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98|评论: 4

[行走印记] 那些逐渐消失的中国建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些逐渐消失的中国建筑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乐章,当凝固被破碎时,那种凄凉之美,让人惊艳。
如今,新的城市起来了,没了先祖留在老城的足迹,历史就这样离我们远去。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在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小巷也只能在戴望舒的《雨巷》里去寻找。雕梁画栋在风雨中失色,也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湮灭。存留在上个世纪末的世人眼皮底下的中国古城,也已经在钢筋水泥里湮灭了,后辈们要想在今天的城市找点历史的痕迹,恐怕要翻出历史的照片才能够寻到蛛丝马迹。
宗白华先生言:“一切艺术综合于建筑,而礼乐诗歌舞剧之表演,亦与建筑背景协调成为一片美的生活,所以每一文化的强盛时代莫不有伟大的建筑计划以容纳和表现这一丰富之生命”。中国建筑的魅力是百姓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建筑材料及建造方式之差异的折射。拓而广之,从中国南方到北方,从东部至西部,各个区域的传统建筑,有着令人着迷的自身特异的魅力。
       所以而言,中国建筑是全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是一个远未被现代人充分认识的智慧宝库。
       在中国,这些人们记忆中的宝贵财富,正在逐渐的消失,被现代的商业化发展所代替,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建筑正以不同的程度面临着一场“劫难”。“被遗弃”、“被抛弃”、“被放弃”,孤独的老去,苟延残喘,或者是被新的建筑所代替。这些“劫难”夺取了他们曾经灿烂的文明和生活的辉煌。
       如今,大规模的古代建筑被改造,不仅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文化,而且还蒙上了一层现代社会的商业文化,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是千篇一律的建筑。虽然目前的建筑不再受到地域和人文条件的影响,但它抹掉了建筑原有的精神、文化性、建筑的形式性,这使得原有建筑逐渐被遗忘,在遗忘的同时也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然而,那些凝聚着中国古代建筑民居世代的亲情文化,以及承载着浓厚的人文气息,都已经渐渐地镶嵌在历史的老照片中。
中国建筑的逐渐消失让人扼腕叹息,痛心疾首,当到斯人已去时再去怀念,那已为时过晚。对于传统文化衰弱当通过教育来弥补,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各个阶段教育的地位,加强传统建筑人文价值的教育,倡导尊重自然、崇尚天人合一的绿色生活方式,使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好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经济发展不应成为传统建筑群消失的理由,而应成为中国建筑保护强有力的经济后盾。


642.jpg
641.jpg
640.jpg
12.jpg
10.jpg
9.jpg
8.jpg
7.jpg
6.jpg
5.jpg
4.jpg
3.jpg
2.jpg
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2-2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遗憾

发表于 2014-12-2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文化的瑰宝

发表于 2014-12-4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留下自己的文明

发表于 2014-12-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邃的文化,浓重的光影,返璞归真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