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嘉陵宝光山社区黑房子的真实背景
我们是嘉陵区城南综合市场的个体经营业主,在此从事蔬菜、水果、肉类等经营多年。我们城南综合市场于2003年建成开业至今,一直有合法的经营手续。因汶川大地震,城南市场部分设施遭毁损,在2012年还经过改建。由于附近居民入住率不高,且宝光山社区在距该市场200米远的三岔路大街规划摊位,收取费用,造成城南综合市场经营状况不好,经营户生意难做,很多经营业主亏损。 2014年6月初,离我们城南综合市场70米远的一片空地(国有土地,面积3.6亩)上打上了围墙,9月下旬,开始动工建设。后经宝光山社区领导称,宝光山社区在此建农贸市场。在相距不足100米,新建农贸市场严重违规:我们的城南综合市场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根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治理标准》第二部分:县城.第2.2.3市场配置参考标准:在1-2万人口居住区需按要求设置一处营业面积1500-2500平方米、服务半径500-800米小型农贸市场,农贸市场外300米内不再设置蔬菜、肉类、豆制品、水产品、活禽畜等经营商铺。因此,在离我们市场不足100米远的地方建设的新农贸市场是违规的。 造成这些情况的真实背景?我们认为是有原因的。
一、新建的市场在没有建房手续的情况下,大摇大摆地修建,难道是一般的法人单位或个人可以为的? 9月22日,宝光山社区是在没有用地批准手续、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招投标文件、招标公告、中标通知书等各种建设必须具备手续的情况下,开工建设的。 二、政府红头文件为“黑房子”保驾护航! 宝光山社区哪有这样大的胆子?我们认为,宝光山社区只是挂名的建设单位,真正的建设单位在幕后。从嘉陵区人民政府红头文件睁眼说瞎话上看,“幕后高人”还非同一般。 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政府嘉府发(2014)52号文件(史燚签发,这文件系向南充市政府的请示汇报)中称:该片区一直没有农贸超市,附近居民买菜要赶到几公里外的其他农贸市场,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生活…… 幸好南充市城乡规划局现场查看后,发现嘉府发(2014)52号文件与事实严重不符。鉴于此,南充市级部门一直未给嘉陵区办理相关手续。 但宝光山社区还是霸王硬上弓,还是大模大样的动工了。并且没有执法部门去制止。 据我们了解,新建的农贸市场,要花上1000万元。据说,资金来源靠区政府拨款和社区自筹。宝光山社区是个穷社区,自筹资金能力极其有限。政府愿意花1000万元重复修建一个农贸市场,难道政府真的是“冤大头”? 我们认为,把区政府拿来当“冤大头”,这可能有领导自身利益介入中间。 我们作为城南综合市场的经营业主,多数来自农村,倾其多年积蓄在这里经营,但是,新建农贸市场,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又离我们这么近,那我们日后的经营还怎么做呢?我们多次到相关单位和部门投诉,至今无果。 特请求市纪委领导们依法维护我们群众的利益,纠正宝光山社区的违规、违法行为,还南充一个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嘉陵区城南市场经营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