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涨价,缺一个程序正义的理由2014-11-20 15:16:06来源: 南方网作者: 李云我有话说(1人参与)
字号减小字号增大
“负债论”直接挑战程序正义。维系票价调整的正义,需要重新制定规则,这应该成为一个新的因果关系。
19日,发改委铁路专家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普铁客运价格上调预期临近,最快年底将上调,高铁票价将实行浮动制。专家表示,普铁客运价格多年未涨,本次上调幅度不会很大,随着铁总负债的进一步扩大,提价已成必然。(11月20日中国青年网) 火车票涨价的节奏加快,是否会赶上2015年春运这趟列车?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消息,从2014年12月1日起,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将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自12月6日起,预售期将维持60天。按此推算,12月7日起铁路部门将开始发售2015年春运首日的火车票。延长预售期,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退一步是为了进二三步,为即将到来的涨价铺垫,或者说,用延长预售的时间来换取涨价的空间。 火车票涨价,缺一个程序正义的理由。因果关系——铁总负债扩大,票价必然上涨。换言之,乘客要给铁总“背包袱”。铁总的负债主要是“计划列车”的衍生品,包括经营不善、体制不顺等因素,甚至可能有一定数量的腐败成本,凭什么要让广大乘客来“还债”?我们不反对票制改革,这也是“市场铁路”必然经过的轨迹。此刻,必须重申改革不是涨价的“代名词”,市场化也不是涨价的“遮羞布”。即使涨价有实体正义的预期,也须首先满足程序正义。 “负债论”直接挑战程序正义。维系票价调整的正义,需要重新制定规则,这应该成为一个新的因果关系。执行十几年的《铁路客运运价规则》理应作古,这一规则诞生于绿皮车年代,现在已是高铁时代,规则的“接轨”是必须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规则带。价格的正义来自规则的正义,改革的正义来自程序的正义。鉴于此,票价机制的改革需要规则先行、程序优先。很大程度上讲,规则诚意是根本性的与决定性的。 改革,尤其是涉及到经济领域、民生领域的改革,既要考虑到“市场性格”——尊重市场规律,强化市场主体,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更要考虑到公众承受力,体现“民生情怀”,体现企业的责任担当。铁路改革的“红利”理所当然要惠及民众;铁路市场的“活力”当载民生进入快车道。铁路的市场化改革“向前冲”,但不能是铁总“一个人在战斗”,必须进行开门改革,让公众“上车入座”,广泛而深入的参与其中,以保证改革不“跑偏”、不“晚点”,更不能“向钱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