才能告知记者详情。截至记者发稿时,记者还没有收到蓬安粮食局的正面答复。
  此事最终结果如何?本网将密切予以关注。
  后附:省建筑科学院和蓬安县质量监督站对该工程所做的报告结论

http://img.mala.cn/attachments/dvbbs/2009-4/200941511472538056.jpg
http://img.mala.cn/attachments/dvbbs/2009-4/200941511473755544.jpg

发表于 2014-10-21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调查:蓬安粮库一工程为何竣工5年不能验收?新闻来源:四川新闻网南充频道  发布日期:2009-04-15 11:22:42  [文字大小:                                  ] 
  四川新闻网南充4月15日讯(记者付忠军 赵斌)本网1月4日报道了南充市蓬安县国家粮食储备库一工程竣工了5年之久,但由于这其中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却迟迟不能验收。该工程是在2002年7月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粮食局联合批准修建的蓬安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一个护坡工程,造价是167万元,工程在2002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据当时的文件规定,该工程所需资金必须由专人专户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严格控制项目总投资,不得随意增加项目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严格按照确定投资组织施工,不得突破。本网报道此事至今已有三个月之久,该工程验收情况如何?有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专程赶往蓬安对此事做了追踪采访。
  4月初,记者来到了位于蓬安城郊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在该储备库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储备库副主任郭长春和人秘科科长权刚,记者表明来意后,郭副主任对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该工程什么时候验收决算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答,“主要是前面媒体报道了这件事情后,现场监理和一些单位不敢签字,大家都怕事情扩大承担责任,事情就一直拖到现在,不过验收工作目前正在准备当中,至于具体时间,我们也不知道。”167万的工程款是由专人专户管理,既然这样,那么,这个专用帐户上还有多少钱呢?对此问题,郭副主任只说了三个字,“不知道。”
  “请问当初的审计报告现在能不能提供给我们看看呢?”记者问。
  “什么报告?我不知道。”郭副主任说。
  对于后来记者提出的该工程是采用的锚杆成孔机成孔还是其他普通机械成孔?护坡是机械喷射砂浆还是人工摸灰砂浆等问题,郭副主任均表示说,“当初代表业主的具体在现场负责工程的某主任已经退休,只有他才清楚当时的全部情况,我们没有具体负责,不知道。”对记者的不断提问,人秘科科长权刚显得情绪激动,“你们想咋个调查就咋个调查,随便。”郭主任和权科长以他们当时不在施工现场为由,拒绝了记者的一些提问。
  在采访没有丝毫进展的情况下记者只得离开该粮库,几经周折,记者通过蓬安县粮食局一位负责人联系到了当初粮食局负责现场的代表员王华(化名)。起初王华十分谨慎的说不晓得这事情,具体的情况可以去问县粮食局,他声称这件事情已经过了6年,不想再提起。当记者告诉他这是粮食局安排的采访的意见后,他才小心翼翼的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以下是记者根据现场音像资料整理出来的内容。
  记者:你是当时业主派驻的现场人员,这个工程为什么竣工6年之久不能决算,到底要等多久才能决算?
  王华:首先申明,我已经退休了,也不管事,该工程项目负责人是唐局长(时任蓬安县粮食局局长),企业法人代表也是唐局长,招标文书上是他签字盖章,决不决算,什么时候决算要唐局长说了算。
  记者:据知情人反映,当时项目经理梁银权是找的蓬安县一家建筑公司挂靠来承包的工程,他本人是否具有施工该工程的资金实力和机械设备?
  王华:他挂靠蓬安建业总公司承包这个工程是事实,开始我们还不清楚,但施工队伍进场,施工所需一些机械设备根本就没有,由于没有设备施工满足设计上的根本要求时,他就要求我们给设计单位提出更改设计,后来在他和现场监理刘建新多次向业主单位提出修改设计方案,经甲方也多次请示设计单位(北京国贸设计院),但设计院一直不同意修改设计,到我退休时,设计院也没有出正式的图纸变更说明。
  记者:在没有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擅自更改方案修建完该工程,所需资金大概要多少?
  王华:当时的物价大概60万左右。
  记者:那你们拨付了多少钱给施工单位,你们拨付资金的程序是怎样的,现在专用帐户上还有多少资金?
  王华:拨款程序应该是现场监理开据已经完成的工程量,现场管理人员也就是我在监理审核签字后才签字,唐局长再签字,财会上凭这几个人的签字拨款,到今天为止,我只签了55万元的资金拨付,具体帐户上还有多少资金,我不清楚。
  记者:蓬安县建筑质量监督站在施工现场发现不按图施工,有偷工减料的地方后,给施工单位发出的停工整改通知书,你代表业主单位,为什么不执行国家职能部门的通知,这是否是在挑衅国家职能部门的权威?由于你们不执行质检站的通知,导致了后来质检站给该工程出具了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决定,你觉得这是否是自酿苦果呢?
  王华:质监站给施工单位发出的停工整改通知我们根本不知道,施工方一直不通知我们业主,直到完工后梁银权才将停工通知书交给权刚,在那时我们才晓得,如果当时施工方将停工通知给我们,我们不停工,责任在我们业主。
  记者:由于该工程竣工6年不能通过合格验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按照省粮食局对该项目的规定,该项目必须先通过审计单位审计后方能决算,你们单位已经审计了两次,第一次审计不能让相关部门信服,于是就开始了第二次审计,能不能透露下审计的经过和结果?
  王华:两次审计我都不晓得是多少钱,我只晓得审计单位是同一个单位,不是同一批审计人员,因为我已经退休,具体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哈。
  记者:你们现在是按更改设计前决算还是更改后决算?
  王华:决算问题我不清楚,最好你还是问唐局长。
  记者:不好意思,我们还得回到资金问题上来,因为这涉及到你们是在违规拨付一些国债资金,据我们了解,目前为止已经拨付给施工单位不止你所签字的55万元,没有你这个现场人员签字,这些钱又是怎么拨付出去的?
  王华:至于这些资金是怎么拨付出去的,你这样说好象是在责问我的罪一样的,那省粮食局在2003年就冻结了我们专用帐户上的67万元,一样的被拨付出去了,像你这样说还是我的责任?我不是转帐人,不清楚哈。我今天是按组织要求配合你们的采访,你这样问纯粹是套我们的内幕,难道你还要把我往牢房送吗?我再重复一次,我已经退休,具体有啥问题,也是检查机关来追究,而不是你们。
  记者:我们也不是套你的话,新闻媒体只是了解事件的真相,没有刻意的针对某个人,难道你不觉得你当了多年领导,经你过手的“收官之作”没有画上完美的句号,而感到遗憾吗?难道你不清楚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式也很严格的吗?
  王华:就是你们记者烦得很,如果不是你们前几年把事情报道出来,我们的工程早都通过验收合格了,根本不是今天这个烂摊子,你们记者太讨厌,我不接受你们采访了,你们太不像话。。。。。。。。。(他把记者凉在一旁,自己径直的走开了)。
  一位接近梁银权的当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透露:由于梁银权是当时业主单位蓬安县粮食局局长唐建忠的妹弟,梁为节约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护坡工程必须是锚杆成孔机成孔、机械喷射砂浆等等,原本该采用锚杆成孔机成孔的改成了其他机械化成孔,锚杆改成了铆钉,孔径有80毫米改成40毫米,同时铆钉的长度也有原来设计的2.5米变成了1.0~1.2米不等,施工成本只要3块钱一个的锚钉眼子,被梁银权的公司报出了150元的高价,而机械喷射砂浆也改成了人工摸灰砂浆,就这几项就多出了好几十万。由于发现了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并且未按图纸进行施工,蓬安县质检站当即责令其停工,但梁银权的公司对此充耳不闻,工程仍旧进行。因为质量的原因,该工程截止目前也未能通过质检站的验收。
  据了解,蓬安国家粮食储备库护坡工程的资金来源是国债资金,也就是说是中央政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加强宏观调控,拉动经济增长,国家预算扩大安排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这些资金通过发行国债筹措。按规定凡使用国债专项资金的建设项目必须开设国债专项资金专户,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然而,记者在蓬安采访时,核实现在此项目专用账户上还有剩余资金多少时,郭主任和权科长异口同声道:“上面有规定,这是秘密,不能对外公开”。前次记者到省粮食局采访,侯副局长明确表示该项目在结算前必须通过审计单位审计,但这次记者在蓬安采访时,郭主任和权科长直说不会采信前两次的审计报告来结算。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情况,记者来到蓬安县粮食局,副局长沈仲勋接待了记者,他告诉记者,他是2003年到的粮食局任职,没有经手这件事情,具体的问题要采访该局局长谢恒,沈随即联系了谢,谢说自己正在成都开会,要等他回来后才能告知记者详情。截至记者发稿时,记者还没有收到蓬安粮食局的正面答复。
  此事最终结果如何?本网将密切予以关注。
  后附:省建筑科学院和蓬安县质量监督站对该工程所做的报告结论

http://img.mala.cn/attachments/dvbbs/2009-4/200941511472538056.jpg
http://img.mala.cn/attachments/dvbbs/2009-4/200941511473755544.jpg

发表于 2014-10-2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调查:蓬安粮库一工程为何竣工5年不能验收?

新闻来源:四川新闻网南充频道  发布日期:2009-04-15 11:22:42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四川新闻网南充4月15日讯(记者付忠军 赵斌)本网1月4日报道了南充市蓬安县国家粮食储备库一工程竣工了5年之久,但由于这其中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却迟迟不能验收。该工程是在2002年7月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粮食局联合批准修建的蓬安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一个护坡工程,造价是167万元,工程在2002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据当时的文件规定,该工程所需资金必须由专人专户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严格控制项目总投资,不得随意增加项目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严格按照确定投资组织施工,不得突破。本网报道此事至今已有三个月之久,该工程验收情况如何?有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专程赶往蓬安对此事做了追踪采访。

  4月初,记者来到了位于蓬安城郊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在该储备库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储备库副主任郭长春和人秘科科长权刚,记者表明来意后,郭副主任对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该工程什么时候验收决算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答,“主要是前面媒体报道了这件事情后,现场监理和一些单位不敢签字,大家都怕事情扩大承担责任,事情就一直拖到现在,不过验收工作目前正在准备当中,至于具体时间,我们也不知道。”167万的工程款是由专人专户管理,既然这样,那么,这个专用帐户上还有多少钱呢?对此问题,郭副主任只说了三个字,“不知道。”

  “请问当初的审计报告现在能不能提供给我们看看呢?”记者问。

  “什么报告?我不知道。”郭副主任说。

  对于后来记者提出的该工程是采用的锚杆成孔机成孔还是其他普通机械成孔?护坡是机械喷射砂浆还是人工摸灰砂浆等问题,郭副主任均表示说,“当初代表业主的具体在现场负责工程的某主任已经退休,只有他才清楚当时的全部情况,我们没有具体负责,不知道。”对记者的不断提问,人秘科科长权刚显得情绪激动,“你们想咋个调查就咋个调查,随便。”郭主任和权科长以他们当时不在施工现场为由,拒绝了记者的一些提问。

  在采访没有丝毫进展的情况下记者只得离开该粮库,几经周折,记者通过蓬安县粮食局一位负责人联系到了当初粮食局负责现场的代表员王华(化名)。起初王华十分谨慎的说不晓得这事情,具体的情况可以去问县粮食局,他声称这件事情已经过了6年,不想再提起。当记者告诉他这是粮食局安排的采访的意见后,他才小心翼翼的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以下是记者根据现场音像资料整理出来的内容。

  记者:你是当时业主派驻的现场人员,这个工程为什么竣工6年之久不能决算,到底要等多久才能决算?

  王华:首先申明,我已经退休了,也不管事,该工程项目负责人是唐局长(时任蓬安县粮食局局长),企业法人代表也是唐局长,招标文书上是他签字盖章,决不决算,什么时候决算要唐局长说了算。

  记者:据知情人反映,当时项目经理梁银权是找的蓬安县一家建筑公司挂靠来承包的工程,他本人是否具有施工该工程的资金实力和机械设备?

  王华:他挂靠蓬安建业总公司承包这个工程是事实,开始我们还不清楚,但施工队伍进场,施工所需一些机械设备根本就没有,由于没有设备施工满足设计上的根本要求时,他就要求我们给设计单位提出更改设计,后来在他和现场监理刘建新多次向业主单位提出修改设计方案,经甲方也多次请示设计单位(北京国贸设计院),但设计院一直不同意修改设计,到我退休时,设计院也没有出正式的图纸变更说明。

  记者:在没有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擅自更改方案修建完该工程,所需资金大概要多少?

  王华:当时的物价大概60万左右。

  记者:那你们拨付了多少钱给施工单位,你们拨付资金的程序是怎样的,现在专用帐户上还有多少资金?

  王华:拨款程序应该是现场监理开据已经完成的工程量,现场管理人员也就是我在监理审核签字后才签字,唐局长再签字,财会上凭这几个人的签字拨款,到今天为止,我只签了55万元的资金拨付,具体帐户上还有多少资金,我不清楚。

  记者:蓬安县建筑质量监督站在施工现场发现不按图施工,有偷工减料的地方后,给施工单位发出的停工整改通知书,你代表业主单位,为什么不执行国家职能部门的通知,这是否是在挑衅国家职能部门的权威?由于你们不执行质检站的通知,导致了后来质检站给该工程出具了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决定,你觉得这是否是自酿苦果呢?

  王华:质监站给施工单位发出的停工整改通知我们根本不知道,施工方一直不通知我们业主,直到完工后梁银权才将停工通知书交给权刚,在那时我们才晓得,如果当时施工方将停工通知给我们,我们不停工,责任在我们业主。

  记者:由于该工程竣工6年不能通过合格验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按照省粮食局对该项目的规定,该项目必须先通过审计单位审计后方能决算,你们单位已经审计了两次,第一次审计不能让相关部门信服,于是就开始了第二次审计,能不能透露下审计的经过和结果?

  王华:两次审计我都不晓得是多少钱,我只晓得审计单位是同一个单位,不是同一批审计人员,因为我已经退休,具体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哈。

  记者:你们现在是按更改设计前决算还是更改后决算?

  王华:决算问题我不清楚,最好你还是问唐局长。

  记者:不好意思,我们还得回到资金问题上来,因为这涉及到你们是在违规拨付一些国债资金,据我们了解,目前为止已经拨付给施工单位不止你所签字的55万元,没有你这个现场人员签字,这些钱又是怎么拨付出去的?

  王华:至于这些资金是怎么拨付出去的,你这样说好象是在责问我的罪一样的,那省粮食局在2003年就冻结了我们专用帐户上的67万元,一样的被拨付出去了,像你这样说还是我的责任?我不是转帐人,不清楚哈。我今天是按组织要求配合你们的采访,你这样问纯粹是套我们的内幕,难道你还要把我往牢房送吗?我再重复一次,我已经退休,具体有啥问题,也是检查机关来追究,而不是你们。

  记者:我们也不是套你的话,新闻媒体只是了解事件的真相,没有刻意的针对某个人,难道你不觉得你当了多年领导,经你过手的“收官之作”没有画上完美的句号,而感到遗憾吗?难道你不清楚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式也很严格的吗?

  王华:就是你们记者烦得很,如果不是你们前几年把事情报道出来,我们的工程早都通过验收合格了,根本不是今天这个烂摊子,你们记者太讨厌,我不接受你们采访了,你们太不像话。。。。。。。。。(他把记者凉在一旁,自己径直的走开了)。

  一位接近梁银权的当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透露:由于梁银权是当时业主单位蓬安县粮食局局长唐建忠的妹弟,梁为节约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护坡工程必须是锚杆成孔机成孔、机械喷射砂浆等等,原本该采用锚杆成孔机成孔的改成了其他机械化成孔,锚杆改成了铆钉,孔径有80毫米改成40毫米,同时铆钉的长度也有原来设计的2.5米变成了1.0~1.2米不等,施工成本只要3块钱一个的锚钉眼子,被梁银权的公司报出了150元的高价,而机械喷射砂浆也改成了人工摸灰砂浆,就这几项就多出了好几十万。由于发现了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并且未按图纸进行施工,蓬安县质检站当即责令其停工,但梁银权的公司对此充耳不闻,工程仍旧进行。因为质量的原因,该工程截止目前也未能通过质检站的验收。

  据了解,蓬安国家粮食储备库护坡工程的资金来源是国债资金,也就是说是中央政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加强宏观调控,拉动经济增长,国家预算扩大安排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这些资金通过发行国债筹措。按规定凡使用国债专项资金的建设项目必须开设国债专项资金专户,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然而,记者在蓬安采访时,核实现在此项目专用账户上还有剩余资金多少时,郭主任和权科长异口同声道:“上面有规定,这是秘密,不能对外公开”。前次记者到省粮食局采访,侯副局长明确表示该项目在结算前必须通过审计单位审计,但这次记者在蓬安采访时,郭主任和权科长直说不会采信前两次的审计报告来结算。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情况,记者来到蓬安县粮食局,副局长沈仲勋接待了记者,他告诉记者,他是2003年到的粮食局任职,没有经手这件事情,具体的问题要采访该局局长谢恒,沈随即联系了谢,谢说自己正在成都开会,要等他回来后才能告知记者详情。截至记者发稿时,记者还没有收到蓬安粮食局的正面答复。

  此事最终结果如何?本网将密切予以关注。

  后附:省建筑科学院和蓬安县质量监督站对该工程所做的报告结论

发表于 2014-10-2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终有恶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0-24 07:56
活该!

发表于 2014-10-2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国家粮食储备库

发表于 2014-10-2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违法行为

发表于 2014-10-24 09:3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0-2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了,他们一直在坚挺!希望早日得到报应!

发表于 2014-10-2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了,他们一直在坚挺!希望早日得到报应!

发表于 2014-10-24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了,他们一直在坚挺!希望早日得到报应!

发表于 2014-10-2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事情还没眉目?都这么久了,该有个了断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0-25 12:47
吞得好!

发表于 2014-10-27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得报应的

发表于 2014-10-27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据充分严重关注.要中纪委出面才行啊

发表于 2014-10-29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彻查这些蛀虫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