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432|评论: 190

[相如·茶馆] 知识能否改变命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曾经激励着无数的学子发愤图强,但是随着教改的深入,随着一批批的学子一毕业就失业,让笨鸟对这句名言产生了强烈的厌恶和质疑。教育就是以赚钱为目的,在中国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中国的学校成了企业,中国教育的投入可能是世界上最少的,但利润绝对是世界第一。中国老百姓赚几个钱可不容易,所以都看得紧紧的,不见兔子不撒鹰。怎样才能实现教改的最终目标“将家庭掏空,将家长逼疯”呢?于是“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至理名言顺利出炉了。经过一番策划很快就让这句话变得跟“送礼就送脑白金”一样家喻户晓,虽然中国的教育跟“脑白金”品质差不多,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中国的老百姓信这个,愿意被忽悠,而且这句话看上去光鲜亮丽,因为它的妈妈是培根的那句话:“知识就是力量”。不知被哪位“砖家”或“削者”胡搞了一下就生下这个私生子“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绝对没任何问题,它是真理,但是“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对老百姓来说可真是太阴险了,因为它长得跟培根的那句话很像,很像真理。而且这句话太诱人,中国人向来都是官本位和金本位,况且古人云:学而优则仕。这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中国人最向往的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境界,所以诱得那些家境贫寒的家庭砸锅卖铁,四处举债往学校砸钱,辛辛苦苦供孩子读完大学,可是正期待孩子能“学而优则仕”时,却发现自己的孩子只能在家做隐士。

        其实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改变你的命运,之所以强调知识改变命运,那是因为我们有着畸高的学费,要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往学校砸钱,所以需要用“知识改变命运”这个有足够份量的诱饵来忽悠。再配上一句煽情的画外音:“再穷不能穷学校,再苦不能苦孩子”,让家长交完学费后有一种莫名的崇高感,可国家对教育投入的比例却是世界最低的。所以许多话你可不要当真,那都是说给你听的!你来动手,我来动口。

        “知识改变命运”之所以深入人心,与我们每个人的家教也不无关系,记得笨鸟小时候常听父辈念经:你得好好学习,你老子要是多读几年书,现在就不是这样子~~~笨鸟虽不敢反驳,但心里却想:你要是多读几年书,也许早打成右派进了牛棚,笨鸟搞不好连投胎做鸟人的命都没得~~~现在许多人的悲惨命运真的与知识无关,悲惨的原因地球人都知道。中国人的思维仍然停留在科举时代,那时中个进士马上还能当官,现在是盛世,你考上公务员也就相当那时搞了个捕快什么的职务,而且你爸还得叫李刚,不然你只是陪练。

        当更多的学子毕业就失业,当更多的人对这句话产生质疑,我们的精英又抢先一步抛出了“要重视素质教育”,一句话就把责任都推给了家长,因为精英们非常明白,当更多的人醒悟,学校圈钱将会玩不转了。到了此时,家长们也只能拍着大腿悔当初只让孩子读死书变成了书呆子,虽然他的养老钱在教育这口深不见底的池塘打了水漂,但他不会去找任何其他的原因。

        一句“素质教育”又让我们的后继者开始忙碌,今天学美术,明天学舞蹈,后天是钢琴~~~这真的是素质教育吗?在笨鸟看来这更像是技能,充其量只能让气质稍有变化,与素质绝对没任何关系。素质是什么?笨鸟认为它应该是人文和信仰的教育。笨鸟至今还清楚的记得《泰坦尼克号》中的一个片段:当泰坦尼克号将要沉没的时候,乐队和指挥仍然从容的演奏着乐曲,仿佛死亡不会降临。这才是真正的素质。当你明白为何而生,才能从容的面对死。
【网络转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是转载,若有问题请屏蔽...:(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11-1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留言,就是沉默、质疑、无解。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1-11 18:16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越读越穷呗:P

发表于 2014-11-11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

发表于 2014-11-11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别人失业不能代表所有读书的都失业,不能以点概面。  知识改变了大多数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11-12 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越多越反动:lol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知识改变命运,学而优则仕一去复返了,命运改变知识才是真。为了求生存,不得不在社会上学本事,以前学的都无用,必须从头再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727萬大學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這一群懷揣夢想的千裡馬能否馬上找到工作?馳騁千裡?連續幾年大學畢業生供大於求的就業市場會讓他們對就業有什麼樣的期待?2014,邁入就業市場的大學生將面臨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今年的大學生就業市場又有哪些新的動向?

  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2013年全國大學畢業生達699萬,被一些人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2014年,高校畢業生有727萬,或者隻有網絡那句老話“沒有最難,隻有更難”才能描述這種情況。事實上,除了727萬這個規模之外,今年的畢業生面臨的挑戰還包括連續幾年飽和的市場以及往屆“剩”下的師兄師姐們。

  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前程無憂前不久發布的《2013典范企業人才招聘狀況報告》顯示,該機構認定的100家“最佳人力資源典范企業”計劃招聘2014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比2013年下降7.3%。這意味著2014年大學畢業生的求職難度與去年相比還會加劇。

  上述報告顯示,100家企業計劃招聘2014屆本科應屆畢業生45577人,面向大學本科以上應屆生的招聘職位主要為技術(產品)研發和銷售。這100家企業是該機構從中國30萬家活躍雇主中評選出的,這些企業平均擁有雇員18700名。因此數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該機構人力資源專家分析:這是由於多數行業在2010至2012年期間招募的大學畢業生規模較大,加上全球經濟依然不景氣,諸如IT、機械和汽車等行業的招聘遇冷。

  不過報告同時指出,2013年大學實習生的招聘高過2012年17.2%,顯示出企業仍有旺盛的人才需求。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新勞動法對企業用工市場的進一步規范,有的企業貪圖“降低成本”,故意使用實習生,成本低廉而且不用支付“三險一金”等,實習到期,再換一批。

  與大學生就業困難相對應的,據媒體報道,春節過后,人才市場雖然漸次活躍起來,但是用工荒的狀況仍然存在。北京市趙公口人才市場一家餐飲企業需要12個崗位40名員工,但是工作人員一上午隻招到兩位洗碗大叔。“現在我們這兒后廚最高工資開到4000元,服務員最高開到2800元了,但應聘者還是寥寥無幾。”負責招聘的女士說。

  南京安德門民工就業市場春節后開門以來,已經有100多名大學生到此登記求職。這些務實的大學生與農民工站在一起求職,或者會成為2014就業市場的新動向,這對於大學生就業和整個人才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可謂有益無害。

  在家鄉就職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家鄉省移動和北京電信的offer(指錄用通知)都到了,該去哪個?”年前,北京郵電大學一位計算機碩士糾結自己該選擇哪個工作,在網上求助大家。5年前,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比較,北京電信是毫無疑問的選擇。

  “其實仔細想想自己目前最大的糾結還在於是否要留京,家裡人還是一致傾向我留京,我自己的話覺得五五開吧,一方面覺得北京電信平台不錯,待遇也還行,還有戶口,另一方面又想著北京的房子、交通壓力,如果回省會城市的話很快就可以安定下來。留北京的話不忍心把父母一輩子的積蓄都掏空給我付首付。”這位碩士的糾結體現了新一代大學畢業生對大城市的態度。

  馬年春節前夕,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廣電總台、發改委、教育廳、科技廳等22家事業單位和神華寧煤集團公司、中色(寧夏)東方集團公司、寧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專程到清華大學舉行了“寧夏赴清華大學人才專場招聘會”。江蘇省無錫市到清華大學舉行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宣傳推介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江南大學、無錫廣播電視集團等23家無錫市重點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共提供858個優質崗位招聘。四川省定向北京大學招錄選調生座談會在北大舉行。四川方面表示希望通過此次選調工作吸引緊缺專業人才,加強干部、人才資源的戰略儲備,優化干部隊伍結構。據了解,北京大學同重慶、廣西、甘肅、吉林、福建、新疆、河南、黑龍江、寧夏、貴州、河北、青海等省份都有類似合作,促進畢業生就業……與這些雖在地方但全國知名的單位相比,更多地方中小企業急需大量人才,正在翹首期盼。

  前程無憂的人力資源報告指出,二、三線城市人才需求旺盛,並逐漸向四線城市推進。幾乎所有的企業在一線城市之外的區域都有著迫切的人才需求,缺口較大的區域包括武漢、沈陽和西安等地,新疆、內蒙古和寧夏等也成為人才導入的新區域。

  生活成本低,薪水並不低,二三線甚至西部地區的就業機會正在使京滬等大城市在求職者眼中失去魅力。據了解,在京高校畢業生的留京率正在逐年降低。根據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的統計,每年約3000名學生選擇就業,選擇到京外就業的學生,從10年前的不到30%,到2012年近1500名學生離京,已經接近50%。

  公務員熱會不會降溫?

  據報道,2月中旬結束的浙江省公務員考試,與往年的節節攀升不同,報名人數大幅下降。2014年浙江省各級機關考試錄用公務員注冊報名人數為27.34萬人。比去年36.34萬人直降9萬。招錄人數比去年小幅減少。不過今年浙江省首次放開了考生的戶籍和生源限制,允許外省籍全日制普通高校2014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這部分考生有一萬多人。

  無獨有偶,江蘇招錄公務員報名首日也遇冷,據了解,第一天全省僅18550人報名,725人繳費成功。提交報名人數比去年首日減了約一半,繳費成功人數更是不到去年的四成,出現如此大的落差,近年來還是首次。

  是不是近來公務員頻頻訴苦令考公務員熱降溫?

  2012年底以來中央連下禁令,整頓風氣,“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這些旨在重塑公務員形象的規定確實帶來變化。各地甚至國家部委的公務員“吐槽”工資低、升職難等帖子成為網絡熱點。這些公務員根據切身經歷所寫的帖子使眾多找工作的大學生對公務員這個職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一位工作了7年的部委公務員說:“工資低,雖然理論上可以‘分’到經濟適用房,但是真正能分到的時候,得奔著40歲了。職業發展困難,一輩子就在機關干,耗掉了多少青年的朝氣。長期加班無補貼,還得背著‘一茶一報紙’,甚至貪腐的帽子,誰苦誰知道啊。不如憑自己的本事干點事,成敗也自得其樂。”

  在京某高校一位找工作的女生小方放棄了兩個公務員的面試機會(一個是某國家部委,一個是北京市某局),選擇了已經確定錄用她的高校,去做行政管理類職位。用她自己的話說是一個“勤雜,就是類似圖書館大媽的那種崗位。”

  雖然放棄兩個面試有些遺憾,但是小方的決定並沒有糾結太多,因為她覺得“公務員又苦又累又沒錢,作為女生,我要的是戶口、編制、時間自由度,比較下來,勤雜歸勤雜吧,還是高校。”

  “以往人才向公務員崗位過度集聚,現在大家把眼光投向社會,人力資源配置會更合理。”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國權說。

  雖然現在說公務員考試降溫証據還不是非常充分,至少2014就業市場的這些苗頭改變了以往一邊倒地熱捧公務員的狀況。2013年11月,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菲爾普斯在北京曾評論中國大學生擠著考公務員的現象,他說“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輕人,都擠著想去做公務員,這是一種嚴重浪費。”他說,“我們希望看到聰明的年輕人對媽媽說:媽,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開公司去了。”(記者 李玉蘭)

(來源:光明日報)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发表于 2014-11-19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肯定能改变命运的,我大学班上,3个中电国际、3个华能、2个中核、1个中广核、1个上海汽轮机、2个中铝、1个深圳能源、1个格力、1个美的、1个新奥燃气,不读书进得去吗?我那些打工的同学,现在也没见得多牛逼。

发表于 2014-11-1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班明年毕业,现在21个找工作的,签了三方的有19个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1-19 16:54
穷人只有靠读书,读书当官搞钱钱。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惠雨 发表于 2014-11-19 16:41
知识肯定能改变命运的,我大学班上,3个中电国际、3个华能、2个中核、1个中广核、1个上海汽轮机、2个中铝、 ...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惠雨 发表于 2014-11-19 16:43
我们班明年毕业,现在21个找工作的,签了三方的有19个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223.92.208.x 发表于 2014-11-19 16:54
穷人只有靠读书,读书当官搞钱钱。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惠雨 发表于 2014-11-19 16:43
我们班明年毕业,现在21个找工作的,签了三方的有19个

4.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