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96|评论: 7

闻名遐迩松安桥(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7 20:30 | |阅读模式
      第二座松安桥建在距离松安沟口(南河)四十多米的河段上。的话,由于沟边上一直都是石材加工厂,沟边沿途也都堆放着不少的石材加工材料和成品。站在建于1984年的此松安桥上看彼松安桥,还很容易把他误认为是散放在河道上的一堆乱红沙石条。(见附图)
    但只要你走到他的身边,近距离地了解他的话,也能够领略和窥见古人推鸡公车从他的身上辗过之后留下来的那道急于拐弯的沧桑的痕迹:(见附图)
     而当你又接触到现由义士王三伦后人保护很好的此松安桥的三通建桥碑和见到由为川南第一桥——南桥题联“风月无边,北望长安三千里;江山如画,天府南来第一州。”的清代名人吴江为此松安桥手书的遒劲有力的桥名“福康桥”三个大字和读到镌刻在右边碑页上面的《新修福康桥并十里长途记》:邛州之西原有松安桥年深日久,行人艰涉,道光甲申(1824年)春,有义绅王三伦首倡,义举酒坊之力,捐钱八十千文新修斯桥,并修十里长途,上至马湖营,下至横山碥(土旁,现称环山子),皆用坚石垒成,道宽丈余,桥长二丈三尺,至此桥宽路稳,道途康庄,是名福康桥。兹以捐赀诸君姓氏一并记之。咸丰三年(1853)仲夏日之吉。”这些文字之后,我想,您一定会对此从清道光甲申(1824年)筹备到清咸丰三年(1853年)建成,耗时长达29年的松安桥(福康桥)及上下的十里长途产生一些遐想和感叹吧。(见附图)
      通过现依然横卧于松安沟上面的松安桥(福康桥)的细部可以看出,此桥墩、桥梁结实耐用。沟边保坎也较为精细。(见附图)
     此松安桥与道光年间修建而成的川南第一桥(南桥)共同的石材采取之处,位于旁边的石材厂——新盛厂,雄壮而美丽的福康桥碑及镌刻在福康桥碑两页碑眉上面的“西来”“胜景”、碑柱上的题联与现松安沟上残存的破落的桥墩、桥梁,那已找不到一点当年痕迹的“上至马湖营,下至横山碥(土旁,现称环山子),皆用坚石垒成,道宽丈余”的“十里长途”石板路会跟我们这些后人们在闲暇之时、茶余饭后带来怎样的对比?如何的思考?怎么样的感慨呢?
    愿此松安桥(福康桥)能长存于松安沟上。因为,在我的心目中,他是邛崃大地上现在不为多见的仿佛行将消失了的历史的印迹,应当留住。
    她是一位“真村姑”,而不是一个“假洋妞”。
    愿她与公路对面新建的松安桥观景台一样,成为邛芦路上面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001Hvggbgy6ObMUIwb812&690.jpg
001Hvggbgy6O9zn9Bu4e4&690.jpg
001Hvggbgy6OajQRkWO46&690.jpg
001Hvggbgy6ObQhqMw909&690.jpg
001Hvggbgy6ObO56UDq0c&69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2-8 09:21 |
那已找不到一点当年痕迹的“上至马湖营,下至横山碥(土旁,现称环山子),皆用坚石垒成,道宽丈余”的“十里长途”石板路——这些石板路是何时不见的?为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09:57 |
邛芦路就建在原址上。宽丈余的老石板路,从1853年建成到1955年修邛芦路这两百多年的时间内,由于自然的变化,包括山体塌方之内变得不宽了。现宽阔的公路就取代了原来的老石板路。现代人只有通过一些幸存的遗迹和一些文字来了解当年的情形了。

发表于 2014-12-8 15:35 |
辛苦了,道法自然。我們這些後人就應該敬畏歷史,保護好古人的東西-做好歷史資產的有用传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5:38 |
正德先生 发表于 2014-12-8 15:35
辛苦了,道法自然。我們這些後人就應該敬畏歷史,保護好古人的東西-做好歷史資產的有用传人。

谢谢正德先生的评论。

发表于 2014-12-8 15:46 |
csb196356 发表于 2014-12-8 09:57
邛芦路就建在原址上。宽丈余的老石板路,从1853年建成到1955年修邛芦路这两百多年的时间内,由于自然的变化 ...

诚为遗憾事情!也许哪一天会有人看到楼主的这段文章把它恢复起来!

发表于 2014-12-8 18:59 |
道法自然2 发表于 2014-12-8 15:46
诚为遗憾事情!也许哪一天会有人看到楼主的这段文章把它恢复起来!

   我们邛崃的文花还真是源远流长啊,楼主见多识广,真是了不起!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0:20 |
-水蕓澗ヅ 发表于 2014-12-8 18:59
我们邛崃的文花还真是源远流长啊,楼主见多识广,真是了不起!

楼主平时喜欢钻那些偏偏角角。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