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469|评论: 134

[巴中发展] 大型廉政历史题材川剧《挂印知县》图文直播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4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挂印知县》是今年10月17日全国文艺座谈会后,巴中市挖掘本土廉政文化资源创编的第一部文艺精品力作。该剧主要讲述了巴中市恩阳区兴隆场乡清道光年间“挂印知县”喻秉渊重徳守廉的故事,重点是喻秉渊辞官回乡后兴学劝农、讲学劝廉的情况,意在倡导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社会价值观。
    据悉,恩阳区在去年就以喻秉渊为原型创作了小川剧《悠悠万民心》,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好评,并获得四川省“五个一”文艺奖。为大力弘扬这一优秀德廉文化,积极创作修齐治平的文艺精品,拓展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今年以来,由巴中市纪委和市委宣传部主办、恩阳区和市文广新局承办,重新创编了大型廉政历史题材川剧《挂印知县》。
173907tygdgjxabdz5bmtm.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满意(0)
不满意(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41124202658.jpg
《挂印知县》主创人员简介
    该剧聘请四川艺术学院、四川川剧学院联袂创编,邀请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肖德美担任艺术总监,著名编剧雨林、里程撰写剧本,国家一级导演刘毅执导,国家一级作曲家、文华奖获得者蓝天老师作曲,国家一级演员李艳冬,国家一级演员、文华奖获得者简小丽等名角担纲演出,阵容强大、演技精湛,开创了巴中戏曲表演的先河。
满意(0)
不满意(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41124202636.jpg

    川剧《挂印知县》在立意谋划上,立足于用现代眼光审视历史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气、移风易俗、教化人心的作用,着力营造弊绝风清的政治生态;立足于喻秉渊与民情深、感民之恩、为民勤政的事迹,抓住与新时期反腐倡廉的契合点,教化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位在职“不想腐”,离职离岗“权退身隐”;立足于喻氏家族的“德廉家风”,讲巴中故事,展巴中风貌,显巴中作为,打造巴中廉政文化特色。
满意(0)
不满意(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41124202651.jpg

    在剧本创作上,《挂印知县》没有延续一贯的政绩描写,而是将主要场景始于喻秉渊“挂印回乡”后,于故里恩阳发生的平凡小事为主线,局部“闪回”云南政绩。通过对喻秉渊亲民、兴学、劝农、倡廉、守节以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事迹描述与刻画,在巴山、云南所独有的绚丽的民族风情的演绎下,抒发出主人公的公允之心、爱民之义、亲人之情,将巴中人民的历史情怀、阳光心态充分展示在观众面前。
满意(0)
不满意(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41124202704.jpg
    全剧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倡廉守节的故事。在云南被广大百姓称颂的“喻青天”喻秉渊从云南保山县任上挂印请辞,带着一家老小,几个包袱,一块御赐“问心堂”的匾额,以及一盆盛开的紫薇花,回到了故乡恩阳,开始了耕读的农家日子。
  当时的巴州知县雷梦初,自命不凡,慵懒怠政,其属下蓝师爷欺下瞒上,鱼肉百姓,致使百姓罢耕请愿减免过重的捐税。蓝师爷为了掩饰劣迹,拉拢刚正耿直的喻秉渊,在雷梦初面前,肆意蛊惑,并为喻设下贿赂陷阱,欲将素以清廉闻名的喻秉渊拉下水。面对金钱的诱惑,喻秉渊训诫家人,慨然将银子退还,并对雷知县予以劝诫。雷梦初被喻秉渊之品格感动,如梦初醒,深刻反省庸碌无为,纵容属下等行为,着力整顿吏治,革职收监蓝师爷,并清偿考棚用度,废除过重苛捐杂税以安民生,得到百姓称颂。
  全剧的主题正如剧中所言:一人廉,其身独善;一家廉,代代相传;一乡廉,民风肇端;一国廉,盛世福延绵。
满意(0)
不满意(0)

发表于 2014-11-2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看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喻秉渊,原名元吉,字福庵,四川恩阳人(旧属巴州府管辖),豪爽自负,家学渊源。十六岁中秀才,道光巳酉(1849年)中文举,后在巴州宕梁书院讲学,创立宾兴。同治十年,以大挑签分云南署沾益知州,后授保山县知县。老致仕,寿终于家。任职期间,为官清廉,办案公正,被当地百姓誉为“喻青天”。

满意(0)
不满意(0)

发表于 2014-11-24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挂印知县》是今年10月17日全国文艺座谈会后,巴中市挖掘本土廉政文化资源创编的第一部文艺精品力作。该剧主要讲述了巴中市恩阳区兴隆场乡清道光年间“挂印知县”喻秉渊重徳守廉的故事,重点是喻秉渊辞官回乡后兴学劝农、讲学劝廉的情况,意在倡导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社会价值观

发表于 2014-11-24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挂印知县》是今年10月17日全国文艺座谈会后,巴中市挖掘本土廉政文化资源创编的第一部文艺精品力作。该剧主要讲述了巴中市恩阳区兴隆场乡清道光年间“挂印知县”喻秉渊重徳守廉的故事,重点是喻秉渊辞官回乡后兴学劝农、讲学劝廉的情况,意在倡导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社会价值观。
    据悉,恩阳区在去年就以喻秉渊为原型创作了小川剧《悠悠万民心》,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好评,并获得四川省“五个一”文艺奖。为大力弘扬这一优秀德廉文化,积极创作修齐治平的文艺精品,拓展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今年以来,由巴中市纪委和市委宣传部主办、恩阳区和市文广新局承办,重新创编了大型廉政历史题材川剧《挂印知县》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7521.jpg
DSC_7515.jpg

DSC_7517.jpg

   问心办案,亲民树廉

同治十年(1871年),经朝廷“大挑一等”之后的喻秉渊任职于云南沾益州知州。喻秉渊上任后办理首案时精推理,细酌情,翻阅大量书籍和案卷,走访无数百姓,推翻了因误食发霉黄豆所做炒面致死而错判杀人的冤案。此后,连续评判了几起冤案,得到了百姓信任,为此,“喻青天”美名逐渐传开。
    为了不毁“喻青天”美誉,喻秉渊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审案之后回到书房,总要独自一人仰望苍天,反复思索案情经过,扪心自问断案是否公允,有无不公之处,做事是否做到上不愧于朝廷,下不愧于黎庶百姓?皇帝为褒奖他,赐“问心堂”匾额一块。喻秉渊视这块匾为至高无上的荣誉,十分珍惜。。
    喻秉渊任职当地贪污受贿横行,而自己又不愿同流合污,他独善其身的做法,让很多官员不满,同僚虽然对其颇有微词,但亦称其“身正,不受,文武全才!”。由于他的清正廉洁,政绩非常突出,声名显赫,百姓拥戴,光绪元年,朝廷赐予他“永锡尔极”予以褒奖。
    在喻秉渊的悉心治理下,常年处于动乱边缘的沾益州却始终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局面,其地汉族与少数民族和平相处,始终未受到大理政权的影响。这些突出的政绩都被朝廷看在眼里,1872年将其调到刚经历十年动乱的云南永昌首府保山县任知县。

满意(0)
不满意(0)

发表于 2014-11-2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秉承家风,世代传廉。

发表于 2014-11-24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农耕传家,助学劝廉

发表于 2014-11-24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喻秉渊,原名元吉,字福庵,四川巴中人(今巴中市恩阳区兴隆场乡玉皇村人),豪爽自负,家学渊源。十六岁中秀才,道光巳酉(1849年)中文举,后在巴州宕梁书院讲学,创立宾兴。同治十年,以大挑签分云南署沾益知州,后授保山县知县。老致仕,寿终于家。任职期间,为官清廉,办案公正,被当地百姓誉为“喻青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41124202709.jpg
        观众留言台
满意(0)
不满意(0)

发表于 2014-11-24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人向喻秉渊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41124211933.jpg

QQ图片20141124211958.jpg

QQ图片20141124212152.jpg
   农耕传家,助学劝廉


    喻秉渊的家乡在四川恩阳,属穷乡僻壤的大巴山南麓,是个典型的烧鸦片烟的地方,当官的没钱烧烟了,便随心所欲地增加税赋,害得当地百姓生活十分艰苦。
    喻秉渊辞官回到家乡后,以耕读传家,劳作为生,积极参与老百姓的大小事务,远近乡邻但凡需要他帮忙的,他总是积极出面,以举人特殊的身份和智慧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从不收受一点好处。本地官员非常憎恨,为此与喻秉渊展开了各种较量,喻秉渊文不怕官压,武不怕威吓,这让当地的官员敬而远之。
    一心为学子着想的喻秉渊,总是念念不忘学子科考的辛苦,便想新修考棚。当地官员知道这一消息后,找了一个晚上带上很多银子去拜访喻大人,以聘请他讲学为由行贿于他的家人,喻秉渊怒斥家人,断然拒绝。
    后来,喻秉渊发动家人种植老鹰茶和紫薇花,将所有收入和自己的所有积蓄全部捐出修建考棚。喻秉渊为了感化当地知县,告诉老百姓,知县很是关心考棚修建的事也捐了款。因为捐钱让其家境一日不如一日,家徒四壁,只有靠勤奋劳作,维持生计。一日来客,无米可炊,家里实在没有可以招待客人的东西,想起一代知县的家境这样儿,儿媳心酸落泪,但聪敏的儿媳又不得违抗父亲大人的命令,只好端出一钵清水,里面只有官帽上的两颗铜花铃,笑称“名誉汤”。这件事让当时在任知县很是感动,修建考棚的事得到当地官员的大力支持,社会贤达资助,修建了考棚(遗址为今巴州区人武部院内)。为鼓励巴州学子上进,并希冀能中状元,在考棚前修了一座石桥,取名为“状元桥”。
    自此以后,喻秉渊把余生全部精力倾注在考棚考试的学子身上,每一年开考,他都要亲自去讲学,用自己的真实事例教育学子,不仅教导学子要学业有成,更要做官为民,不贪不占。学子们非常尊重喻老先生,而喻秉渊也成为了巴中立德做人、清廉为官的楷模。

满意(0)
不满意(0)

发表于 2014-11-24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喻秉渊的书多印发,

发表于 2014-11-24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太好了

发表于 2014-11-24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定要看

发表于 2014-11-24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喻秉渊是巴中立德做人、清廉为官的楷模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