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69|评论: 1

仙肢图语“巴渝舞”中国舞蹈“活化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阆中,天界遗落人间的一块福土,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歌舞初诞的摇篮,首授其福的就是人祖伏羲、女娲。据传,伏羲之母华胥氏在阆苑履雷神迹而孕伏羲,伏羲出生时,雷声阵阵,仙乐空鸣;其从母体出来后,手执一小鼓,足蹈手舞,哇哇大哭,所执小鼓也响动起来,律感很强,华胥氏据此创编了巫雏舞;后经女娲娘娘编排衍传,再历经賨人生活经验、风俗性情与肢体动作的大组合,便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巴渝舞。

  巴渝舞是阆中渝水土著巴族賨人由巫舞衍化而成的野外围猎和部族斗争的一种集体战舞。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由巴人组成的“龙贲”军,执盾挺仗,前歌后舞,“凌殷人倒戈”,从而取得胜利。秦末,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七姓巴人帮助汉高祖“还定三秦”,在冲锋陷阵中,巴渝舞又起了重要作用;刘邦称帝后,感恩于賨人和崇异其舞蹈,便命乐工学习和改编了此舞,因为賨人生活于巴郡渝水一带,所以就称此种舞蹈为巴渝舞;自高祖始巴渝舞传入宫廷,成为宫廷舞蹈,用来在宴会上表演军旅战斗的场面,歌颂帝王功德,是汉代著名杂舞;表演时,舞者自披盔甲,手持矛、弩箭,口唱賨人古老战歌,乐舞交作,边歌边舞,舞者有36人,系群舞;由于这种舞蹈是武乐舞蹈,汉哀帝罢乐府后,认为巴渝鼓舞不可废,交由大乐领属,将它列入雅乐舞蹈的系统;其伴奏乐器以铜鼓为主,配合击磬、摇鼗、抚琴,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4篇。巴渝舞发展到魏晋,已完全变成庙堂祭祀性质的舞蹈,在古代舞蹈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至唐代,虽曾数易其名,仍盛演不衰。唐以后,“巴渝舞”在宫庭中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了;但民间仍在世代承传,历经演变,原始的武舞变身成祭祀和庆典性舞蹈;留传至今的“八仙鼓”(又名“巴象鼓”)即是历经演变的“巴渝舞”的一种表现形式。“八仙鼓”为长柄双面兽皮鼓,鼓面绘有八仙或蛇象图腾图案,直径约30--40厘米,鼓柄约120厘米。“巴象鼓”舞为10人以上的群舞,适宜广场表演;表演时,男袒臂、女束发,头戴面具,随鼓锣声而动;“舞者执长柄兽皮鼓以鞭之,后随弓矛盾众,踊跃呼号,分合有序”,分“迎神”、“待战”、“搏击”、“驱魔”、“欢庆”等部分;一面击鼓,一面呐喊,不断变换队形,浩浩荡荡,威武雄壮;巴人利用这种歌舞形式来团结部族,鼓舞斗志。



 巴象鼓舞表演情景(二)

  汉高祖为什么把这种战前舞命名为“巴渝舞”?有关巴渝舞之源众说纷纭。董其祥教授在《巴渝舞源流考》中,把“巴渝舞”之源结论为:“重庆北部四川东北部嘉陵江支流渝水一带居住过一种少数民族賨人(巴人的一支),或称板楯蛮,又称獠人,创造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它发源于巴郡渝水流域,故名为巴渝舞。”,另有胡宏基先生《解读巴渝舞》认定“四川省阆中市保宁镇为巴渝舞之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班固《汉书》载:“巴渝鼓员,三十六人”,他讲的是宫廷宴乐,而征伐场上的巴渝舞,有多少人战斗,就有多少人歌舞,在阵前拼杀者,执盾挺戈,大声呼喝,后面伴奏者,则击鼓顿足,以增威势,这就是史书所谓的“前歌后舞”。在三国演义第32集“周瑜空设计”中,有一段宴请刘备的戏,席中所表演的舞蹈,就是巴渝舞;周瑜瞒着诸葛亮打算在宴席中摔杯为号杀死刘备,远在江边的诸葛亮听到乐舞声中透出一股杀气,说“这是巴渝舞”,问鲁肃“帐中宴请何人?”,听说是刘备后大惊失色,惊呼“我主危矣”,可见巴渝舞的杀伐之威和律动之力。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这样描绘巴渝舞的壮观场面:“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为了“耀武观兵”,朝廷接待“四夷使者”便常常表演巴渝舞。

  击鼓舞戈的巴象鼓舞,一直在阆中盛行;特别是逢年过节,场景热闹非凡;这种民俗文化,被历代文人骚客题咏的十分深刻,清末文人赞云“巴象鼓声骤,列队环街游,今朝闻遗响,遥念范三侯。”。

  唐宋以后,源于民间的宫廷“巴渝舞”,因脱离时代而逐渐消亡;但在阆中民间,巴象鼓却以旺盛的生命力流传下来,被专家们称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1992年,经阆中市民俗文艺专家挖掘整理后,以500名青壮年的阵容进行表演的巴象鼓舞气壮山河,光彩夺目,更焕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曾多次专题向国内外播出。



 巴象鼓舞表演情景(四)

  倘若你有兴趣到“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在秦砖汉瓦间来一次穿越,你肯定会看到宋时兄弟状元后皇帝御书“紫薇亭”的隆重庆典,你会看到唐代滕王阁落成和尹家兄弟状元庆贺大典,你还会看到张飞巡城时和西汉阆中人落下闳所制《太初历》颁布后举国大庆的宏大场面,而这些开幕压轴的便是本源于阆中的巴渝舞。

  巴渝舞(巴象鼓舞)——阆中传承人文历史不可磨灭的标点符号。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