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86|评论: 0

新手奥巴马, 如何介入两岸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7 10:36 | |阅读模式

                     以希拉里等人为主的奥巴马国安班子应是更务实的班子。


  中评社香港1月17日电/《中国评论》月刊一月号刊登了该刊学术顾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的文章,题目是“奥巴马对台政策和未来美台关系走向评析”。文章认为,“可以预料,在奥巴马执政初期,即其执政的最初一二年,其对台政策将不会有明显动作,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美台关系将不会发生重大改变,基本维持马英九执政以来的美台关系局面。”文章内容如下:

  奥巴马对台政策将延续前任

  2004年、2008年接连两次美国总统选举的竞选中,美国的对华政策,包括对台政策都不是热点问题,这表明美国两党对这一问题巳有较稳固的共识;也表明美国民众已对这一问题没有兴趣,在竞选中炒作此问题不会带来选票。这种局面决定了,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将不会面临需要在美国对台政策上釆取明显动作的压力,而克林顿和小布什在就任总统之初,却曾经面临较大的这方面压力。

  现在已经非常清楚,奥巴马就职后,不仅在其执政之初的头一二年,而且在其整个四年任期中,摆脱金融危机走出经济衰退,都将是其执政的当务之急。可以肯定,奥巴马各方面的政策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或者直接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或者减少实现目标的障碍。
 
  美国的对华政策,与这两方面都直接密切相关。

  一方面,美中经济合作已经达到十分重要十分紧密的程度,美中已经成为毫无疑问的经济战略伙伴,进一步强化美中经济合作,对于实现奥巴马的执政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加强美中金融合作等的意义和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美中之间始终存在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而且还可能在奥巴马争取实现其执政目标的进程中,出现新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例如,人们预料奥巴马可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从而引发与中国的新的贸易纠纷,但最可能引发美中之间最严重冲突,并对美中关系产生全局性不利影响,危及美中合作,包括经济合作的仍然还是台湾问题。这些矛盾和利益冲突都是奥巴马为实现执政目标所需要避免和消除的。

  显然,强化美中合作,首先是经济合作,避免和消除美中之间矛盾和利益冲突,首先是台湾问题,对美中合作的不利影响,应该成为奥巴马对华政策,包括对台政策的基本内容。

  虽然奥巴马缺乏处理美中关系事务的经验,但如前所述,关于对华政策,包括对台政策,美国两党已有稳固的共识。所以,奥巴马最可能的选择应该是维持已有共识的对华政策及对台政策。这对于实现其执政目标,在趋利和避害两方面都是最有利的。此外,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出现和平发展新态势,台湾局势明显缓和。至少在奥巴马执政之初的一二年中,台湾问题将不会成为他的关注点。

  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海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在具体做法方面可能会有一些调整,例如采取某些增进美台互信的措施等,但上述基本内涵不会有明显调整。可以设想,如果美中关系严重恶化,防范、遏制中国成为美国对华政策主导方面,奥巴马的对台政策将会发生明显调整,以突出利用台湾和台湾问题防范与遏制中国的战略取向。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可预见的时期都不会出现。所以,奥巴马的对台政策将持续保持没有明显动作的局面。




                     奥巴马的新经济团队将进一步强化美中经济合作。


  美台关系不会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形成严重冲击

  在陈水扁的第二个任期中,美台关系曾下滑到历史的最低点。陈水扁顽固推进“台独”路线,一再制造台海紧张局势,明显地企图迫使美国卷入与中国的冲突。这不仅严重、直接地干扰了小布什在共同反恐的基础上,保持中美关系相对稳定、发展美中合作的对华政策,而且一再冲击了美主台从的美台关系基本模式。

  马英九执政以来,虽然只有半年多,但美台关系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美台的互信已经基本恢复。马英九执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对于改善美台关系、恢复美台互信,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争取改善两岸关系,缓和台海局势是马英九执政后重点推进的政策,但同时他强调“不统、不独、不武”的目标,甚至宣称“在有生之年不会统一”。他的这一政策得到美国的肯定和支持,成为改善美台关系、恢复美台互信的基础。此外,马英九积极争取实现对美军购,低调“过境”美国等行动,清楚显示了他对于改善美台关系,恢复美台互信的重视和迫切心情。这些行动受到美国的欢迎和支持,成为改善美台关系、恢复美台互信的助力和重要表现。显然,马英九执政以来,美台关系的改善、美台互信的恢复,主要是马英九推行完全不同于陈水扁的政策的结果,而并不是布什的相关政策重大改变的结果,这正反映了小布什对台政策的相对稳固。

  但是,马英九执政以来,在美台关系改善、美台互信恢复的过程中,美台关系实际上正在渐渐发生十分重大的改变。这一改变目前并没有引起普遍关注,甚至基本没有受到关注。但这一改变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十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将在未来时期中不断表现出来。这一重大改变就是美台关系基础的改变。从1949年台湾问题出现至今,两岸关系经历了近60年的对抗,其中前30年军事对抗为主,后30年以政论对抗为主。在这近60年中,美国保护、支持台湾以与大陆对抗,即美台共同对抗大陆,一直是美台关系的基础。美台关系的这一基础决定了,在近60年的时间,美台关系的每一次密切化,实际上就是美国支持、保护台湾力度的加大,都直接导致两岸对抗的激化。1954年美台签署《共同防御条约》、2001年小布什公开声称将“全力支持”台湾对抗大陆,都是曾经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事例。在近60年中,尽管美台关系曾经有所起伏,但美台关系的这一基础从未有过实质性改变。即使1979年中美建交、2005年以后美台关系严重下滑,美台关系的这一基础都没有实质性改变。人们普遍认为,美国从未放弃以台湾和台湾问题防范、遏制中国的企图,从而导致坚持保护、支持台湾成为美台关系的改变基础。但这一认识十分表面化。真正的、本质的原因是,两岸始终存在的严重对抗。正是两岸之间存在严重对抗,台湾才需要美国的保护、支持;而美国也才得以通过保护、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实现以台湾和台湾问题防范、遏制中国的企图。

  2008年5月马英九执政后,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折,两岸之间近60年的对抗基本终结。尽管今后还可能出现曲折,甚至发生重大反复,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两岸关系由对抗到和平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已经并将继续引发一系列重要变化,其中之一就是美台关系基础的重大改变。既然两岸之间的对抗基本终结,那么以美国保护、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的美台关系基础,已难以为继,甚至美国对台湾的保护的意义也必将受到质疑。所以,美台关系的基础势将发生重大改变。这种改变已经开始,几个月来一直在进行之中,只是人们主要关注美台关系的改善,美台互信的恢复,却没有注意到美台关系基础的改变。

  毫无疑问,美台双方都十分重视改善美台关系,而且美台关系也确实已经有明显改善。但由于两岸之间对抗的基本终结,美台关系明显地不再可能以共同对抗大陆为基础。同时,美台关系的密切,也没有导致两岸对抗的激化。未来的事态发展将表明,美台关系将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美台双方处理与大陆关系时,争取自己更有利地位的筹码,这将是美台关系新的基础。与此相应,美台关系的密切也将表现为,双方互信的深化和互动的更加协调。

  很明显,无论是美台关系的改善,美台互信的恢复,还是美台关系基础的重大改变,都不是美国相关政策调整的结果。而且,美台关系的这些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符合美国的利益。尤其在当前与未来时期美国必须倾全力应对金融危机、经济衰退,更是如此。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后,将像小布什在最近半年多所表现的一样,对于美台关系发生的变化将给予肯定和支持。所以,美台关系将保持2008年5月以来的趋势,即美台关系继续改善、美台互信继续恢复,不会也不可能发生重大改变。这不仅因为美台关系改善、美台互信恢复仅涉及美台双方,更因为美台关系的基础已不是共同对抗大陆,美台关系的改善、密切,不再导致两岸对抗的激化。这是近6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的新局面,也是未来时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新机遇。

  奥巴马将继续保持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马英九执政以来,小布什对于保持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关切。可以肯定地说,无论中美之间的友好合作达到什么程度,只要大陆和台湾没有统一,只要还存在两岸关系,美国就一定会努力争取和保持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这是美国的战略利益和现实利益决定的,具体说就是美国具有突出双重性的对华政策决定的。

  是在2008年5月马英九执政之前和之后,美国介入和影响两岸关系的程度和手段并不相同。在两岸对抗基本终结后,美国将主要通过支持台湾,以使台湾在处理两岸关系时居于更有利地位,介入和影响两岸关系。奥巴马执政后,肯定将继续保持、甚至扩大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这是奥巴马对于美国战略利益、现实利益的判断,以及他的对华政策与小布什不会有实质差别决定的。

  在过去半年中,小布什除了对马英九及其政策表示肯定和支持外,在美台关系上采取了一个十分重大的举措,即抢在国会休会前的2008年10月4日,批准了价值63.6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方案,送交国会审查,实际上将可自动生效。

  这些原因决定小布什在离任前肯定会批准对台军售案,包括:这一军售案实际是小布什2001年4月提出的,由于种种原因延宕7年多,他肯定要在离任前结束;以此举措表示对马英有的支持,显示美台关系改善,美台互信恢复;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小布什要以此明确显示美国坚持介入和影响两岸关系的决心和能力。这几个原因显然比人们认为的,小布什不会在离任前批准对台军售案的原因更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小布什并没有完全按照2001年4月的方案批准对台军售案,而删除了常规潜艇F-16C/D型飞机,减少了爱国者Ⅲ型导弹的数量。显然,小布什希望尽量减少对美中关系的不利影响。但是,中国仍然做出强烈反应,全面停止了美中军事交流合作。而且,2008年11月胡锦涛在与小布什于利马的会晤中,在肯定小布什对中美关系的贡献的同时,明确强调了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对小布什最后的批评,也是对奥巴马的提醒。显然,中国不会不可能接受美国保持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过去半年中,美国对于支持台湾扩大“国际空间”也有更明显动作,例如,在台湾以“中华台北”名义参与联合国专门机构活动问题上,美国就有比以前积极的态度。而且,估计在台湾参与世卫组织、世卫大会活动的问题上,美国还会有更积极态度。这同样表现了,美国通过支持台湾,以保持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的决心。可以肯定,奥巴马执政后将继续坚持通过支持台湾保持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但其程度和方式却可能调整。

  在可预见时期内,美国不会改变具有突出双重性的对华政策大框架,这决定了每任美国总统都必定坚持通过支持台湾,介入和影响两岸关系。但不同的美国总统基于对美国战略利益和现实利益、对中国和美中关系,对两岸关系和台海局势等的不同判断,介入和影响的程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一些人认为,以希拉莉、琼斯、盖茨等人为主的奥巴马国安班子,具有鹰派色彩,但如果与小布什当年以切尼、拉姆斯菲尔德等人为主的国安班子比较,显然奥巴马的国安班子与其说是鹰派的班子,不如说是更务实的班子。对于奥巴马及其国安班子能否务实地处理两岸关系,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转折,以及在此基础上处理美国在未来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说,在两岸近60年的对抗之中,美国介入和影响两岸关系,最终没有能够阻挡两岸关系由对抗转向和平发展的历史性转折,而且一再损害美国利益,明显是失大于得,那未在两岸之间的对抗基本终结后,美国坚持介入和影响两岸关系又将如何呢?希望奥巴马及其国安班子能做出真正务实的抉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