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85|评论: 2

[他山之石] 【梨园大家】纪实文学《裴艳玲传》一 (安新新闻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3 13:49 | |阅读模式
                 纪实文学《裴艳玲传》

                时间:2014-11-22 16:22:38 来源:安新新闻网

    作者雪小禅表示,这本《裴艳玲传》,她写了三年。她跟在裴先生身边,看她演出讲戏;陪着先生聊戏,一聊就是一整晚;更去裴先生生活过、演出过的乡村、城市,采访老伶人、艺术家、老戏迷。用她的话来讲,写裴先生的文章很多,但大多是关于裴先生的戏如何好,人如何耿直,该书同样也会写到。对裴艳玲先生而言,戏比天大。但在雪小禅看来,裴先生首先是一个女人,有夫有子有家有生动的爱情,接下来,才是一个艺术家。希望这本书会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裴艳玲,一个舞台之外却又始终离不开舞台的裴艳玲。


                     裴艳玲传:“梨园皇后”视戏曲为生命




  书名:裴艳玲传

  作者:雪小禅

  出版社:海峡书局

  内容简介:

  她是裴艳玲,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五岁登台、九岁挑梁、十三岁唱红。

  她转艺多师,戏路宽广,文武皆备,唱、念、做、打俱佳,京、梆、昆、乱不挡。娇娇女儿身,却擅演一身正气、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高亢嘹亮的嗓音,行云流水的行腔,干净利落的动作令人拍案叫绝。

  有人说,梅兰芳演女人演得最好,而裴艳玲,演男人演得最好!如果你知道梅兰芳,那你同样应该知道裴艳玲。

  她与共和国共同经历了梨园的风雨飘摇,她悲欣交集的多半生亦歌亦泣。尽管传统艺术的式微和京剧的沦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裴艳玲在,有裴艳玲这样一代卓越的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就有继续顶天立地地留存人间。

  她,注定是一个传奇。


  作者简介:


  雪小禅, 知名文化学者,中国作协会员,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读者》杂志百名签约作家之一。2008年全国“十佳”网络作家。获第六届“老舍散文奖”、第11届“河北文艺振兴奖”、全国短篇小说佳作奖。出版小说及随笔集50余本,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学课本读物,并多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同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畅销日本、越南等国家。繁体版《无爱不欢》《刺青》《我爱你,再见》已经在台湾上市。曾为《流年》杂志主编。迷恋戏曲,曾任教于中国戏曲学院。近年来去中国很多重点大学进行艺术及戏曲讲座,引起轰动。同时,对戏曲、艺术、美术、书法、收藏、音乐均有自己独到的审美与研究。


  【第一章】身世和成长——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这命中注定的身世,是她无法选择的,却也是有法选择的,因为这次,她选择了跟着父亲!虽然只有4岁,可是,她果敢地选择跟父亲走,这决定了她后来一生的命运。她从小的经历就和别人不同,这般的坎坷、曲折,她的人生,像她的戏……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已经成名成家的裴艳玲在香港,被著名的星相专家卜过一卦。一为半生已定,想回望前尘;二为想解一下生与死、时与空的玄妙与意义。其中两句卦辞颇为震撼,一为平生踪迹遍四方历尽江山千万重,剧界全能梨园宗匠;二为终有三父,终有三母。

  裴艳玲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卦辞,想起半生烟云光阴,除了舞台上的绝尘惊艳,便是这身世的传奇与戏剧性,也恰如她演戏一样,那样的悲欢离合,花裹朝露一般,想起来,不由人唏嘘不已。

  那卦辞上分明有昭示:她是长发“男儿”,她是饮誉梨园的文武坤生。她一出场,就有一种跋扈;不可一世,我为君王;豪气冲天,惊艳全座。

  她悲欣交集的多半生同样充满传奇,亦歌亦泣。

  命是定数,定数是命。

  惊才绝艳裴艳玲。

  一切仿佛命中注定。


  一

  人生如梦。

  在梦中,她常常会想起沧州肃宁那个叫作傅家佐的小村子……是的,傅家佐,魂牵梦萦的傅家佐。2009年,花甲之年的裴艳玲在杭州演出《响九霄》之后,流着眼泪对家乡肃宁前来观看她演出的宣传部长说:“我还是傅家佐那个小丫头,只不过,从‘小信’(裴艳玲乳名)变成‘老信’了,有时候,梦乡里都是傅家佐,我老是梦到咱傅家佐……”

  梦里花落花开的故乡。

  傅家佐,河北沧州肃宁的一个小村子。

  自古以来,沧州都是苦寒之地。《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被高俅陷害,脊杖八十,刺配沧州。为什么要刺配沧州?就因为这里是考验和折磨人的地方,每个人来到这里,只有吃苦受罪的命。由于地贫人穷,沧州人耍把式卖艺的居多。男人们耍把式,习武,练跟头,为了和老天爷讨口饭吃。这些都是被逼出来的。不唱戏,能活命吗?有别的活路,谁会唱戏?谁会练把式?

  沧州苦寒,肃宁更是沧州偏远苦寒之地。东临沧州河间,北靠高阳(一代大师盖叫天故里),南临衡水……春秋时离渤海近,因此更多盐碱之地,遍野中生长的多是野草枯枝。

  如此荒凉之地,怎能不产生燕赵悲歌之人?那白花花的盐霜地,孕育出一代代杂技艺人,一个个绝技武生……更孕育出了一个百年奇女子裴艳玲。

   1947年阴历八月十二,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早晨。

  快到中秋了,天色微凉,傅家佐的太阳还没有出来,如水的秋凉扫荡着这个小村庄。练武的人很多已经练了一个时辰,其实,天才蒙蒙亮。

  农村女子赵秀荣怀胎十月,中午做梦,梦到一片七彩祥云,她告诉丈夫这个梦时,丈夫裴聚亭说:“那是老天爷要把咱的宝贝送来了。”

  这天晚上,赵秀荣感到肚腹内阵阵揪痛,她已经折腾了整整一宿。接生婆说:“快了快了。再使点劲儿……”赵秀荣感觉到自己快撑不住了,最后,伴随着一记高亢嘹亮的啼哭声,一名女婴降生在傅家佐。

  赵秀荣扭头看了一眼女婴,问接生婆:“丫头还是小子?”

  接生婆说:“是个丫头。”

  她把脸扭向一边,无力地说:“我还以为是个男孩儿。”

  接生婆对着外屋喊:“老裴,你有闺女啦。”

  男人冲进屋里:“我有闺女啦,我有闺女啦。”他抱起闺女,大手不知放在哪里才好,这个男人,就是裴艳玲的父亲——裴聚亭。

  这名女婴,就是后来的一代戏曲大师——裴艳玲。

  裴聚亭28岁才娶上媳妇,娶了16岁姑娘赵秀荣为妻,三年后才得一女,当然异常高兴。在他们村里,他娶媳妇算晚的,有孩子也不早,所以,他高兴得什么似的,见人就说:“我闺女,长得机灵!”几个月大的孩子能看出什么,可是,他见了人就要夸——他打心眼里觉得这孩子是上天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

  裴聚亭,字元,行三。其父裴老曙,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道的清贫,让裴聚亭早早失学,打把式卖艺,虽然从未成名成家,从未拜过师,在旧戏班中不过给人搭班唱戏,却是一个能糊口养家的武生。虽然唱功欠佳,可是,身上的功夫奇好,特别是翻跟头和钻铡刀的绝活儿,非一般人敢做——那可是玩命的活儿!

  钻铡刀——农村用的铡草的刀,真刀,锃亮,寒气逼人!那亮光,看着让人退步三尺!如果真钻错了,一刀下去,必然人头落地!

  摆的时候,刀刃向里,摆成口形,放在舞台左前方,铡刀摆的位置要求相当严格,演员光着膀子,以示不怕这铡刀,下穿彩裤,脚下一双快靴……来回打几个把式,再走几圈,把人的胃口调足了。它的难度可想而知,必须掌握好尺寸,必须绝对准确!每次全是和生命的赌博,每次都是和人世的告别!

  他运足气,台下的观众心提到了嗓子眼……只见他,快步跑过去,钻过铡刀,身轻如燕!落地简直没有一点儿声音。铡刀落下时,他人已经到了台口边上!

  还有三口铡刀的,摆成三角形,人从三口铡刀来回钻过,可想而知,简直是在和生命开玩笑!因为角度更小,难度、危险系数都加倍!有丝毫偏差都会命赴黄泉!而台下的观众,魂飞魄散!他们看的就是心跳!他们要的就是演员拿命赌上这一回回!然后,全场掌声雷动!

  裴聚亭站在舞台上,一身冷汗!每次都如此!他看着台下欢呼的观众,心想:“如果将来有了孩子,绝不让他唱戏,太苦了,太累了……”

  现在,他有了一个女儿!多好啊,他看着孩子粉嘟嘟的小脸儿,虽然尚幼小,可是,有模有样了……将来让她干什么呢?干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唱戏!

  自从女儿出生后,裴聚亭像换了一个人。他的宝贝女儿,多俊、多听话!再累再烦,看到女儿,心里就那么甜蜜。他知道自己脾气不好,暴躁,易怒……可是独独看到孩子,立刻心里就装满了柔情。因为孩子多听话啊,只要到他的怀里,就立刻不哭不闹了!这孩子和他有缘呀!总是会眨着眼睛看着他,有时还抿着嘴笑……他把脸贴在孩子柔嫩的小脸上……他粗糙的大手抚摸着女儿嫩嫩的小脸,怀着一腔的喜欢对女儿说:“闺女呀,你就是爹的心头肉……”

  该给女儿起个名字了。叫什么好呢?练武的人,信字当头。中国人,信字当头。于是,裴聚亭给自己的女儿起了个响当当的名字:裴信!

  很多老艺人,看着小信儿长大的人,都不习惯称她裴艳玲,仍然唤她小信。

  小信,多么动听的名字。

  信,信儿。信义的信。

  多年后,裴信在回忆起这段父女情时总是饱含深情:“我常常梦到老父亲。他没有死,附在我的灵魂里、血液里,我的一切都是父亲给的,没有父亲就没有我的今天……”

  1995年7月,她那时正在国外演出,父亲住院病危。

  “信儿,信儿,快回来,再不回来就见不到爹了……”

  她梦到爹在叫她,就像女儿当年在梦里找他一样。

  她演着戏就心乱如麻,快马加鞭往回赶——父亲,不仅仅是这世界上最疼爱她的人,更是她灵魂的方向和精神的导师,没有爹,就没有她裴艳玲的今天。

  父亲去世。裴艳玲哭得如杜鹃啼血,一生中最疼她的人去了!父亲不仅抚养她成人,还教她如何做人,到处遍寻老师,终于把她培养成一代梨园奇才。

  “父亲对我,我对父亲,有家庭的感觉。父亲对我影响很大,他不仅教我学艺,还教我怎样做人。比如对人要坦诚,不说假话。尽管如此,父亲和我受了很多苦,但我不后悔。后来结婚了,生了孩子。但说起家庭,我还是想念我父亲的家。我最伤心的一件事,就是1995年我父亲病故。”

  对于傅家佐,裴艳玲同样满怀深情。她眷恋着自己家乡贫瘠的土地,想念傅家佐那袅袅炊烟……她更爱那方热土上热气腾腾的戏曲元素——到处是练把式的人,文戏、武戏、猴戏,听不够,也看不够。每每提起家乡,裴艳玲就充满了深情。很多次演出之后,没有卸妆的裴艳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或是面对台下的热情观众时,都含着热泪说:“我是肃宁的女儿,是从傅家佐走出来的……”


  二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不幸的家庭则个个不同。

  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信儿的童年是十分圆满幸福的。但上天总不遂人意,这幸福很快就遭到致命的一击。

  1950年的一天,街坊四邻在逗小裴信的时候说:“这孩子,长得像谁呢?”问者无心,听者有意。

  随着风言风语的流传,小裴信的父母之间有了隔阂。婚姻就是这样,一旦有了隔阂,虽然不说,可是,两个人都知道。于是,有了一次次的争吵、质问,有了没完没了的硝烟。

  裴信最初的记忆便是父母吵架,仿佛永远在吵。懵懂初开时,便是这争吵——也是,父母本来就是包办婚姻,或许,母亲爱的人根本不是父亲;或许,父亲也不喜欢母亲……

  她记得半夜父母吵架,她用被子盖上头,害怕得要死——他们永远都在吵,有时父亲还动手,听得见母亲的哭叫。天怎么还不亮呢?在黑暗中,她感到十分恐惧,只盼望天亮之后,一切都过去,一切都好起来。

  她小小的心灵,只记得争吵。母亲不过是祖父出了几石玉米换回来的媳妇,识文断字的她,也许看不上一生只会练武的裴元。而也许,父亲与不会唱戏的母亲也没有共同语言,那个时候的小裴信哪里懂得这里面的事情呢?她只有默默忍受,暗暗祈祷,但却逃避不了。

  人可以选择死,却无法选择生,无法选择父母!

  在这种日复一日的争吵中,母亲也想离开这个家。父亲常年跑码头,在天津搭班唱戏钻铡刀,挣了钱也不给家里,她一个人受尽了冷落,这段姻缘,终于走到了尽头。

  父母离婚了。

  年幼的裴信无法选择,跟着母亲嫁到了一个陌生的家庭。

  她只记得爹抱着她哭成了个泪人儿。她不知道什么是离婚,只劝爹:“爸爸不哭,不哭,信儿过几天就回来。”

  后爹记忆中总是黑着脸。她多想爸爸呀。爸爸多疼她,给她买糖葫芦,给她做新衣服。而在这个新家里,她什么也不是。不,也许是别人的撒气筒。

  她梦见爸爸带着她去天津玩,给她买了一大串糖葫芦,她在梦中舔着那些糖,然后说“爸爸吃爸爸吃”,醒来发现是个梦,枕头都湿了……

  不久,同母异父的弟弟又出生了。在重男轻女的传统年代,可想而知她的境遇是多么凄惨!吃不饱穿不暖,远离父亲的呵护……虽然娘是亲娘,可因为嫁过一次人,而且还要照顾弟弟,看丈夫脸色,哪里顾得上她呢?

  有一次饿了,她偷吃了一块窝头,被大人知道后,暴打了一顿。她委屈地哭了,坐在台阶上想家,想傅家佐那个家,想爸爸,那个最疼爱她的人!

  她不知道,父亲也在思念她。

  一气之下离了婚,原以为自己可以把一切割舍了!没有想到,夜里做梦是小裴信,白天一睁开眼睛还是小裴信!小裴信!是他的心肝宝贝,是他的心尖尖。小裴信的一举一动仿佛就在眼前一样,针扎似的疼!

  这是他们父女的缘分。和血缘有关系吗?说有也有,说没有就没有。裴聚亭想明白了,自己没法和命拧!

  他得要这个闺女,他离不开这个闺女!闺女在家的时候就跟他亲,让他背着抱着,让他骑着自行车带着满田野转……

  “爸爸,你会永远喜欢我吗?”

  “会哟!”

  “爸爸,你会永远在我身边吗?”

  “当然会哟!”

                                                             (待 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1-23 14:55 |
173841nicj22wgzn2ui2un.jpg 091756ou14r7z4oovs4324.gif

发表于 2014-11-23 18:52 |
:):)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