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荡真挚方为友 ----重读欧阳修<朋党论>乱想 时人提及欧阳修,首先飘入脑际的,多半是那"苍颜白发,颓乎其中"的醉翁形象,以致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名句妇孺皆知,平添了不少新颖的寓意. 欧翁生性刚正,胸襟坦易.〈醉翁亭记>的确将他的达观自适、放逸疏散展示得淋漓尽致,然“醉”名太盛,居然遮掩了他睿智与锋芒的一面,最终让人们只记得那个嘻哈玩闹的“老顽童”,这实在是一出悲剧。 遥想当年,范仲淹的革新派与以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相斗正酣,吕氏以“引用朋党”为罪名对革新派兴师问罪,气势汹汹,此刻,欧翁挺身而出,一篇〈朋党论〉气势磅礴,引经据典字字珠玑,尽显欧翁之猛士丰采。其铿锵之音,至今振聋发聩。 〈朋党论〉虽剑指保守派“禁绝朋党”之谬语,然今日重读,于我辈不无启迪:大千世界,人海茫茫,高山流水易奏,知音难觅。何为朋,孰为友?读欧翁旧卷,耳目顿开。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犀利而精准之锋刃,开篇便正中“三寸”,此言一出,高下顿现。 “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挚言入木三分,不仅当时,也延及当下----想交游往来中,谁无此经历:得意时,众星拱月逐之不去;失意时做鸟兽散泥牛入海。此等酒肉之交,人共切齿。 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古训人皆熟背。然何为君子之交?“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时过千年,欧翁之言仍灿若金石,映人眼目。欲交真友,须己先做君子,惟刚正真挚,襟怀坦易,宽厚待人,方能聚同类而友之。沙里淘金,知交至交自显。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躁字盛行,借舟渡水者众,雪中送炭者寡。借欧翁之鉴,映芸芸之影,静观花开落,闲听潮起伏,何患钟期无觅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