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川剧道路上的渔具店老板
自贡电视台
http://www.zgbctv.com/show-9-8638-1.html
相关链接;
俊美小生郑洪的川剧人生
在自贡川剧界,郑洪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曾主演过40多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川剧剧目,成功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形象。目前,他正在紧张排练《夕照祁山》。这部戏的作者、著名剧作家魏明伦专程赶到自贡观看彩排,看到郑洪饰演的杨仪一角后,魏明伦连声称赞郑洪表演细腻,准确把握了人物性格,将杨仪妄图篡权、城府极深的小人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虽然已年近50岁,郑洪仍活跃在川剧舞台上,保持着良好的艺术状态。前不久,他在参加恩师、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蓝光临从艺65周年庆典演出中,他主演的川剧折子戏《装盒盘宫》、《访友》,以扎实的传统演唱功夫,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及网友的高度赞誉。 初到自贡 “戏窝子”里获成功 郑洪从事川剧艺术30余年,主攻文小生,2000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他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师从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光临。1980年考入阆中川剧团,1989年,他和女友陈宏作为人才被引进到自贡市川剧团工作。 自贡素有“戏窝子”美誉,在这里,郑洪不仅和女友步入婚姻殿堂,也在这里迎来了他辉煌的川剧表演生涯。从此,缘分将郑洪的人生与自贡川剧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当时,郑洪作为自贡川剧团的主力,每个星期都要在剧场参与两场传统戏的演出,由于他扮相俊美,演唱俱佳,只要有他登台,观众都会多很多。 随着演出剧目的增多,郑洪在小生戏中唱、念、做、打的综合素质慢慢显现出来,并得到参演更多角色的机会。1993年,郑洪主演的川剧《石怀玉惊梦》远赴泰国演出,这次演出持续3个月,连演178场,引起泰国观众的轰动。这出戏在西安、兰州演出时也取得巨大反响。 凭借辛勤的付出,郑洪先后担任剧团的团支部书记、工会委员、演员队长、副团长,连续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干部”。 苦练“矮子功” 迎来表演巅峰 1992年至1995年,自贡川剧团开始排演魏明伦先生的新剧《中国公主杜兰朵》,一直扮演小生角色的郑洪要在剧中担任从未尝试过的丑角。 要演好这个角色,需要演员有过硬的“矮子功”。台上的侏儒仅高1米左右,扮演这一角色的郑洪却有1.68米。整个剧中,侏儒出场时间达1小时40分钟,没有出色的矮子功是演不好的。为此,郑洪平时吃饭、散步都蹲着,就连做家务都蹲着练习。每天晚上还要去公园练习蹲着走路,一天练下来,腿钻心地疼痛,连上厕所都困难,郑洪却坚持练了三四个月。 在北京演出时,京剧、昆剧等其他剧种的丑角演员们,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夸他把角色演活了。正是凭借在这出戏中的出色表演,他荣获了1994年“中国小百花”银奖和1995年“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郑洪第一次“跨行”演出角色取得成功。 川剧情缘 用心演绎艺术人生 郑洪用细腻的表演塑造了众多角色,《柳荫记》中温文尔雅的梁山伯,《焚香记》中忘恩负义的状元王魁,《石怀玉惊梦》中贪图富贵的石怀玉,《装盒盘宫》中忠心耿耿的太监陈琳……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在郑洪30余载的表演生涯中,绽发异彩。 谈到自贡川剧的未来,见证了自贡川剧20年发展历程的郑洪认为,川剧是自贡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小文化,为自贡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现在川剧不景气,但以自贡为代表的川剧资阳河派的地位是其他流派不可替代的,自贡川剧团的底蕴还在、人才还在。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年轻观众的喜好,川剧在音乐、舞美、表演手法等方面都在努力创新,喜欢川剧的年轻人会逐渐增多。郑洪对川剧的未来充满信心。 “更阑静,夜色衰,明月入水照楼台……”采访快结束时,郑洪唱起了折子戏《情探》选段,悠扬婉转的声音描绘出剧中静谧的夜色,也再一次印证了他依然饱满的、对川剧无法割舍的艺术情缘。 (实习生 张圳 记者 欧阳敏)
相关链接;
川剧高腔《访友》郑洪 陈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