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生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平昌分会场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2010年12月3日)
【字体:大 中 小】【2010-12-9】 【作者/来源 政府办】 【阅读: 594 次】 【关 闭】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安全、信访稳定同为底线,同等重要。省委崇禧副书记、省政府彦蓉副省长、市政府延荣副市长已经讲得很透彻。如何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向大家倾诉一点感受:对比反思,一身冷汗
今天气温很低,但是看了刚才播放的暗访督查片,我感到很燥热。大家想一想,不是我们做得很好,而是我们侥幸地躲过了这一次。我们县城的城乡结合部是个什么样子?尤其是县城几个进出口不如乡镇集镇。我们乡镇的城乡结合部,更是脏不忍睹、乱不堪目。而现在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省、市的监督方式发生了转变,早就从明访向暗访转变、由定位暗访向交叉暗访转变、由暗访曝光到曝光问责转变,每曝光一次就要处分一大批干部。各位党委书记、乡镇长、局长、主任,你辖区内的“脏、乱、差”是什么样子,你辖区的城乡结合部是什么样子,如果被曝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大家都是农民的儿子,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因为地板没有扫干净而抹掉了“帽子”,是一种羞愧啊!所以,看了刚才的曝光片,我感受最深的是窒息、是后怕、是恐惧,希望同志们更要有所触动!
第二、望大家深悟两句忠言:千方百计守住底线,苦苦坚守力争不被否定
第一句忠言:要千方百计守住底线。因为超越底线的代价太重了。什么叫底线?不能退却的最后一条防线就叫底线,再退就是悬崖绝壁,再退就是万丈深渊。我们工作上的底线就是安全、信访稳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我们人生的最大底线就是自由的安全。我多次讲过三句话:底线工作要坚持坚守,常规工作要有序有力,亮点工作要创新创造。底线工作你坚守住了,你辖区内的工作就可以打70分;常规工作你有序有力了,你就可以打到85分;亮点工作你在全县、全市、全省、全国做得最好,你就可以打到95到100分,底线最重要。说实在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难就难在,地板扫了,2个小时就脏了;今天最好,明天可能最差。这是一个坚持不懈、循环往复、直至无穷的过程。过去我讲过一句话:什么叫不简单,就是把最简单的事情千百遍地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就是把大家公认的最容易的事情千百遍地做对,就是不容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一次、一天、一个月做好容易,但是要长期做好就难。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克服消极、畏难、侥幸情绪,一定把这项工作长期抓好、抓出特色。
第二句忠言:要苦苦坚守力争不被否定。因为否定的不仅是工作,而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垃圾扫不干净被否定,否定的是职业道德,否定的是做活路的“手艺”,否定的是一个人的自尊,否定的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平昌的干部优秀大气,如果因为没有做好这项工作被否定了,不划算。所以,大家都要有如坐针毡的紧迫感,要有如履薄冰的责任感,要有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只要有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你才有不竭的动力。在今年上半年春玉米生产现场会上,我讲过的三句话同样适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华山一条路,山路、险路、没退路;人争一口气,志气、骨气、加大气;考评一碗水,端平、端正、端服气。各位党委书记、乡镇长、局长、主任,必须做好这项底线工作,做不好就是玩忽职守,这个岗位就不欢迎你。治理办必须严肃认真、公平公正地把这件事情监督好。你只有不怕得罪人,你最终才不会得罪人;如果你得罪一部分人,照顾一部分人,到最后就会得罪所有的人。平常的督查要和规模性暗访结合,规模性的暗访要从部门随机抽人,真正把督查考评这碗水端平、端正,端得令人服气。如果治理办的同志是客观、公正的,大家不能指证治理办的不是,你又无端埋怨指责,就把你调到治理办来当督查员,这要作为一项规定。不然的话,这件难事就难于办成办好。12月下旬,县委、政府要召开一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电视电话会议,要在那个会上“洗脸”。近5个月的考评占50%,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明查暗访考评情况占50%,综合评定排名倒数第一位的必须“洗脸”。
第三、请大家力克三个重点:治理“五乱”、贵在坚持,风貌塑造、贵在破题,长效机制、贵在落实
重点之一:治理“五乱”,贵在坚持。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这“五乱”始终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城乡结合部的“五乱”现象更为突出。治理“五乱”,关键是要加强污染源的治理,治理空中污染主要是管线,墙面污染主要是广告、店招店牌,街面污染主要是“三包”要到位,特别是要进一步规范县城洗车、修车、水果蔬菜批发,还有打蜂窝煤等。建设局要会同相关部门尽快规划一个地方,洗车集中在那里面,一道门进去,那里面全是洗车的;修车的,一道门进去那里面全是修车的;水果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也是如此。运用市场法则建设,政府实行以奖代补。污染源不治理,一个城市、一个集镇要想升级上档,绝不可能!近段时间,管线部门治理得不错,但力度还是不够,县城的管线要全部下地。店招店牌搞了一个示范区,搞与不搞就是不同,要下决心通过今、明两年的努力,县城的店招店牌全部规范。新建区域,必须按照金豪宾馆那一带示范区的标准一步到位。信义新区那边,新标准已经出来了,谁建房谁就要搞店招店牌规范,还有灯饰也是如此,由业主负责。规委会审定要拓宽范围,要拓宽到消防前置、环保前置、功能配套前置,停车场、灯饰、店招店牌都纳入规划范围审定。
重点之二:风貌塑造,贵在破题。我们注意抓三条:一是民居风貌逐步推开。现在重点改造驷马至涵水、驷马至双鹿、驷马至元山这几条线。风貌改造与新村建设结合,原则是第一轮3年连线、第二轮3年扩面、第三轮4年覆盖全县,用10年时间连片逐步推进。二是村落建设同步推进。村落规划建设首先是选址、选图,书记、镇长要抓在手上。先选址,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以社为单位规划一个地方,依山傍水,引导建房的农户相对集中在这个地方建房,把水平线控制好,把街面控制好,把绿化面积控制好;再选图,就按《推广图集》选图。谁规划建设得最好,就对谁优先配套基础设施,坚决打破夹皮沟、军营式、火柴盒。三是县城、集镇率先示范。乡镇至少要把集镇的管线处理好,广告牌规范好,车辆乱停乱放治理好,垃圾清扫干净,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重点之三:长效机制,贵在落实。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长效机制:一是“五乱”治理的常态机制。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督促检查到位。二是边际明晰的责任机制。现在城乡结合部的最大问题就是边际不明晰,“1+6”部门的职能边际、辖区的地理边际都不明确,所以绕去绕来,出现责任空挡,这就是环境治理上的死角,就是我们管理上的盲区。大家首先要把自己的边际搞清楚,包括地理边际、职能边际都要明晰明白,然后才能从严追究责任。三是民居建设的监管机制。特别是每一个村都要规划几处集中建房的地方,党委书记、乡镇长的职能职责就是规划、土地调整、监督选址、监督选图、监督放线。在规划范围内修,按那个《推广图集》修,条件成熟后就进行基础设施项目配套。四是多元投入的保障机制。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大家更要把“一事一议”政策用好,要动脑子充分利用本地的社会资源,共同来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
总之,今天会议后,希望大家要有一个新的行动,要有一个新的起色,12月下旬见分晓。不能当骡子,要当千里马,千里马光荣;要当英雄,不能当狗熊,狗熊可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