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昌市石塔街上面凉山军分区内的白塔是西昌现存最古老建筑之一,此塔始建于唐朝咸通十四年,建塔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明嘉靖十五年因地震倒塌,至明永历十年重建。清道光三十年又遭地震崩塌,至清咸丰九年再度重建至今。下面是西昌市文管所张正宁先生撰写的《古白塔记》,让大家对西昌白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古 白 塔 记》
白塔,古名景净寺。据明万历立于塔前的古碑《白塔寺碑记》和《宁远府志》相关记载,白塔系【唐宣宗朝景庄王同母段氏建】。古白塔是景净寺内建筑之一,与大理崇圣寺三塔类似,塔体白色,人称【建昌白塔】,寺因塔显,后景净寺改称白塔寺,建成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一九八七年十一月,西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白塔高二十一米,底层周长十四点八米,成八方形,砖筑结构,共七层,北面镶嵌永历十年修古塔记之石碑。南面镶嵌咸丰九年重建白塔之石匾。第四层镌刻【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第五层镌刻【皇图巩固,帝道遐昌】。据史料记载,塔建于唐咸通十四年,明嘉靖十五年因地震倒塌,至明永历十年重建。清道光三十年复遭地震崩塌,至清咸丰九年再度重建至今。
景庄王是唐朝时南诏国第七代国王,名世隆,建都大理。唐文宗大和二年至唐懿宗咸通十五年,南诏多次出兵侵唐,唐懿宗大中十四年占领西昌,废唐朝在西昌的建制巂州,改立建昌府。南诏先后在成都、西昌等地掳掠数十万人和无数财物,导致【成都以南,越西(西昌)以北,八百里之间,民畜为空】。
南诏历代帝王信奉佛教。在世隆之母段氏倡议下,在西昌城北隅创建景净寺。世隆于乾符四年在景净寺去世,其子隆舜继位。隆舜改弦更张,与唐修好,派使者向唐皇室求亲。广明元年,唐僖宗将安化公主许以隆舜为妻,终结百余年战乱,西南恢复宁静,百姓赞曰:【我主和亲息战,不动干戈,民得安宁,其德大矣。】
吐蕃南移,白塔一度成为藏传佛教道场。据《西昌县志》载,【城西石塔街口立有藏文石塔,为喇嘛向白塔寺朝佛指路碑记,街亦以此得名,是光福寺及白塔寺等,古为番僧往来礼佛之场,喇嘛修法传法之所,历历可徵】。
一九五零年三月西昌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一八四师进驻白塔寺,成立西昌军分区。自此古白塔在军营得以保护。二零零五年以来,凉山军分区砌墙铺路,净化环境,千年古迹复现昔日风采,当地老百姓无不颂之。
以 此 为 记
西昌市文管所 张正宁 撰立
公 元 二 零 一 四 年 八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