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十月初七)
温馨提示:保持愉快的心情,平时多笑笑,不仅能使肺活量增大,还能消除疲劳,驱除抑郁,解除胸闷,恢复体力。
★本期导读★
★五成年轻人选择扛病
★八种东西别倒进马桶
★风湿发作用五花药浴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
★警惕安眠药“扫性”
★牛奶之外的补钙能手
★装修时要戴个湿口罩
【新闻快讯】
成都审核56万人次住院费:披露4大类违规问题
---------
成都医保局审核今年第三季度56万人次住院费用,首度披露4大类违规问题。其中问题最多的是医院重复收取氧气费,其次是门诊费列入住院费中报销、女病人费用单竟有前列腺液检查项、二级以上医院报销的药出现在一级医院单据里。而筛查出明显违规的问题单据,成都医保局已拒绝支付给医院医保基金。
>>重复收吸氧费(查出问题14597人次,占比达77.5%)
案例:张某被诊断患有慢性呼吸困难症状,需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期间,医院同时给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解读:按规定医保基金支付吸氧费用是24小时不超40元。张某使用呼吸机时,单独实施的吸氧时间就不足24小时,因此,医院就不该收足40元。医保局称,违规最多的就是无论患者是否吸满一天,都按每天40元收费。
>>女病人费用单,竟有前列腺液检查项(查出问题287人次,占比1.52%)
案例:王女士患脑梗后遗症入院,在她的住院费用单据上,却有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的报销项目。
解读:成都医保局解释,女病人用男药或者限定男性的检查,男病人用女药或限定女性的检查,都是明显的违规行为。
明明是女性却被收了男性检查费、照X光就可以却被要求照核磁共振……您在看病时是否也遇到了类似“被坑”的问题呢?来吐槽下,欢迎发送短信至10658678913分享您的看法!
【非常提示】
五成年轻人选择扛病
----------
年轻人工作繁忙、压力大,生病时,往往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扛一扛就过去了。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对4027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9.7%的人感觉身边就有扛病的年轻人。当身体有病痛时,53.8%的人选择“扛着”,只有11.4%的年轻人会马上去医院。其中,年轻人中最常见的病包括:胃肠疾病、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颈椎腰椎类疾病等。
小病如小虫,慢慢侵蚀着人体这艘大船,成为了危及健康的隐形杀手。近些年,猝死、癌症等危重疾病在年轻人中越来越高发,究其原因,与扛病有极大的关系。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卫学院医学与健康教育系钮文异教授说:“一是年轻人运动量不够。据统计,职场上班族中有68%的人从不运动;58.2%的人久坐不动,无法达到每天35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二是意识不到位。年轻人生病时,往往觉得扛一扛就过去了,造成积劳成疾,大大增加了患病的概率。当感到不适时,吃点止痛药挺过去,循环往复就造成了顽固性疼痛,或是在网上获取信息对自身病情作以判断。
对此,钮文异提醒年轻人,当身体刚发出不舒服的“信号”时,就应及时咨询,若无法抽出时间到大医院检查,可先到社区健康医疗服务中心进行初步咨询、检查,将小病扼杀于萌芽之中,若有必要再到专科医院。在网上获取信息并不足以作为判断病情的根据,只能“仅供参考”,买药更不能轻信网络,以免因此延误病情。亲属有患慢病的年轻人,更应提起注意。对于单位安排的体检,要积极参加,不要以忙为借口而忽视了体检的重要性。
【生活百科】
八种东西别倒进马桶
----------
马桶一扔纸巾就堵,这可不能怪纸巾。下水道就像人的血管一样,需要保持“清洁”。英国《卫报》近日刊文指出,一些东西倒进马桶,很容易造成下水道堵塞,而这些堵塞通常需要工人手动才能清理干净,所以,扔垃圾前,应将它们分离出来。
1、剩菜汤。带油的汤、带肥肉的菜等不能直接倒进马桶。英国泰晤士水务机构工作人员西蒙-埃文斯介绍说,“菜汤等含油脂的菜在有一定温度时,很容易滑进下水道,但是当它们接触到下水道,冷却下来,就会凝结成固体脂肪。”凝结后的脂肪常常会粘住纸巾、碎屑等,造成严重的堵塞。
2、安全套以及其他橡胶产品。一般情况下它们很难冲下去。可是一旦被冲下去,它们就会充满空气,挡住水流,导致堵塞。
3、鸡骨头、鱼刺。虽然它们个头都不大,但也极易“拦住”杂质,造成堵塞。
4、尿布、卫生巾、湿巾。它们在马桶下方的U形管处就会堵住,人们在疏通时只能把它们通到下方去,但它们反而会在其他地方造成更严重的拥堵。
5、头发。洗头发、洗澡时,要注意不能让头发进入下水道。否则它们就会像渔网一样,网住所有路过的杂质,最后连水都不能通过了。
6、棉签和棉球。它们分解起来特别困难,还会粘住脂肪,时间久了,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阻塞排水管道。
7、涂料和建筑垃圾。涂料的黏稠度非常高,如果附着在下水道上,还会粘住路过的脂肪、卫生纸等。沙粒、碎石、玻璃片等重量大的建筑垃圾,会在下水道U形管弯曲处沉积下来,为食物和卫生纸提供可以依附的基础。
8、食物。一片面包、几粒米饭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是玉米粒、苹果核等不易分散开来的食物就会带来大麻烦,它们就如同石子一样,会在下水道中成为其他易堵塞物的依附基础。
【养生保健】
风湿发作用五花药浴
----------
天气渐凉,风湿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关节肿胀、僵硬、疼痛,或屈伸不利等功能障碍,平时活动容易疲劳、乏力。中医认为,风湿多因受了寒、湿等邪气侵袭,在关节等部位沉积而来,一般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
五花药浴是蒙医用来祛风湿的好办法,用小白蒿3份,水柏枝、麻黄各2份,刺柏、杜鹃叶各1份,按比例配好后,取适量煎煮,将煮好的药汁放进干净的盆中温浴即可。药水的温度保持在38~40℃,利用水的温度和药物刺激皮肤,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排出皮肤、肌肉、关节腔内的积毒。
方中小白蒿可以治疗风寒湿痹、恶疮;水柏枝可以治疗麻疹不透、风湿痹痛、皮癣;麻黄发汗、利水,治骨节疼痛、浮肿、风疹瘙痒;刺柏清热、发汗、利尿、祛风湿;杜鹃叶止痛、祛风湿、利尿。诸药合用,可起到恢复筋络功能、祛风湿的作用。
此法建议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到1小时,药浴及浴后护理期间要特别注意防受风、受潮、受凉,尤其是出汗后更需要注意。
【家庭医生】
输液防心脏病不科学
----------
天气寒冷时,心脑血管病往往高发,一些“老病号”担心自己又会发病,想提前输液预防;还有些患者虽然没有明显不适,但是看到有病友打了活血的中药,也到医院问医生能不能挂个“吊瓶”。入冬前输液到底能不能预防心脏病发作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刘红旭和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教授刘德平为我们解答。
发病或出现前兆才适用。刘红旭称,提前输液预防心血管疾病季节性发作并不科学。这就像不能今天早上吃很多的饭来预防明天不饿。首先,没有明确指征时,临床上不建议用药;再者,输液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较大的用药方式,据《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占所有用药的59%,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输液,不良反应更加严重。因此,如果患者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诊,医生会判断是否是发病的症状或征兆,再决定需不需要输液治疗。
选择时遵循两个原则。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淤类注射液按其主要成分可分为丹参类、三七类和银杏类。刘红旭表示,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使用这些药物时,会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辨证与辨病结合,即同时根据中医的辨证原理和病人当时出现的症状来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二是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规范适应证使用,实际上,这些活血类的中药注射液说明书并没有提到在未发病时就能够预防性的使用。患者如果不符合以上两个原则,即使主动要求,医生也不会开这些药。
输液预防心血管病缺乏科学根据。刘德平认为,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上讲,并没有证据支持提前打活血针能够预防心血管病的发作。如果想提前输液预防,病人的症状没有出现,医生不能提前找出病人会在哪个方面出现问题,从西医上讲也没办法“对症用药”。同时,提前使用这些活血药物会产生的风险和效果也无法预知。
秋冬季气温低,容易引起血管的收缩和痉挛,同时,天冷后不少人的活动量大大减少,这些都会使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两位专家都强调,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应重在平时的规范化治疗,同时要注意合理饮食和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单纯输液预防发作的做法并不可取。
【用药宝典】
警惕安眠药“扫性”
----------
现代社会给男性太多的压力,刘先生因此常常睡不着觉,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为了保证睡眠,他近几个月都在服用安眠药。不过,他最近发现,睡眠质量提高后,精力也充足了,但自己的性欲反而减退,还影响了夫妻关系,这让他觉得不能理解。
刘先生的困扰很可能是由于长期服用安眠药引起的。安眠药主要有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和非苯二氮卓类等。苯二氮卓类药物应用最广泛,代表药物有地西泮(安定)、氯硝西泮、氯氮卓(利眠宁)等。此类药物作用于大脑,可直接影响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即使安全性较高的新型非苯二氮类药物如佐匹克隆等,也对人体的生殖和性功能有不良影响。
无论哪种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殖能力。长期服用安眠药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功能将造成不同的影响。对男性而言,睾丸酮(一种雄性激素)的生成会减少,导致阳痿、遗精及性欲减退等症状。对女性来说,长期服安眠药则会影响下丘脑的机能,引起性激素浓度的改变,造成月经紊乱或闭经、影响排卵,从而影响生殖功能。如果女性在怀孕初期(孕期前三个月)服药,还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
除安眠药外,消化系统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抗抑郁药(丙咪嗪、阿米替林)、心血管药物(胺碘酮、地高辛)、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激素类药物(甲基睾丸酮、丙酸睾丸酮)等也可能对生殖系统造成影响。
不过,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药物对性功能的影响大多是暂时性的,停药后会逐渐恢复。最后建议,要养成合理用药的习惯,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不适,如性功能障碍相关症状,不要羞于启齿,应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以便能够做出综合判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营养宝典】
牛奶之外的补钙能手
----------
除了牛奶和豆腐,你知道的补钙食物还有哪些?近日,美国“每日健康网”刊出该国营养师总结的“牛奶之外的补钙能手”。
1.芥蓝。每100克芥蓝的钙含量高达128毫克,而相同质量的牛奶钙含量为100毫克左右。此外,芥蓝的营养十分丰富,比如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含量很高。
2.西兰花。每100克西兰花含钙67毫克,是很好的钙来源。多吃西兰花还会降低结肠癌、膀胱癌等癌症风险。
3.毛豆。每100克毛豆含钙135毫克,它还是膳食纤维的好来源,同时还含有皂甙、低聚糖等保健成分。
4.小白菜。小白菜是绿叶菜中的补钙佼佼者,每杯(228克)含钙205毫克。小白菜还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钾等矿物质。
5.无花果。每半杯(114克)无花果干含钙121毫克。无花果还富含膳食纤维以及钾和镁等矿物质。
6.沙丁鱼。每100克沙丁鱼含钙184毫克,而且它还富含维生素D,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7.秋葵。每杯(228克)秋葵含钙82毫克。秋葵含有缓解便秘的非水溶性纤维,而且含有维生素B6和叶酸。
8.杏仁。每28克杏仁含钙75毫克。杏仁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坚果之一,还富含维生素E和钾。
【专家点津】
装修时要戴个湿口罩
----------
手机137****6274读者:最近家里正在装修新房,我是整天跑去现场“监工”,自己的过敏性鼻炎又犯了,不知是否与家里的装修材料有关。可如果不去现场盯着,又不放心,不知该如何防范?
专家回复:长时间接触味道刺激的装修材料,如油漆、涂料等,确实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咽炎、咳嗽、哮喘等问题。有研究显示,除了尘螨、花粉、食物等过敏原外,苯、醛类物质也是重要的过敏原之一,而它们广泛存在于油漆、涂料、家具和黏合剂等装修材料中,过敏性体质的人一旦接触,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而非过敏性体质的人也不应大意,苯、醛类物质长时间刺激鼻腔黏膜,还可能会造成嗅觉减退等问题。
在装修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往往较高,以涂料为例,在涂刷干燥过程中,其中的有机溶剂极易挥发,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宋海涛提醒,业主在监督装修时,应注意自我防护。由于甲醛易溶于水,因此可以戴个湿口罩,对部分甲醛起到一定阻隔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有甲醛的环境中,戴上湿口罩就感觉刺激相对减小了。口罩最好选择正规药店出售的医用口罩,不要贪图外观好看而购买“三无”产品,那些口罩本身就含大量化学物质,不但无法起到过滤作用,反而可能刺激支气管引发疾病。不过口罩只能起到暂时的防护作用,对于苯、醛类等有害物质,口罩并不能起到明显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因此,要避免装修污染,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要注意通风,加快有害气体的扩散。在监督装修时,避免在房间内停留太长时间。
责编:元弘 编辑:张关林
温馨提示:健康生活报,生活更健康!感谢您订阅《四川手机报-健康生活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您可将这种先进快捷的阅读方式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四川移动用户发短信“JK”或“913”到10658678即可订阅,每月仅5元钱。3条/周,逢周一、周三、周五发送,您也可以通过转发本条彩信与亲朋共享。
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如接收不正常,可拨打10086进行人工咨询。如果您使用的是iphone手机,您可以点击屏幕最上方的“时间显示条”,即可从第一页开始阅读。
对本报的建议和批评,可发短信到10658678913告诉我们。您也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电话15114068607咨询更多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