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汉书》载:“巴渝鼓员,三十六人”,他讲的是宫廷宴乐,而征伐场上的巴渝舞,有多少人战斗,就有多少人歌舞,在阵前拼杀者,执盾挺戈,大声呼喝,后面伴奏者,则击鼓顿足,以增威势,这就是史书所谓的“前歌后舞”。在三国演义第32集“周瑜空设计”中,有一段宴请刘备的戏,席中所表演的舞蹈,就是巴渝舞;周瑜瞒着诸葛亮打算在宴席中摔杯为号杀死刘备,远在江边的诸葛亮听到乐舞声中透出一股杀气,说“这是巴渝舞”,问鲁肃“帐中宴请何人?”,听说是刘备后大惊失色,惊呼“我主危矣”,可见巴渝舞的杀伐之威和律动之力。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这样描绘巴渝舞的壮观场面:“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为了“耀武观兵”,朝廷接待“四夷使者”便常常表演巴渝舞。
击鼓舞戈的巴象鼓舞,一直在阆中盛行;特别是逢年过节,场景热闹非凡;这种民俗文化,被历代文人骚客题咏的十分深刻,清末文人赞云“巴象鼓声骤,列队环街游,今朝闻遗响,遥念范三侯。”。
唐宋以后,源于民间的宫廷“巴渝舞”,因脱离时代而逐渐消亡;但在阆中民间,巴象鼓却以旺盛的生命力流传下来,被专家们称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1992年,经阆中市民俗文艺专家挖掘整理后,以500名青壮年的阵容进行表演的巴象鼓舞气壮山河,光彩夺目,更焕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曾多次专题向国内外播出。
巴象鼓舞表演情景(四)
倘若你有兴趣到“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在秦砖汉瓦间来一次穿越,你肯定会看到宋时兄弟状元后皇帝御书“紫薇亭”的隆重庆典,你会看到唐代滕王阁落成和尹家兄弟状元庆贺大典,你还会看到张飞巡城时和西汉阆中人落下闳所制《太初历》颁布后举国大庆的宏大场面,而这些开幕压轴的便是本源于阆中的巴渝舞。
巴渝舞(巴象鼓舞)——阆中传承人文历史不可磨灭的标点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