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17|评论: 39

[信息动态] 2014年重庆市舞台艺术之星第三场复赛——四川竹琴《华子良传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重庆市舞台艺术之星第三场复赛——四川竹琴《华子良传奇》




2014年重庆市舞台艺术之星复赛于11月22日至24日在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天之骄子大剧场进行.
本集为24日即第三场演出的曲艺剧目,四川竹琴:《华子良传奇》
参赛选手:牟玉菊
参赛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2-7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乔松老师:你现在是带病之身,制作上传视频要悠着点,不要太劳累了!请多保重!

发表于 2014-12-7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句问候的话,有必要紧到审查吗?又不是特务的暗语,吃饱了撑的!

发表于 2014-12-7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143324uzlf61e6dm4mz7df.gif

发表于 2014-12-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handshake:)

发表于 2014-12-7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创声腔的四川竹琴,音乐美、唱得美,现在已很难听到竹琴了,希望挖掘、发展推广。 DVO1DG%TQH[3}L]_0V}79.jpg E1U6_465HGF7R8_4]`[LE.gif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12-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乔兄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12-7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竹琴老成都叫【倒筒】五十到六十年代成都的茶馆,茶楼,只要进切喝茶几乎天天都能听到竹琴与荷叶。再后来就……。后来在川剧中听到両句,〝倒琴一响话沧桑,返璞归真唱善良。请君试问川江浪,人情与之谁与长。〞真的绝唱。重庆的竹琴加上民乐伴奏真的好听!!乔松老师把快要失传的传统艺术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的是无价宝。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12-7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东方 发表于 2014-12-7 13:26
这个竹琴老成都叫【倒筒】五十到六十年代成都的茶馆,茶楼,只要进切喝茶几乎天天都能听到竹琴与荷叶。再后 ...

清泉老师好久未来?甚是想念?安否?

发表于 2014-12-7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段为长篇竹琴说唱《华子良传奇》(共十六回)第一回之压缩版。
    四川竹琴又称四川道情,初为道士劝善说道的古老艺术。以竹筒鼓、简板和碰铃伴奏演唱。民国初年始称为竹琴。一般由一位艺人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一组坐唱的。竹琴在四川各地广为流行。1914年,梁平、江北二县还举行过两次“竹琴大会”,各地行家云集献艺,轰动一时。 
竹琴按演唱风格分为扬琴调和中河调两大流派:
扬琴调,又称省调、坝调、上河调,流行于成都地区,故又称成都派。其创始人贾树三吸收四川扬琴的曲调,丰富唱腔,委婉细致,韵味醇厚;
中河调的代表是重庆的吴玉堂,唱腔朴素深沉,粗犷而有气势。
长篇竹琴说唱《华子良传奇》(共十六回),1986年由黄伯亨、周又郎、郑华钰根据弓戈、孔壁同名小说改编原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万县市曲艺团华国秀演唱。
长篇竹琴说唱《华子良传奇》全部演唱时间需要500多分钟。该节目展示了华子良在白公馆监狱中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成功逃出白公馆,投奔解放区的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由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编录工作,原万县市曲艺团组织了30多位演出人员,在保持竹琴原有的演唱形式与风格的基础上,运用了歌剧《江姐》的主题音乐,并吸收了川剧、扬琴、清音、民歌等艺术的音乐素材,丰富了竹琴演唱的旋律和艺术表演力。在配器上,一改竹琴单一的伴奏工具,配置了扬琴、琵琶、高胡、中胡、三弦、大提琴等乐器进行伴奏,并配置了伴唱,使音乐更加贴近剧中情景,烘托了气氛,丰富了演唱层次和厚度。
该节目1988年1月4日起经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首次连播,其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亦连播该节目。其中的5个唱段被《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收入,该节目先后获得包括全国曲艺“牡丹奖”等多项奖励。
59作为业余作者,在20多年前,有幸与著名曲艺作家黄伯亨(代表作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金钱板《断头山》、《双枪老太婆》、扬琴《激浪丹心》)、戏剧作家周又郎(代表作灯戏《翁媳送猪》、方言话剧《朋友之间》)两位老师一起合作,共同编写这部长书,后又与川台的编辑、录音人员一起到万县录音。
时间过得真快,20多年转瞬即逝,59已成白头翁。
长篇竹琴说唱《华子良传奇》共十六回,其回目为:

第 一 回  白公馆“囚犯”装疯  华子良狱中受命

第 二 回  投诱饵鳄鱼上钩  寻暗洞荒坡探险

第 三 回  许明炎重新抉策  杨则兴再生毒计

第 四 回  翠华楼暗设圈套  跨云桥夜陪杀场

第 五 回  怀战友惊闻枪声  瞒特务将计就计

第 六 回  迷敌人巧作掩护  越牢门智闯三关

第 七 回  卢万秋贪财恋赌  华子良乘机脱身

第 八 回  茶馆外相逢狭路  激流中冒险渡江

第 九 回  白公馆紧急追捕  黑狗市误入虎穴

第 十 回  华子良飞身脱险  杨则兴率队搜山

第十一回  奔荒岭夜宿农舍  临江边突遇险情

第十二回  华子良出奇制胜  迟汝昌暗地追踪

第十三回  双河口惊识奸贼  悬崖边勇斗恶狼

第十四回  伤势重巧遇仙翁  风声紧飞奔许昌

第十五回  竹林巷初访“旧友” 高升店再遇瘟神

第十六回  除叛徒血溅酒楼  飞蓝天雄鹰展翅
附:
四川竹琴《华子良传奇》不知该上哪家船(第11回选段)华国秀演唱 四川竹琴《华子良传奇》一声号子船开动(第12回选段)华国秀演唱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老叟 发表于 2014-12-7 08:20
乔松老师:你现在是带病之身,制作上传视频要悠着点,不要太劳累了!请多保重!

谢谢山野老叟老师的关心,我会量力而行的。
今天又去市中区看了一场京剧,是重庆市京剧院与台湾国剧传统艺术推广协会联谊演出。
明天先编一个快讯报道一下。从城头回来不敢在电脑前坐得太久。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老叟 发表于 2014-12-7 08:24
几句问候的话,有必要紧到审查吗?又不是特务的暗语,吃饱了撑的!

我都提了好几次意见,论坛里绝大多数网友都是一般的回帖,用不着像新闻审查那么严格。有时,我发个视频帖子,也要审查,简直是“脱了裤儿打屁”!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梨园春老师临帖!
最近没有看见清泉兄上网,不知他近况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漆亮好友临帖!


091628m667j4u82ijwicu9.gif
095101qifk7hkfkftoek7h.gif
365个祝福http_imgload.cgi.gif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沐水人_ql 发表于 2014-12-7 12:31
新创声腔的四川竹琴,音乐美、唱得美,现在已很难听到竹琴了,希望挖掘、发展推广。

四川竹琴,各地区叫法不同,成都可能称为“道琴”,我们宜宾叫“磁乓乓”,是根据竹琴发出的声音定的名。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谢老师临帖鼓励!

095101qifk7hkfkftoek7h.gif
095313ft1w7lnk1l6ee2z2.gif
172257mgk4lije3bvxpeiw (1).gif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东方 发表于 2014-12-7 13:26
这个竹琴老成都叫【倒筒】五十到六十年代成都的茶馆,茶楼,只要进切喝茶几乎天天都能听到竹琴与荷叶。再后 ...

儿时,就听见过艺人在茶馆里头,唱“磁乓乓”(我们宜宾人给道琴取的名字),大概有五十好几年没有听到有人唱磁乓乓了。这次万州区带着这个节目参赛,我也感到亲切和惊喜。
谢谢骆老师临帖!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59老先生 发表于 2014-12-7 15:57
此段为长篇竹琴说唱《华子良传奇》(共十六回)第一回之压缩版。     四川竹琴又称四川道情,初为道士劝善 ...

谢谢“59老先生”临帖并详细叙述和介绍了这部作品产生的过程。道琴,作为四川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不知道是否“申遗”,个人认为应该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

因为这是重庆市今年舞台艺术之星的参赛节目,有时间限制,演出时对原章节作了删减!

发表于 2014-12-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374265904@qq.co 发表于 2014-12-7 22:29
谢谢“59老先生”临帖并详细叙述和介绍了这部作品产生的过程。道琴,作为四川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不知道 ...

四川竹琴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四川竹琴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省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永贵
省级传承人:谢惠仁  罗大春  郑阿莉
重庆市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华国秀 吴卡亚 刘国福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潘光正 黄晓鸣 蒋其书 胡  冯 吴永发
付开国 张克俊 金同荃 卢章田 张克宪 谭华波

发表于 2014-12-7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竹琴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四川竹琴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省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永贵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惠仁  罗大春  郑阿莉
重庆市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华国秀 吴卡亚 刘国福
级代表性传承人:潘光正 黄晓鸣 蒋其书 胡  冯 吴永发
付开国 张克俊 金同荃 卢章田 张克宪 谭华波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